香港書展 心靈交流的好契機

2019/12/13| ◎施蔚廷,尹懷文/香港報導
列印
對慈濟人而言,每年的香港書展,都是「人間菩薩」大招生、與讀者作思想心靈交流的好機會。

◎日積月累改善 自然會有分別

一位參展商的義工表示,每年書展她都會來慈濟攤位購買東西,所以她家裡有好多慈濟產品 。「我買,我女兒也會買給我。」她在看飄逸杯時說:「這買給我女兒!」女兒喜歡吸管式的杯,坐車上班的時候喝,不怕嗆到。

慈濟志工劉松蓮接引兩位女教師,她們都是被《靜思語》所感動,且覺得慈濟人個個看起來都好開心,她們坦言,在工作中不免有些壓力。

「我跟她們分享四神湯——知足、感恩、善解、包容。她們說,講的容易,做起來很難。」劉松蓮告訴她們,只要有心去做,慢慢地就可以把它融入生活中;日積月累,一點一點地改善,看在別人的眼中,自然會有分別。

一位八十六歲的長者,在一樓的慈濟攤位停留良久,都是在翻看哈佛醫生寫的那幾本書。終於,他選了《哈佛醫生心能量》。他說:「不要吃太多藥,我覺得這本書教的方法好,做一些動作,可以自己幫到自己。」此書作者是畢業於哈佛醫學院的女醫生許瑞云,教人用人體的本能來自醫;吃進肚子裡的藥愈少,對人體的傷害也愈小。

◎志工兩人合心 助僧請購書籍

這次書展,志工余鳯筠看到了《新膝望》和《自己的膝蓋自己救》兩本書,決定買來送給因膝患不開心的長者看。「老人家多數膝蓋有問題,要他們自己看了自己醫。」她希望先讓長者看這本書,之後再推介他們看《靜思語》,因為這對他們都有益處。

一位遊學僧在一樓的慈濟攤位翻看英文書,志工羅金鳯向他推介英文版的《一秒鐘一輩子》。他表示沒有什麼錢請購,羅金鳯想,如果不成就他的話,他可能沒辦法接觸到上人的法語妙音,於是就起了布施的心,建議替他補上八折後的餘數。

「能不能再便宜一點呢?」遊學僧說。羅金鳯一心想成就這分因緣,就跟志工余鳯筠建議,請她也一起來助緣。結果她們兩人就讓這位遊學僧成功請購了《一秒鐘一輩子》這本書。

志工梁君茹與一位在看《經典》雜誌的男士交談,知道他對攝影有興趣,便邀請他往分會參加真善美的「攝影培訓」。原來這位陳建中先生,在臺灣跟常霖法師學攝影,也跟他學佛。他答應,如果時間上能夠配合,會來參加真善美團隊,在活動中做拍攝。

◎靜思語當禮物 讓媽近善知識

一位年輕人請購了精裝本《靜思語》,要送給媽媽看,這是他逛書展送給媽媽的禮物。年輕人既有孝心,也想讓媽媽接近善知識,真是值得讚歎!

許多參觀書展的人士來到慈濟攤位的茶區小休片刻並品茗。他們都讚歎慈濟人的貼心,讓他們可以走累了歇歇腳。志工蔡文燕與王純純輪流坐鎮泡茶,她們還帶來茶具、茶葉滿足需求。來喝茶的有出家人,當中有護持慈濟不遺餘力的大圍慈航淨院的法師。

在一樓攤位講解「讓愛非揚」的志工陳秀芳,獲得普遍肯定。聽她講解後,許多大德慷慨解囊,用捐錢、買書來支持慈濟援助東非三國。她謙遜地說,她只是把知道的事情講出來,沒有技巧可言。她還邀請他們參加8月10日在分會的講座,希望可以因此更了解慈濟的理念。

有位來看書的男士,很認真地與志工討論改變前世的可能性。談了大概一個鐘頭後,他接受志工的推介,購買了許瑞云的《哈佛醫師養生法》和《轉念 與自己和解》。他之所以購買,是很同意作者提出的「自己醫自己」的理念。

◎小女生拿竹筒 想存錢做善事

自言是位「充滿佛教徒精神的天主教徒」的人醫會成員陳淑湞,以慈悲心開導一位也是天主教徒的大德以及她的姪女。在慈濟書攤,志工看見那位十三歲的女孩不是很開心,便逗她說話,並且介紹陳淑湞與她們認識。

陳淑湞向她們推廣慈濟理念,分享人醫會的服務。講到感動處,女孩終於透露,她與父親很難溝通,並突然對她姑姑說:「我長大了,賺錢養妳!」姑姑最初的反應是不要,但在志工的勸說下,接受了姪女的好意。志工教導女孩奉茶的禮節,還教她回家試著向父母奉茶。小女生還拿了個竹筒回家,想要存錢做善事。

一位年輕的女子選購了《轉念,與自己和解》,並當場專注閱讀。與志工交談中,她透露,患病的爸爸在臺灣得到慈濟的幫助,成功配對了骨髓,身體恢復健康,非常感恩慈濟。她表示,知道了慈濟的大愛臺,以後可從中多了解慈濟的志業。

書,帶給人智慧,舉辦一個書展,要動用很多人力,但其所帶來的影響,是無法估計的。

圖左 :慈濟工向出家師父介紹淨斯產品 。[攝影者:李健平]
圖右 :攤位設置菩薩招生區,並提供淨斯茶給訪客享用 。[攝影者:盧志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