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有結束的一天 珍惜分秒獻良能

2014/03/05 | ◎邱英嬌/香港報導
列印
「我知道人一出生就會有生命結束的一天,生命無常,以後會多和父母溝通,孝順父母,盡自己的本份。」就讀香港佛教葉紀南紀念中學一年級的蘇懿籤同學,說出參與生命教育課程 後的感受。

香港慈濟志工應佛教葉紀南紀念中學的邀請,以「警惕心」為主題,於3月5日為約四百五十位中學一年級至三年級的學生分享生命教育課程。志工透過真人故事的影片欣賞,讓學生 在體驗活動中體會把握當下、珍惜生命,引導學生要積極行善,奉獻愛心。

◎好好把握分秒 完成人生不遺憾

三十位同學受邀上臺體驗志工所設計的「把握當下」環節。首先,志工準備兩個鐵罐,罐面鋪上一張衛生紙,並以橡皮筋固定,衛生紙上放了一個五元硬幣。

慈濟志工梁君茹向同學們解釋,五元硬幣代表「生命」,請兩排的同學分別以一支燃點的香去觸碰衛生紙,所燃點出來的小洞代表了人生中各種陷阱及誘惑,唯有步步小心,才可以不 讓五元硬幣掉落罐內。

同學們都很小心翼翼,謹慎小心,最後因為時間關係,不得不把破洞變大,直到硬幣掉落下去。

梁君茹問同學,看見硬幣掉落時有甚麼感受?就讀中一的莫翠兒說:「我很害怕,因為掉落就表示生命終結。可是我的夢想是當歌手,我還沒有完成自己的人生目標。所以我會重新編 排人生,完成心願,直到生命的終結,這樣才不致於遺憾。」

「把握當下」體驗活動,讓同學們領悟人生無常,要積極面對人生,好好把握每一分每一秒。

◎最後一刻仍助人 罹癌仍積極面對

志工接著播放兩則影片「無語良師丘昭蓉醫師」,以及「奕華的紀錄片」讓同學們觀看。影片中,關山慈濟醫院醫師丘昭蓉說:「賺錢不是我的人生第一大志,我的人生是服務照顧別 人,照顧弱勢。」

丘昭蓉醫師生前勤走臺灣臺東偏遠部落,二十年來巡迴往診服務,每位村民她都叫得出名字,當她罹患癌症在臺北就醫診療時,居民還專程包車北上探望。丘昭蓉醫師在生命的最後, 還繼續把愛奉獻給醫療教育事業。她是慈濟醫院醫師群中,第一位把大體捐贈給慈濟大學的人。

奕華年約十三歲,是亞洲少年滑水冠軍。她活潑可愛,對生命充滿好奇和希望,但是無常到來,她被診出罹患骨癌。面對疾病,她坦然接受,積極樂觀面對,用她剩餘的生命活出精彩 的人生。

中學一年級的蘇懿籤同學說:「雖然丘醫師知道自己罹患肝癌,她依然幫助別人直到生命最後一刻。而奕華的故事則是感動得想哭,因為她罹患骨癌卻依然積極面對人生,在離開世界 之前做完她想做的事。」

慈濟志工在一個小時的生命教育課程裡,讓參與的師生們透過體驗及真實個案影片,體會生命無常並應積極面對人生,要珍惜分秒把握當下,發揮愛心及生命良能的道理。

圖左 : 三十位同學受邀上臺體驗志工所設計的「把握當下」環節。[攝影者:麥文耀]
圖右 : 同學們觀看「無語良師丘昭蓉醫師」影片,並為她無私付出的精神感動不已。[攝影者:麥文耀]
圖 : 慈濟志工應佛教葉紀南紀念中學的邀請,為中一至中三約四百五十位學生分享生命教育課程。[攝影者:麥文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