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有限期 善終的練習在當下

2021/07/14| ◎林岑玲 ,郭靜儀/新加坡報導
列印
提及生死大事,不少人都比較忌諱「死亡」,並對「死亡」心懷恐懼,甚至避而不談,導致很多遺憾發生。為了讓大家能從佛法的角度,更瞭解死亡的意義,新加坡慈濟西醫團隊,特別邀約了「圓點心甯中心」發起人定融法師, 主講線上講座「生命有限期」。

◎推展佛法注重關懷

1994年於澳洲圓頂的定融法師,多年來推展佛法教育與心寧關懷工作,法師強調佛法生活化、實用化,因此致力於結合佛法教育和心理學知識,更有效地協助和引導人們面對和解決日常生活及心理上的種種挑戰。

「生命有限期」線上講座於2021年6月5日舉辦,共有兩百零六名來自慈濟和圓點心寧中心的志工一起線上學習。

根據2018年的資料,全球在2040年時,新加坡人均壽命大約預估為83.3歲,排名全球第三,雖然如此,但無常何時降臨並不知曉。定融法師在臨終關懷的個案中,提出生命脆弱:「我們必須探討在臨終關懷的過程中,當事人對死亡的準備以及輔導家屬的需要。」

定融法師引述了佛陀經典和印順導師的著作,道出人們對於死亡的迷思:「生命是有限的,我們是否為有限的生命做好了準備?死亡並非一切的終結,而是進入另一世的門檻,我們之所以會對生命的結束感到恐懼是因為『無知』。」

傳統上中國人認為人死後為鬼,西方人一般認為不是上天堂就是下地獄。但是在佛教的觀點,凡夫眾生死後,會隨著過去的業力去投胎。定融法師指出,佛教的觀點認為人死後的情形分為三大類,那就是「隨重」、「隨習」、「隨意念」去投胎。

◎提起正念觀照內心

定融法師也提出自己在臨終關懷中的觀察,有些老人或病人,都是在貪戀、牽掛、執著、焦慮、煩躁、埋怨或後悔中離世;或在痛苦、恐懼、暴怒、失望、絕望、孤獨以及無助中結束生命。除此之外,更多的臨終病人還要承受插管、電擊等折磨,並且在劇痛和憤怒中離開人世,讓人聽了不禁覺得心疼。

作為佛弟子,對親友進行臨終關懷是很重要的,而且必須在他這一世還活著的時候,在死亡還沒有到來的時候進行,才有可能改變他的下一生。

定融法師舉例,如果臨終病人貪著他的兒女或財產,身為佛弟子或親戚朋友的我們,可以勸他生起善心,讓他們放心、歡喜、平靜的離開這個世界;勸導的過程中都需要我們對於佛法有足夠的認知。

我們可以引導病人聞法,令他受啟發、心生歡樂,也帶領著他們提起正念、正思維法義。在佛經中,佛陀更鼓勵在生的我們,平常要養成習慣,讓自己在生命的最後階段,提起心力讀静思維和觀察,不一定要依賴別人。

在我們還有一口氣時,應該要常常自我觀察「五法」,將衰老、病苦和死亡視為自然法則;我們所深愛的和歡喜的,將變異和離我們而去;我們是自己業力的主人,我們需要承受業力的果報。當我們培養這種思維時,我們才會精進,並對日常行為小心翼翼,照顧自己內心的每一個念頭。

◎常保心安始得善終

在交流環節,有觀眾提問:「往生的時候改變宗教是否適合?」定融法師回答:「病患在生前要交代,自己要夠篤定,把持自己的信念,跟家人溝通,而我們要尊重病患和往生者的信仰。」

另一位觀眾問:「在臨終時,要面對身體無法忍受痛的當下,有什麼方法讓他提起正念?」定融法師回答:「人要往生的時候,地水火風會讓身體疼痛、不舒服。要分離的時候是難受的。有些人昏迷,有些人病痛,還是要保持正知,正念。」

「現在醫學可以協助減輕患者身體的痛楚,重要的是如何幫助減輕患者心理上的不安。如果患者是學佛者,可以以他相應的修持法去開導和協助他進行,如佛法開示、憶念佛恩功德、禪修如觀呼吸、專注感受等。」

最後,定融法師強調面對死亡,無謂的擔憂是多餘的。重要的是,要知道什麼才是我們真正需要珍惜與應該做的。若要善終,是要在生前準備,而不是事後的安排。有了正確的瞭解,看待生命將不會像一般人的痛苦與執著,而能更好的把握生命的每個當下。

即便是期限已盡,也能安詳而逝,得善命終。每個人情況不一樣,程度不一樣;平常的練習很重要,要保持心安,要做好準備去應對。

圖左 :定融法師分享哀傷的五個心理階段——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抑鬱、接受。螢幕截屏/ 郭靜儀[攝影者:郭靜儀]
圖右 :配合防疫措施,講座改為線上進行,兩百多人用心聆聽,學習以正向心態面對死亡和關懷臨終病患。螢幕截屏/ 林岑玲[攝影者:林岑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