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青媒體生力軍 與時俱進傳美善

2022/05/09| ◎周正陽 /新加坡報導
列印
「問大家一個問題,請問這張照片是誰拍的?」慈濟人文青年中心多用途教室內,司儀黃偉倫指著簡報螢幕的一張黑白照片,向現場學員發問道。舊照片中,眾婦女正合力推一輛陷入泥中的巴士。

一張普通的黑白舊照,為何 如此珍貴而介紹之?原來,這天新加坡慈青大專青年聯誼會(簡稱慈青)舉辦「慈青人文真善美入門班」,這張黑白照片是人文真善美志工都知道的一張照片,由證嚴上人所拍攝。

1970年12月,上人帶領委員前往訪視,途中因溪水暴漲,巴士陷入河床泥沙中,委員不顧天寒水冷,合力推車,成為流傳至今的經典畫面。

◎加深認知 傳達美善

2022年4月2日,為了加深慈青對人文志業的認識,慈青舉辦人文真善美入門班,課程包含人文真善美的精神理念介紹、慈青學姊心得分享以及實作練習,內容豐富,共吸引十六位慈青學員參與。

黃偉倫藉著黑白舊照片,述說著照片所蘊含的深意,也進一步解釋人文真善美的功能與使命;他也提醒慈青,記錄人間美善足跡的重要性,透過作品傳遞善法與感動,才能號召更多人加入善的行列。

「什麼是人文?所謂的人文就是要樹立當代的『人品典範』,讓真善美的事蹟『文史流芳』。如果說我們看到有人做好事,或有值得學習的地方,就要記錄下來,讓以後的人可以一起學習善知識 。」

「師公上人也說過付出『真』誠心,共行『善』事,如污泥中生長的蓮花,散發一池道德清香,盡力以『人文』清流引導眾人回返至真實之路,到達『美』的成果,這就是『真善美』。」黃偉倫說。

◎存慈悲資產 留史作見證

慈青學姊楊雯婷曾在臺灣慈濟基金會編纂處工作,她以「記錄者」為主題作分享時點出,慈濟人文的與眾不同之處。

楊雯婷形容,慈濟歷史就是好人好事的累積,而人文真善美志工走進他人的生命故事裡,看見世界苦難暗角,聽見悲苦哀鳴,再把感動和美善傳遞出去,「就像存入大量慈悲資產一樣。」

「用很慈悲的眼根,觀天下眾生相,以大智慧的耳根,聽天下眾生心。這個世界永遠都缺少一個慈悲的人,更缺乏一個記錄慈悲的人,而真善美就像是幫忙存入大量慈悲的資產。」

楊雯婷生動地解說形容,配合一幕幕溫馨美善的畫面,讓在場的慈青學員洗耳恭聽,目不轉睛。分享結束前,她也以「無待」和「圓滿」兩個名詞勉勵慈青。

楊雯婷表示,「無待」就是不要等準備好才做善事,要做善事,不用等待一切都到齊,不用等待自己準備好,不用等待完美,因為世上沒有完美的事。

在慈濟大家經常說「圓滿」,大家也總是希望生活能夠圓滿和完美,但楊雯婷認為,人生最好的時節、最圓滿的境界往往是「花未全開月未圓」的時候。「不要總是追求『全圓』,事情往往到了最頂峰,就會開始下落。」楊雯婷說。

◎與時俱進 體驗實作

對人文真善美工作有了基本認知後,課程也安排了實作環節,讓慈青學員有機會真實體驗「二十五分鐘真善美志工」。相較以往「文字」、「攝影」和「錄影剪輯」的三合一組合,這次學員要挑戰在短短二十五分鐘內,完成一則文字結合攝影或錄影的Instagram Story(限時動態)。

二十五分鐘的挑戰內,分組後慈青學員要以「慈青參與入門班的心得」為主題,作一則採訪。組員分別扮演人文真善美志工和受訪者,並進行策劃、採訪,然後製作成一則Instagram限時動態。

活動也設置種種障礙或輔助,增加趣味,如「可以選擇一位在場的資深人文真善美志工,陪伴完成任務」,「採訪時只能問三道問題」和「限制只用一臺手機」等。

只見現場學員討論熱烈,個個格外起勁認真,過了截止時間還直呼時間不夠。最終,大家還是跨越層層挑戰,完成任務,讓活動畫下圓滿的句號。

◎首次學習新知傳美善

真善美入門班協調王家暉,期許慈青學員能在入門有所受益,「希望讓在籍慈青知道舉辦校園活動時,做記錄的重要性,好讓後人需要舊記錄時能有存檔。」

目前就讀南洋理工學院護理系的慈青陳琪茹,在馬來西亞時曾是慈少,也擔任過攝影志工,記錄下社區活動的足跡。雖然在實作過程遇到挑戰,但她說:「實作環節是很好的體驗,我也從中學到如何採訪,希望以後還有更多的機會學習人文真善美的知識。」

來自共和理工學院的新進慈青魏嘉柔,帶著妹妹魏嘉宣與朋友傅月珍參與。雖是首次參與,三位學員異口同聲說不虛此行,入門班讓他們獲益很多。

父母也是慈濟志工的魏嘉柔,對楊雯婷的分享印象深刻,對慈濟和人文真善美都因此有更深入的認識。「讓我領悟到人文志業的重要性,一般的團體都很少會有人文這個區塊,以後有機會願意嘗試攝影和錄影。」

有了這次的課程,十六名參與入門班的慈青學員,對承擔人文真善美有了心理準備,他們紛紛表示未來有機會的話,一定攜手一起記錄人間的真善美!

圖左 :黑白照片拍攝者的謎底揭開,黃偉倫述說著照片所蘊含的深意。[攝影者:梁曉君]
圖右 :豐富的課程共吸引十六位慈青學員參與,大家正專注通過線上互動平臺玩破冰遊戲。[攝影者:梁曉君]

圖左 :曾在臺灣本會工作的楊雯婷,以自身經驗分享對人文真善美的理解與體悟。[攝影者:梁曉君]
圖右 :二十五分鐘的實作挑戰內,組員抓緊時間討論策劃。[攝影者:梁曉君]
圖左 :陳琪茹(左二)在慈少時期曾擔任過攝影志工,這次入門班的實作環節讓她獲益匪淺。[攝影者:梁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