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走疫情煩悶 慈少投入大自然懷抱

2022/07/25| ◎吳美玲,楊淑元/新加坡報導
列印
漫長的學校假期,年輕的學子如何度過?他們又收穫了哪些書本沒教的知識呢?

2022年6月25、26日,新加坡慈濟青少年班(簡稱慈少班)在六月假期的最後一個週末,舉辦兩天一夜的生活營。

以「與大自然共 生息」主題,不只讓慈少瞭解環境生態,還將課程搬到湯申自然公園,讓學子能在綠林間重新開啟五感、連結自然,體會地球與我們息息相關,愛護地球如同愛護自己。

兩天的營隊,由慈青隊輔帶領唱跳〈第一道曙光〉揭開序幕。三個破冰遊戲,大家在互動中認識新朋友,合心協力闖關,陣陣的笑聲化解生疏,慈少帶著歡喜心迎接兩天的生活營。

◎遠離3C誘惑 少年重啟五感知覺

「有蛇!」

「啊!在哪裡?」

「樹枝上!」

只見一條小青蛇,遠遠的掛在樹枝上,不仔細觀察幾乎看不到。

遠離課業和電腦虛擬世界,慈少走在湯申自然公園裡的寧靜森林中,眼睛耳朵都變得敏銳,連風吹的聲音,聽起來都不一樣。

途中還「巧遇」多隻稀有黑脊葉猴和獼猴,大家呼聲連連,眼中閃爍興奮好奇的光芒。

生活營總協調馮國基說:「城市的孩子比較少接觸自然,這兩天就是要讓孩子去聽、去看、去感受大自然,懂得愛護動物,保護生態環境。」

「勘察好幾個地方,最後決定到這個開放不到三年的湯申自然公園探險!」

課務組成員徐振興表示,湯申公園不僅可以健行,鍛煉體力,公園裡保留數十年前海南甘榜的歷史遺跡,也有多種瀕臨絕種的動物棲息,結合自然遺產和文化遺產,是一個很好的戶外教學地點。

戶外活動出發前,志工陳麗欣先為同學上了一堂「與大自然共生息」主題的短課,給慈少在多變環境中的適應和觀察做準備。

一則記錄獼猴生態的影帶吸引大家的目光,猴子調皮可愛,也像人類一樣有情緒,會害怕也會生氣。

陳麗欣呼籲孩子們,對於動物要愛護與尊重,不要隨意碰觸或餵食,對大自然的生態要珍惜。

下午兩點,四十二位慈少同學分成十組,整裝待發,三十分鐘車程後,湯申自然公園已經在眼前。

戶外活動考驗體力,也要激盪腦力。從巴士下車後,各小組圍成圈圈,先在九宮格圖上完成任務的要求,或拍照、或拼圖、或猜字,答案正確連成線後,才能出發。

抓頭皺眉、動動腦,同學們專心思索,好不容易答對問題完成連線,歡呼聲此起彼落,拿到「入門票」開心進入公園!

◎走在樹林中 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撿拾五種不同形狀的葉子,都齊全了嗎?」

「找出兩種昆蟲!蝴蝶也算是昆蟲嗎?」

「螞蟻螞蟻,有看到螞蟻嗎?」

漫步在自然公園步道,探索公園裡的花花草草以及小動物,慈少根據拿到的作業,尋找目標完成指示,邊走邊觀察,從中也學習及考驗平日累積的自然科學知識。

一路停停走走,在駐足觀察和討論中,慈少和隊輔不知不覺已經抵達終點。蓄水池風景宜人,加上完成任務的滿足感,大家心情特別開朗。

第一次來到湯申公園的慈少藍建平說:「今天很好玩!這裡的猴子很害羞不會攻擊人,我們一靠近他就跑掉了。看到野生動物,我們不要餵食或干擾他們的生活,這也是保護他們的方式。」

朱佳偉說,走在樹林中,能夠真實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不只看見了松鼠、猴子,還有很多不同種類的動物和植物,收穫很大。

一行人歡喜賦歸,回到靜思堂,盥洗及用晚餐。從自然公園撿回來的枯葉,在大家細心描繪下,化成手提袋上自然的圖樣,再塗上油彩,就成了獨一無二的結緣品。

可以這麼安心出遊參加營隊,幕後有一群團隊默默付出,包括慈少課務組及隊輔組、慈青及各組的志工。抱持至誠感恩心,慈少們將親手製作手提袋獻給所有的工作團隊。

夜晚安單之前,徐振興和慈青同學帶來溫馨的音樂會,在吉他和歌聲中舒緩了身體的疲累,也結束第一天的營隊。

◎心靜 心淨 心敬 境就靜

雖然前一天晚上,大家躺在地板就寢前一直埋怨地板太硬睡不著,但戶外活動耗盡體力,眾人很快就進入夢鄉。

清晨六點的打板聲一響,慈少們迅速起床,精神飽滿地迎接第二天的活動。

慈青準備四個攻站遊戲「只要心靜、心淨、心敬,境就靜」、「心地寧靜的風光」、「無限美好」及「用心十足」。

每個活動皆有不同的涵意。慈少在遊戲中挑戰心靜,培養團體精神,也提升環保意識。

攻站遊戲的環保網站,是全組人都站在一張報紙上回答環保問題。這項遊戲令慈少陳今策印象深刻,他說:「如果答錯了,就要把報紙折一半,若是一直答錯,報紙就越來越小,就好像地球被水覆蓋,到最後我們就要掉進海裡了。」

氣候變遷要靠大家節能減碳才能改善,要保護地球,吃素也是最好的方式。慈少區韶展說,吃素讓他保持身體健康,也能保護更多的動物。

「吃素讓我有更多的維他命,也比較不會生氣,不會經常生病。」區韶展平常會透過社交媒體傳遞茹素訊息,也會跟同學講述吃素的好處。

經過四大關卡的考驗,活動已接近尾聲,志工洪麗環以繪畫方式,帶出營隊主題《靜思語》:「只要心靜、心淨、心敬,境就靜;心地寧靜的風光,無限美好。」祝福孩子時時都能「靜心、淨心」,以恭敬心面對未來的人生。

圓緣時刻,回顧這兩天營隊的活動和課程,大家覺得依依不捨,也感恩所有工作人員的付出與努力。

「如今自己也是慈青,我要做好榜樣給慈少,這樣才能帶領他們啊!」第一次承擔慈少營隊工作人員的慈青方莉芯說,過程雖然很累,但是學習很多。她回想自己還是慈少時,慈青的帶領及陪伴讓她很感恩。

生活營總協調馮國基欣慰地說:「因為疫情,已經三年沒有舉辦在外過夜的生活營隊,籌備過程很繁瑣,然而能讓孩子通過活動成長,很有滿足感。」

走進大自然,趕走疫情的煩悶,給人帶來了希望和美好。透過生活營,期許慈少們學習獨立,增加知識,與同儕互相扶持,在未來成長路上更勇敢正面地迎接挑戰。

文/ 楊淑元、吳美玲、莊月欽

圖左 :走在寧靜的林中小徑,城市少年重新開啟五感、連結自然。[攝影者:馮桂瓊]
圖右 :戶外活動考驗體力,也要激盪腦力,各個慈少小組圍成圈圈,先答題完成任務要求,才能出發。[攝影者:潘彗文]

圖左 :在隊輔的協助下跨越溝坎,慈少在自然公園的多變環境中學習及培養觀察力及適應力。[攝影者:潘彗文]
圖右 :與大樹親近,孩子們的眼界不再局限於手機螢幕的方寸之間,看到了更廣闊的天地。[攝影者:馮桂瓊]

圖左 :從自然公園撿回來的枯葉,在大家使用油彩的細心描繪下,化成自然的圖樣,成為世上獨一無二的手提袋。[攝影者:張夢源]
圖右 :「若是一直答錯,報紙就越來越小,就好像地球被水覆蓋,到最後我們就要掉進海裡了。」從遊戲體會到環境危機的迫切,環保攻站遊戲給慈少留下深刻印象。[攝影者:張夢源]

圖左 :通過繪畫,慈少們練習專注靜心。[攝影者:馮桂瓊]
圖右 :兩天一夜的慈少生活營圓滿結束,習得環保新知與大自然共生息,慈少們此行收穫滿滿。[攝影者:馮桂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