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邁慈濟學校15歲 品德紮根

2019/10/24| ◎桑瑞蓮/泰國報導
列印
「如果沒有清邁慈濟學校,就沒有今天的我『范梅老師!』」曾是清邁慈濟學校畢業生,目前又擔任清邁慈濟學校老師的范梅,與從泰國東北部孔敬府(Khon Kaen)專程前來的母親祝麗拉(Chuleerat),在 臺上見證分享。

2019年10月19日,清邁慈濟學校師生代表一行共八十四位,在殷文仙校長帶領之下,於曼谷TRIA Medical Wellness Center舉辦了兩場「清邁慈濟學校十五週年感恩茶會」,用行動感恩長期護持學校的善心人士,並藉由此機會對外分享歷年來辦學的成果及教育理念。

◎脫貧之道 唯有教育

師生們透過短劇,帶大家回首當年臺灣慈濟基金會在偏遠的山區,援助泰北難民村而展開「泰北三年扶困計劃」,讓他們有一個安心、安身、安生的環境,並脫離亞細亞孤兒的身份。接著,在證嚴上人帶領之下,志工們也開始推動著希望工程,自2005年開學起,至今已邁入第十五年。透過學校的努力,翻轉了孩子們的人生,讓在偏鄉的孩子們能夠在良好的環境下,有接受全人教育的機會。

慈濟回賀村前村長艾新伯,今天也帶著兒子艾順昌和女兒艾順琴上臺分享,二十多年來對慈濟的因緣與感恩,尤其目前就讀臺灣慈濟大學的艾順琴,訴說內心的感動:「感恩慈濟,讓我有機會走出大山,開闊眼界,累積更多的經驗。畢業後我會回到學校,繼續培養學弟妹。」

身為單親媽媽的祝麗拉,因為認同慈濟的教育理念,平時以在夜市擺攤賣飾品維生的她,即使再辛苦,還是盡力讓女兒范梅,從距離清邁十多小時車程的泰國東北部孔敬,來到清邁慈濟學校唸書,後來女兒也得到獎學金,能夠到臺灣慈濟大學就讀。一直以來女兒在慈濟教育的薰陶下成長,讓她很安心,目前她大學畢業了,除了長大成人之外,還在清邁慈濟學校當老師,這是她感覺最歡喜的。

范梅也藉此機會表達內心的感恩:「感恩各位的支持,讓我能夠在慈濟大愛的家庭中成長,翻轉了我的人生。」

◎品格教育 生活實踐

參與茶會的嘉賓在大門口的「淨手區」陸續入座後,就以泰式傳統舞蹈揭開序幕,帶領觀眾來到距離曼谷一千多公里遠的芳縣,由師生們以歡喜誠摯之心,歡迎與會的嘉賓。

慈濟人文志業中心執行長王端正分享慈濟教育的特色:「我們要教育給孩子的,就是人文扶養,就是品德教育,就是豐富的智慧,就是懂得付出人間,對人間天下蒼生,貧苦的蒼生,我們要付出我們的大愛。」

從2005年成立以來,匯聚了眾善、眾力,點點滴滴成就泰北教育志業,清邁慈濟學校軟硬體設備完善,從第一屆到第六屆的畢業生陸續上臺見證愛。目前就職於慈濟泰國分會秘書組同仁的第二屆清邁慈濟學校畢業生王貞莉說:「(上人說)『多做多得,少做多失。』我們多做一些事,特別是好事,就會學到、得到很多,這是我在慈濟最大的感觸。」

此外,清邁慈濟學校第一屆畢業生景文亮,自高中畢業後,他就努力實現自己做生意的夢想,他說:(畢業後)我還繼續將上人的教誨,校長和老師的叮嚀,應用在工作上,以誠正信實做生意。」在短短五年內,就達到自己本來規劃十年的目標,也經常把握機會協助慈濟的各種活動,用感恩的心,以實際的行動回饋。

◎完全教育 向下紮根

「教之以禮,育之以德」養成真誠無所求付出的善種子。慈濟的辦校理念,在泰國教育領域獲得認同與支持。茶會現場,有機會接待了泰國教育部基礎教育委員會辦公室(Office of The Basic Education Commission)邀約的校長、老師和師範大學學生約一百六十多位,分享慈濟教育理念,大家不斷地聲聲讚歎。

泰國教育部基礎教育委員會辦公室專家學者頒哲蓬博士(Dr. Bancherdporn Susansuk)表示,學生們都很有禮貌,溫柔善良,這表示從小培育出來,老師都以身作則,才能成就有品德的學生,所以「『慈濟』就是我們最好的典範。」

曾到臺灣慈濟和清邁慈濟學校參訪的泰國聖心修院學校(Sacred Heart Convent School) 甘妮佳修女(Kannikar) 認同慈濟的人文教育:「(導覽時)分享慈濟的故事,都是由學生而不是大人哦!這讓我很感動,也非常感恩慈濟培養這麼優秀的學生,勇敢地親自分享,很令人讚歎。」她更表示,將從慈濟參訪的收穫,回去自己校園,讓她更懂得方向,知道如何將良好的品德落實於學生的生活中。

泰國森林學校(Roong Aroon school) 蘇妮灑校長(Sunisa Chuencharoensuk)見證了慈濟學校的品德教育理念,能夠讓學生們快樂地成長,而成為社會的好人才。」「希望紮根 讓愛延續」教育是百年樹人的志業,因為大家的護持,一起成就更多善的種子,為社會帶來希望。

圖左 :參與茶會的會眾在大門口的「淨手區」陸續入座。[攝影者:蘇品緹]
圖右 :師生們以歡喜誠摯之心,歡迎與會的嘉賓。[攝影者:蘇品緹]

圖左 :學生們恭敬奉茶,歡迎與會的嘉賓。[攝影者:蘇品緹]
圖右 :學生演繹音樂手語劇〈人間有愛〉, 小朋友清亮的歌聲,傳遞對大家用愛付出的感恩心。[攝影者:蘇品緹]

圖左 :師生們透過短劇,帶大家回歸當年臺灣慈濟基金會在偏遠的山區,推動「泰北三年扶困計劃」以及成立清邁慈濟學校的緣起。[攝影者:蘇品緹]
圖右 :慈濟回賀村前村長艾新伯(中)帶著子女分享,二十多年來對慈濟的因緣與感恩。[攝影者:蘇品緹]

圖左 :清邁慈濟學校老師范梅(左)與母親祝麗拉(中)上臺見證愛的足跡。[攝影者:蘇品緹]
圖右 :清邁慈濟學校學生上臺展現慈濟茶道及花道人文飄香。[攝影者:蘇品緹]
圖左 :感恩時刻,清邁慈濟學校校友上臺代表感恩護持學校的嘉賓。[攝影者:蘇品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