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科義診 為荒漠中苦難人拔除病苦

2022/08/13| ◎陳秋華,林綠卿/約旦報導
列印
7月22日,約旦分會慈濟志工一行三十七人,早上八點從分會安曼(Amman)辦公室出發,駕駛兩臺校車歷經一個半小時車程,到達馬弗拉克區虎威賈村(Mafraq Huweyja),展開2022年的第一場義診 。

慈濟約旦分會再度替敘利亞難民舉辦了義診,吸引前一天(7/21)幫忙整理候診區的孩子們,呼朋引伴,列隊歡迎慈濟義診團。孩子們擠在門口,彷彿追著偶像一般,為義診帶來一陣風潮。

◎疫情趨緩 人醫大愛再現

這一天(7/22),在馬弗拉克區的天氣非常乾熱,高達攝氏35度,有輕微的沙塵暴現象。載滿人員的兩臺校車從安曼出發,加上虎威賈村三位志工,南薩敘利亞鄉親娜潔拉(Najila)也帶著先生哈立德(Khaled)與女兒吉娜(Ghena)一起參加。

全部義診團的志工人數共四十三人,有醫師、藥劑師,慈心之家的護理媽媽,引導病人及設備組的志工等等。其中包含牙醫師十位、內科醫師一位、耳鼻喉科醫師一位、心臟科醫師一位、檢驗師一位,還有掛號助理一位、藥劑師三位,慈心之家護理班媽媽有五位,其他工作人員則有二十位。

病人是馬弗拉克區的窮苦人,不分國籍,大部分是從紮塔里難民營(Zaatari Camp)來看病的敘利亞鄉親,因為難民營裡面醫療資源缺乏。志工們在炎熱氣溫下工作,大家的心願只有一個,就是希望病人可以獲得治療,減輕身體上的病痛。志工們親身實踐證嚴上人教導的,「苦難的人走不出來,有福的人就要走進去。」

◎同心一致 大醫王拔苦救難

安賈德牙醫(Amjad Othman)是約旦人,媽媽是敘利亞人。2012年開始,約旦衞生部捐了三間簡易屋牙科診所在紮塔里難民營,共有九個牙醫床。經費來源是外國慈善組織負責。

2016年起,外國慈善組織不再贊助經費,安賈德醫生悲心起,每個星期二都會帶十名牙科醫生來到紥塔里難民營,做免費的治療。如果有病人完全沒有牙齒的,他就會提報給慈濟,經執行長陳秋華評估同意後,會幫他們裝上下排活動假牙。

慈濟約旦平均一個月大約有三至六位病患求助,並幫他們裝上假牙。安賈德醫生現在是約旦牙醫協會的理事長,也是約旦衞生部牙醫緊急醫療救助的窗口。

這次安賈德牙醫帶五位牙醫師來幫忙義診,現場使用了一間簡易屋教室當牙科診所,放了三個牙醫床,還有另一個團隊是人醫會的牙醫師阿敏(Ameed Ramahi) 帶了三個牙醫師來助緣。

當天一共有十位牙醫師治療了四十八位病人,有補牙、拔牙、填補及抽神經等等,其中二十九位必須到安曼安賈德牙醫德所繼續治療,有八位需要做假牙,二十一位則是完全免費治療。

◎生活艱難 義診絕不放棄

一百九十三位病人大多來自紥塔里難民營,慈濟是他們唯一的依靠。因為聯合國自2016年起,經費不足的原因,終止所有手術的補助,難民營中只醫療最基本的醫療,治感冒、過敏等小小病痛。如果病人有進一步醫療的需要,必須自己想辦法尋找其他慈善組織的幫助。

這次慈濟義診有牙科、耳鼻喉科、心臟科與內科。經過醫生們的檢查,如果可以用藥物治好的病人,直接領藥就可以;可是有一百零三位病人必須動手術才會治癒,像是扁桃腺發炎的孩子、有疝氣的孩子,及需要裝假牙的年長者。

慈濟志工的悲心滋養了這一塊土地,不分國籍、性別、宗教,只要是與慈濟有緣的病患,就可以接受治療,得以拔苦與樂。

雖然天下苦難多,慈濟義診的精神就是:「能多救一人都好,期盼可以無漏。」並且一生無量,只要種子種下去了,就有枝葉繁茂,開花結果的一日。

◎首次義診 助人是美好的

「慈濟與我們同在(Tzu Chi Medical Day–Always with you)。」來到馬弗拉克虎威賈村,哈金醫師(Hakim)感受到這是美好的一天,我們「相聚在此,替他們看病,治病。為了這些貧窮的家庭,有各種不同的分科。今天很法喜,能夠提供醫療服務。」

「慈濟一直都是一個堅實的存在,在提供難民的醫療部分,就像這個標語所說的:『慈濟與我們同在。』」

第一次參加慈濟義診的牙醫師阿芙南(Afnan Alaomari)來到這裡,盡所有能力 可以幫的,都不會漏掉。「慈濟做的事真的很美,幫助他人是美好的。」阿芙南先不看所能提供的服務,當關心病人,問候他們:「你們好不好?」對他們來說就已經是最大的精神支助。她說:「以後有任何慈濟義診,我都希望能參加。」

同樣第一次參加慈濟義診的牙醫師望一德醫生(Waed Abbasi),來這裡是為了幫助孩子與其他有需要的人。「我高興我是義診團的一分子,每一個醫生都在幫忙病人,醫生間也都互相幫忙,團隊之間有很好的溝通。」

◎慈心之家 媽媽的無畏施

慈心之家媽媽們同樣帶著布施的心情參加,在高溫與沙塵中用心為病人服務。二十八歲的莎拉(Sarah Yousaif),出門之前就想著,雖然沒有能力捐很多錢救人,可是可以用之前三個月,學習護理課的知識與能力幫助人。「今天是我們的無畏施希望與眾生結好緣。」

瑪麗亞(Maryam Akari )四十三歲,之前只要日曬很久,就容易流鼻血。結果在37度的馬弗拉克沙漠帳篷中,工作了六個小時後,進屋子休息時,發覺竟然沒有流鼻血,感到很訝異卻也很歡喜。

阿比爾(Abeer )一時被沙漠沙塵吹進眼睛裡,感到不舒服,但還是堅守崗位,服務病人。她們認真工作的模樣、付出的身影,及對病人的細心與溫暖,在這一刻,已然昇華為白衣天使的化身,不再是帶著孤兒的單親媽媽,或是自怨自艾的寡婦,更不再是寄人籬下的難民。

◎如願看診 露出燦爛笑容

義診現場溫情處處現。有一家人原本擔心錯過掛號的時間,因為在紮塔里難民營裡的人,是不可以隨便出外的,需要請假,而且每天限額五百人。這一家人從早上六點開始排隊,所以到達的時候已經遲到三十分鐘了。

他們帶著兩歲的兒子來看耳鼻喉科,因為兒子扁桃腺發炎,可是他們沒有錢可以付手術費用,後來經過義診能如願看診了,父母的臉上展開了燦爛的笑容。

因為義診造福許多窮苦的人,看在卡蒂賈(Khadija)老師眼裡,很是感恩。她這一次也當志工協助義診,是慈濟在虎威賈村最大的助力之一。「我很感恩上人與慈濟,這次義診救了好多人,所有的病人都接受醫生診斷也拿藥了,每次跟著慈濟一起做志工,我都學到很多。」

她覺得慈濟不像是一般的慈善組織,「她像一個母親,一個把她的孩子聚集在一起的媽媽,一個擔心孩子安危的慈母,總會想盡辦法保護孩子,供給孩子的所需,並且教育孩子。」慈濟是一個媽媽,是一個良善的家園,卡蒂賈很感恩能跟著慈濟做事,且學到如何與人相處,如何待人,如何愛灑,更加尊重所有人。

久違的義診活動,共醫治了一百九十三位病患,所有慈濟志工不分你我,認真在每個當下,合心向前往同一個目標邁進,就是要幫助苦難人,離苦得樂。

圖左 :馬弗拉克虎威賈村(Mafraq Huweyja),病人候診區。[攝影者:陳秋華]
圖右 :慈心之家媽媽們是帶著布施的心情來參加,在高溫與沙塵中用心為病人服務。[攝影者:陳秋華]

圖左 :大漠中簡易屋教室充當牙科診間,藍天白雲下就地取材,悲心大愛迴旋在其中。[攝影者:陳秋華]
圖右 :志工提前作業,費心採購所有藥品與耗材都是從安曼帶來的。[攝影者:阿絲瑪]

圖左 :從紮塔里難民營(Zaatari Camp)來看病的敘利亞鄉親。[攝影者:阿絲瑪]
圖右 :哈金醫生(Hakim)幫紮塔里難民營(Zaatari Camp)來的孩子看病。[攝影者:賴花秀]

圖左 :在家長就醫時,慈心之家媽媽接手幫病人看孩子。[攝影者:陳秋華]
圖右 :因為義診造福許多窮苦的人,看在卡蒂賈(Khadija)老師眼裡,很是感恩。[攝影者:阿絲瑪]
圖左 :馬弗拉克虎威賈村 牙科義診圓滿大合照。[攝影者:賴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