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腎兒與老母親 環保路不孤單

2016/06/23 | ◎顏玉珠/馬來西亞報導
列印
罹患腎病身體無力的兒子、年老雙腳無力的母親,母子倆常在清晨六點多天未亮,推著嬰兒車、拿著木棒出門撿拾環保物。慈濟照顧戶丘先生與媽媽,兩人手上的木棒可不是防身之 用,他們拿來鉤呀鉤、撈呀撈,從溝渠中挑出資源。

簡單的一根木棍綁上幾個鐵鉤、鐵片、即成了這對母子做環保的得力助手。此發想,是丘先生曾遇到窘境所激發出來的,他笑著說:「因為我曾經跳到水溝中去撿環保物,卻無力爬出 來,當時很慌張也無人可以求救。」

丘先生因洗腎導致體力衰弱,但看到環保物的欣喜卻讓他忘記身體狀況,一股腦地跳進水溝中。爾後,他憑藉經驗做出獨一無二的兩根不同功能的木棍,一根綁上二條細小的鐵鉤以鉤 取物品,一根則綁著鐵片做為撈取物品之用,各自發揮功能。

◎腎病十年 受助轉助人

七十八歲的母親感恩地說著過往:「我年老又不識字,誰肯雇用我,要出去工作賺錢也無能為力。當時真的很擔心!還好,醫院介紹我們去找慈濟,那時根本不認識慈濟。沒想到聯絡 後,志工很快就來我家拜訪,很快得到補助,讓我能安下心來。」

丘先生於2006年罹患腎病,孩子仍就讀小學,十年來無法工作又須負擔一筆龐大的洗腎費,雖有三位弟妹,但他們收入不高,也無法應付丘先生龐大的醫藥費。當丘先生陷入困境 時,慈濟經過評估,了解其家庭的需要,即開始補助生活費和洗腎之醫藥費。

志工每個月拜訪關懷,互動中也讓丘先生了解,善款是來自大眾點滴的愛心。當丘先生生活逐漸步入軌道後,志工也善導他的弟妹支援丘先生的生活費,慈濟則持續補助洗腎醫藥費, 並協助他的孩子申請慈濟獎助學金。爾後,若需增加營養針劑補助,慈濟和他的家人都各協助支付一部分的費用。

志工十年的關懷不曾間斷,補助也隨家庭所需而做調整。不管是經濟上的援助,或是引導他們一家人相互扶持,也鼓勵他們能自助助人,每個月盡一己之力發揮愛心幫助其他貧病者, 讓愛撒播出去、相互循環。

◎環保八年 做出自信心

「慈濟幫助我們那麼多,沒有慈濟我們家就沒有今天。做環保是為了孩子的病,慈濟幫忙我們,我們要有感恩心,感謝慈濟幫助我們。」媽媽感恩地訴說著。

當丘先生患病初期,媽媽李女士即開始撿拾資源,當時她把回收的資源全部交給從事回收商的二兒子,老人家想多少幫助家裡的經濟。約一年多後,她即開始把所收集的資源交給慈濟 處理,因為她深受志工的關懷與幫助而感動;二兒子也鼓勵母親捐出去,把這分愛再傳出去,幫助其他窮困者。

志工戴金龍(濟澤)也一直鼓勵丘先生做環保,強健身心靈,不要整天關在家裡胡思亂想;只是那時丘先生的體力衰弱,無法如願。

二年後(2008年)體力漸好轉,丘先生開始隨著母親踏上環保之路,至今八年不曾間斷,他靦腆笑著說:「受到大眾善款幫助,這是自己所能回饋的。收集環保物給慈濟,變賣所 得可以幫助其他窮困、生病的人。」因為做環保所帶來的信心與歡喜,丘先生即使身處困境仍藉機助人。

身為洗腎病患,不可以流太多汗,怕洗腎傷口受到感染,身體虛弱也無法使太多的力。然而,環保物難免有些骯髒,做環保也無法不流汗,搬抬環保物更不可能不出力,但丘先生卻不 退縮而是一一克服。

「我盡量在太陽高昇前結束活動,也提醒自己慢慢走、慢慢做,可以減緩流汗的程度。雙手骯髒絕不碰觸傷口,盡可能就近清洗雙手保持乾淨。太重的資源就不勉強,或是分批慢慢拿 取;做久了就養成習慣,不難啦!」為能做得長長久久,丘先生有智慧地做環保。

◎環保人文 受鄰里尊重

每天在自家住宅區內晨運之後,母子倆開始沿路東瞧西找,雜草旁、水溝內、垃圾桶裡,無不是他們挖寶的目標。兩人不畏髒臭,打開垃圾桶翻找,把每袋垃圾拿出來搜尋,完畢後又 一袋袋綁好歸回原位,不破壞環境美觀或引起他人不悅;。

撿寶的過程約花一個多小時,初期引來旁人的目光,有些人會主動關心詢問,母子倆就會解釋讓大家了解,有些人則出於同情,直覺年老的婦人還要與生病的兒子出門撿拾資源過活, 但不管居民投以異樣、同情的眼光,母子倆依舊天天開心樂在其中。

附近的居民札麗娜(Zarina Hussin)見證母子倆的用心,說道:「我幾乎每天看到他們做回收,我家有什麼就會放於門外留給他們,如果我們不大明白哪些可以回收, 就另外放一邊讓他們自己選取。」丘先生笑著說:「我曾跟她解釋過,她知道我們是在做善事。」

途中,時而居民喊住他們請他們到家中拿取物品,有些店商更會把瓶罐特地留給他們,資源也隨著他們日復一日努力付出的身影而越來越多。李女士說:「拿環保物需要尊重對方,如 放在屋主的土地上,需要詢問對方,不隨意拿取。別人指引我們來拿,我們才可以拿。」

◎有進無退 每天樂撿寶

回收後,兩人把瓶罐清洗乾淨曬乾,將資源分類整理得清潔整齊。「他們的回收物,是我看過最乾淨的,分得很仔細,有時環保站還無法做到像他們一樣呢!我最喜歡來載他們的環保 物了。」載送環保物的志工黃循糧(濟循)讚歎地說,並舉起手示意,「你們看,瓶蓋全部整理成一袋,分類得很徹底喔!」

黃循糧的讚歎讓李女士笑開懷說:「做環保也是要兼顧環境的衛生,洗乾淨不要讓鄰居起煩惱。送到環保站,也不用再麻煩志工處理。」丘先生也回應說:「多年來,每個月侯祿華會 來載我去環保站做環保,我親眼看到也體會志工做環保背後的辛苦,所以我們有能力就先整理好,減輕志工們的負擔。」

一開始,丘先生家中的環保物,是由志工侯祿華負責載運至環保站,直到2016年初,侯祿華摔傷手改由黃循糧接手。這些年來,侯祿華始終關懷陪伴母子倆,他分享:「剛開始我 一趟就可載完,之後則需要三、四趟,到現在卻需要用卡車來載了!每個月一卡車的資源,我知道他們很投入也勤勞做環保,做得歡喜才有辦法堅持。」

侯祿華也發覺丘先生的改變,從鬱鬱寡歡到現在心情開朗,環保似乎減輕他的病痛也解開他的憂愁,李女士說:「假如我們沒出去做環保,整天在家面對四周的牆壁,總是胡思亂想心 情更糟糕。」

母子倆投入環保的喜悅,也感染到七十六歲的鄰居余葉英加入陣容。丘先生說:「余葉英每次大老遠看到環保物,就很興奮地呼喊,如同看到寶物般開心。」

余葉英與李女士是相識四十年的好友,因了解李女士受慈濟援助,余葉英感同身受,撿拾越多資源就越開心,彷彿幫到李女士一家。近期余葉英由於身體狀況不佳,剛出院還在休養期 間無法同行,但看到丘先生母子倆撿拾資源路過她家時, 總是會向前與他們寒暄幾句。

無論認不認識,不管從何處傳來,只要聽到一聲呼喊,母子倆總是循著聲音興高采烈地去回收,讓原本靦腆不擅言語、幾乎不踏出家門的丘先生,因為環保而接觸更多人,也培養出信 心。母子二人抱持感恩與回饋心投入回收,從中找到精神寄託,心情也越來越開朗。

圖左 : 加雅古瑪總是特別把資源留給丘先生母子,漸漸了解兩人背後做善事的用心,之後才間接發現自己的親戚也是每個月受慈濟幫助。[攝影者:顏玉珠]
圖右 : 每天清晨,丘先生母子出門撿拾環保物,沿路東瞧西找,雜草旁、水溝內、垃圾桶裡,無不是他們挖寶的目標。[攝影者:顏玉珠]

圖左 : 志工黃循糧約每三至四星期前往丘先生家載送環保物,幾乎滿滿一卡車的資源,卻分類得井然有序且乾淨,令他相當讚歎。[攝影者:顏玉珠]
圖右 : 志工侯祿華(右二)不定時前往關心丘先生一家,也見證丘先生從鬱鬱寡歡到心情開朗之轉變。他非常肯定環保為丘先生的生活注入新的活力與找到精神寄託。[攝影者:顏玉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