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教育 翻轉佛國未來

2023/01/24| ◎李素月/志業體活動報導
列印
這段時間,尼泊爾新馬團隊回到花蓮心靈的故鄉,他們於2023年1月15日(日)在精舍志工早會的時間,分享八個多月來,在佛陀故鄉從慈善、醫療到教育,弘法利生的溫馨故事,處處都看見志工用心耕耘的點點滴滴。而 教育團隊是在去年底(2022年12月)才加入,短短的時間卻已看見令人欣慰的效果。

◎佛國子弟 就學難

上人曾說:「要翻轉生活,翻轉人生,唯有教育。」所以教育這區塊,是非常的重要。去年底,馬來西亞跟新加坡的志工利用學校假期,由蘇祈逢副執行長帶領團隊到尼泊爾去帶動學校發放,更重要的是要帶動教育的人文。

上人提醒:「要啟發佛國子民的善念來凈化人心,正法才能夠傳回去。教育就是扮演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所以翻轉尼泊爾要靠教育。」志工牢牢記住上人的叮嚀,在這麼乾燥龜裂的土地上,要有雨水、法水的滋潤,才能看到人間的希望。於是,教育團隊把握這個付出的因緣,到尼泊爾去進行教育活動。

志工到了當地,先拜訪了幾所學校,有校長表示這裡的學生輟學率非常高,差不多三分二的孩子沒有辦法完成小學教育,而中學、高中也只有三分一的學生能夠讀到畢業。

在寒冬中,慈濟人穿著厚厚保暖的衣服去拜訪學校,卻看到許多孩子穿著很單薄的制服;甚至有的孩子是打著赤腳,或只穿拖鞋、襪子來上課的,這樣不只腳容易受傷,也不易保暖。他們用的書包非常簡陋,有人是拿米袋當書包。志工也發現許多孩子營養不良,因為學校所提供的午餐,只是區區的三塊半臺幣,這要飽足都有問題,哪能談得上營養呢?種種的情況,都讓慈濟志工看了很心疼……

◎找出問題 促援助

所以,在很快的時間內,志工即刻展開了希望的工程。從輟學的孩子中挨家挨戶去拜訪,了解到底為什麼孩子不來上課呢。發現原來他們有的是因為物質與經濟的缺乏;有些孩子則因住家離開學校有段距離,沒有交通工具,就不方便來上學。

於是,結合慈善、教育、人文及醫療,很慎重地展開給學生的發放,送給他們寒衣、鞋子、書包、各種文具等。負責採購的師兄師姊很用心地跟這些供應商說明,當他們知道慈濟的愛心支助,也都願意以很合理的成本價,一起來行善幫助這群孩子,將整套用品送給學生們,每位學生所得物資不到四百多元的臺幣,卻讓學生們雀躍不已,頻頻感恩上人的這一份祝福。

短短幾個禮拜共發放三個梯次,嘉惠了二十八所學校的一萬一千兩百六十三位學子,等於幫助了公立學校大概八成以上的學生。志工們將來自全球的愛心送給這些孩子,期盼他們都能安心就學,開創未來的前途。

◎慈濟人文 校園萌

志工不只發放物質,也安排巴士讓路途遙遠的孩子能夠來上學;補助餐費,照顧孩子的營養及健康;還有在校園推展慈濟的人文教育,引導觀念上的改變。因為物質的幫助只是一時的,希望能給孩子可以一輩子帶著走的寶。於是,分階段深耕人文,培養人文老師、種子老師等等。

發放完畢,志工馬上進班帶動慈濟人文及生活教育,讓孩子了解要如何穿著整齊端莊,生活中養成洗手的好習慣。當地吃飯是用手抓的,為了讓學生了解為什麼一定要洗手,就以胡椒粉代替病菌讓孩子體驗,在課堂上不斷地復習,加深他們的記憶。現在孩子在學校都能確實執行洗手的好習慣,注意自己的行儀,也能把學校清掃得很乾淨。

老師們也會教孩子如何穿著整齊,服儀要端莊。進教室前,會把鞋子排列得很整齊,懂得保護新鞋子將它擦乾淨,因為當地泥濘很多。穿上鞋襪孩子看起來很帥,他們很開心,因為以前是打赤腳的,現在小朋友一個個變得很端莊。他們的蛻變,讓人讚歎與感動,上人也說這裡好像變成貴族學校了。

學生如規如儀,上學會排隊,放學也是整齊列隊走回家,即使走到校外仍是排著隊。老師要進班級,學生在外面排隊恭敬迎接,好像慈濟人恭迎上人蒞臨現場般。雖然慈濟人進去學校次數不多,可是他們已經完全能夠接受這種鞠躬的文化,志工簡單的引導,他們就如恭如敬地落實。

志工也將尊師重道的道理帶給孩子,為老師辦了一場敬師的奉茶儀式,他們如規如儀排列的非常整齊,主動拉住校長、老師的手,以額頭去碰觸,恭敬地表達感恩之心。孩子很天真,其中阿奴思卡小朋友很榮幸為校長奉茶,以前,她對校長是又敬又畏,不敢跟校長講話,自從慈濟志工來帶動以後,她再也不像以前那麼害羞,放學離開時,會親口對校長說:「我愛您哦!」短短時間就看見學生的改變。

◎志工大愛 暖心房

影片中,呈現第一所培養出人文氣質的小學,志工教孩子要如何整齊排隊、行進間放掌等等。發放當天,看到有孩子手很冰冷,志工馬上貼心幫他穿上寒衣,讓他領受到全球人的這一份溫暖。不管什麼大小的活動,志工都以全球慈濟的禮儀來帶動,培養出有人文氣質的學生。

西拉多小學這位校長雖是穆斯林,卻非常受教,慈濟志工講什麼,他都完全接受。他也領悟到身教的重要,所以每天在學校會帶領學生,把學校整理得很乾淨,把教室外的鞋子排得很整齊。

幾次互動,志工與孩子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看到慈濟人來,小朋友熱情歡迎,把志工當貴賓;回去的時候就依依不舍,牽著師姑師伯的手。每一次師姑叔伯來會帶動團康,尤其是〈幸福的臉〉,孩子比唱得很快樂,看到孩子的單純天真,看到他們的改變,志工們的欣喜也表現在臉上。

慈濟人的愛如溫煦的陽光,如春天的和風,把溫暖和希望帶入尼泊爾的校園裡,志工與她們好像一家人,愛就在彼此的心中交流著,慈濟的人文也展現在學子的言行舉止中,教育讓人們看見未來佛國的希望。

圖左 :阿奴思卡小朋友為校長奉茶,以前,她不敢跟校長講話,自從慈濟志工來帶動以後,現在她不像以前那麼害羞,放學離開時,她會親口對校長說:「我愛您哦!」(圖片擷取直播畫面)[攝影者:李素月]
圖右 :尼泊爾的學生輟學率非常高,在寒冬中,看到許多孩子穿著很單薄的制服,打著赤腳或只穿拖鞋、襪子來上課,使用的書包也非常簡陋,可見就學的困難。(圖片擷取直播畫面)[攝影者:李素月]

圖左 :短短幾個禮拜共發放三梯次,嘉惠了二十八所學校的一萬一千兩百六十三位學子,志工將來自全球的愛心送給這些孩子,期盼他們有了上學用品都能安心就學,開創未來的前途。(圖片擷取直播畫面)[攝影者:李素月]
圖右 :發放完畢,志工馬上進班帶動慈濟人文及生活教育,教導如何穿著整齊端莊,養成正確洗手的好習慣,注意自己的行儀。(圖片擷取直播畫面)[攝影者:李素月]

圖左 :當地吃飯是用手抓的,志工細心示範洗手的步驟,甚至以胡椒粉代替病菌讓孩子體驗,老師懂了也能協助複習,加深小朋友的記憶,讓他們養成確實洗手的好習慣。(圖片擷取直播畫面)[攝影者:李素月]
圖右 :短期的希望工程是,讓輟學的孩子也有就學的機會;發放書包、文具、衣服、鞋子等,讓孩子可以安心上學;補助餐費;提供巴士交通讓遠途的孩子能上學,然後帶入慈濟人文教育與靜思語。(圖片擷取直播畫面)[攝影者:李素月]

圖左 :雖然慈濟人進去學校次數不多,可是他們已經完全能夠接受這種鞠躬的文化,老師要進班級,學生在外面排隊恭敬迎接,好像慈濟人恭迎上人蒞臨現場般。(圖片擷取直播畫面)[攝影者:李素月]
圖右 :2022年的年底,教育團隊利用學校假期,由蘇祈逢副執行長帶領,到尼泊爾去帶動學校發放,也帶動慈濟的人文。大家記得上人的提醒,「翻轉尼泊爾要靠教育,才能看到人間的希望。」(圖片擷取直播畫面)[攝影者:李素月]
圖左 :志工與孩子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看到慈濟人來,小朋友熱情歡迎,回去的時候就依依不捨,牽著師姑師伯的手。看到孩子的單純天真,看到他們的改變,就是慈濟志工最大的安慰。(圖片擷取直播畫面)[攝影者:李素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