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益解惑 法脈相隨

2016/11/05| ◎林寶華/志業體活動報導
列印
今晚六時五十分起,在東菩薩道與講經堂裡上,第二梯次「飲一杯智慧的水/與資深志工互動」課程的學員,多了一分喜悅,因為就在上午,上人授與佛心師志慈誠證,正式成為靜思弟子,也不斷接受到來自臺灣在地法親的恭賀 ,感受那一家人的親情。

在講經堂與德佩師父「飲一杯智慧的水」的慈誠們,有人問起回收到經書怎麼處理,師父說可以裁切成塊,不完整才丟棄。師父又說,背經文是在收攝自心,如今網路很發達,隨處可下載經文。所以,現在不要隨便印經書,可以護持慈濟大愛臺,傳法到全球。

還有一位慈誠問,孩子信仰基督教,要如何度入慈濟?他說希望孩子能進來慈濟,而孩子也希望爸爸加入教會。德佩師父說,上人尊重所有宗教,告訴他要用菩薩的智慧引導,有耐心地做給孩子看。師父說佛陀是導師,引導我們,有一天我們也可以是導師。

上人轉法輪很辛苦,經文不斷在講還問大家「恁聽有嘸?」。德佩師父說有一位黃居士是穆斯林(回教),帶兒子回來皈依,那是皈依法,不皈依人。可是為什麼皈依人,因為他有法,上人有一天會不在,但我們依止的是那份精神。德佩師父說,已度的人要發願度未度的,要發願去灑種子,師父對這群新發意菩薩說「你們是當度者」。

來自馬來西亞的盧諒順分享,剛剛德佩師父要他們多用上人跟弟子所分享的法,尤其是《法華經》,上人最近已經說了過〈寶塔品〉了,還講到人人心中都有個多寶佛,「所以我認為我們身為弟子,趁著上人還在的時候,不應該懈怠,該精進的去薰法香,把法入心!」

德佩師父很明白上人要大家,把法來用在每人的生活中,用在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因為人往往都在無明中,有無明的煩惱,要如何去度別人,唯有自己心中有法,才能夠去度別人,尤其是洗滌自己的心。他期許自己能心中有法守戒自律,以勇猛的心精進在菩提道上。

自小家庭貧困,被送給外婆照顧,與父母手足疏離的心曾經不能釋懷,大學時期參與南亞大海嘯賑災認識慈濟,開啟心中善念。法親關懷找到家的感覺,開始改變自己,打開心門接納家人、關懷家人。盧諒順說自覺還是不夠入心,所以持續精進的在薰法香,目前就在新山支會的人醫協會承擔醫療幹事,也參與訪視,從做中學做中覺去體悟法。

另外在東菩薩道,資深志工陳也春與慈誠們分享。他表示,慈濟歌選都是精典,拿出來唱自得其樂。高雄早期資深種子之一的陳也春,信手捻來都是上人的法,他告訴慈誠們做慈濟要「四多加四樂」。四多,是「心中有佛,歡喜多;口中有德,福報多;耳根清淨,和諧多;目中有人,助緣多」;四樂,就是做慈濟要「苦中作樂;自得其樂;自樂樂;助人為樂」。

陳也春師兄說要轉迷為悟,正思惟,心中不染塵,才不會為外境所轉。「覺」得名字叫佛菩薩,「不覺」的名字叫凡夫。慈濟人是手心向下,慈濟的人(指照顧戶)是手心向上。他告訴學員,改習氣不要慢慢來,要快要狠如雕刻師,並且守住那一念心。

六根六塵不清靜,就會進六識,就會變在纏菩薩,煩惱多。陳也春師兄還跟慈誠們,談到六識轉十八界的煩惱。真不愧是資深道行深的一位法親,他期許大家未來四弘誓願,更加精進菩提道上。

另一位資深志工黃正賢師兄告訴慈誠們,法親是生生世世,家人是這一世。上人有三不求和三求,「不求身體健康,只求精神敏睿;不求事事如意,只求毅力勇氣;不求減輕責任,只求增加力量,這是身教。」

黃正賢師兄對大家說,該面對要歡喜面對,常說一句名言,「甘願打八折,不甘願加利息」,在慈濟絶對值得。新發意菩薩們,在歡喜信受中離開……

圖左 :慈濟資深志工黃正賢在「知心相契」中,與新發意菩薩談論靜思法髓承擔與傳承,期許剛受證的慈誠們,回到社區,努力精進不懈怠,弘揚慈濟宗門。[攝影者:鐘耀賢]
圖右 :高雄早期資深種子之一的陳也春,他告訴慈誠們做慈濟要「四多加四樂」。四多,是「心中有佛,歡喜多;口中有德,福報多;耳根清淨,和諧多;目中有人,助緣多」;四樂,就是做慈濟要「苦中作樂;自得其樂;自樂樂;助人為樂」。[攝影者:鐘耀賢]

圖左 :資深慈濟志工方榮輝在「知心相契」中,與各位學員談論如何將慈濟法門落實在生活中,在當地社區菩薩大招生,廣邀更多菩薩加入慈濟。[攝影者:鐘耀賢]
圖右 :精舍德佩師父在「飲一杯智慧的水」中開示,志工盧諒順(左四)聽了之後,期許能守戒自律,以勇猛的心精進在菩提道上。[攝影者:鐘耀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