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趨緩 紐約志工入經藏演繹

2021/06/17| ◎劉又榕/紐約分會報導
列印
大紐約區的人醫會因為疫情,相關的義診活動幾乎停擺了一整年,慈濟志工們難得因2021年的經藏演繹再度見面,雖然戴著口罩,但內心都非常興奮。

「志工們都打了疫苗,大家都很健康,可惜戴著口罩,只能看到一半 的慈濟笑顏。期待紐約趕緊恢復正軌,眼科車與社區義診也在規劃中,志工們都迫不及待希望早日能服務社區。」家住紐約上州的紐約人醫會召集人姚繁盛醫師,八十歲仍精神奕奕參與演繹,排練兩次就上場正式錄影。

◎疫情來襲 精進如常

每週日讀書會分享後,十七位紐約手語女眾志工練習著2021年浴佛節,全美入經藏《佛陀的一生》最終曲―〈勤行頌〉演繹。

「我個子高,比錯動作在團體裡特別明顯,總是很害怕參與演繹。但是這次浴佛的練習,讓我愈比愈歡喜。」姜芳曉讀書會後,接著參加手語練習,這是她每周最期待的時光,儘管戴著雙層口罩,笑聲依然響亮燦爛,姜芳曉打從心裡愛上了慈濟手語,她也是參與《佛陀的一生》的紐約手語隊中,唯一一位見習培訓的志工。

疫情期間,姜芳曉開始見習培訓,每週五參與蔬果發放,加入醫療志工培訓,去訪視個案;週日練習手語演繹,疫情間過得更充實,「若沒有參與這些志工服務,入經藏演繹,不會有這麼深刻的體悟。」

慈濟重視的是團結與一致性,不分種族、身份地位,相互成就也相互學習。姜芳曉感恩資深志工的包容與關懷,五、六年前雖然參加慈濟,但為了家業無法全心投入,這幾年孩子大了,再次回到慈濟家庭,邊做邊看有了不一樣的體悟。

◎善用科技 發揮所長

「手語演繹呈現慈濟團結的精神,個子高的人與個子矮的人,手的高低都要互相協調,隊形也要注意周圍志工的距離,才能呈現和諧之美。」張秀蓉是紐約分會目前的手語隊班底。

這次〈勤行頌〉裡的「菩提林立同根生」,她很有感觸 :「在慈濟裡,我們不僅付出,也修正自己,每位師兄、師姊都是我們學習的對象。從這些經文歌詞中,邊練習邊入心,很有收穫。」

紐約手語演繹最困難的部分,是要從三個圈變換到內外圈成同心圓的隊形變換,為了呈現隊形的變化,特別出動空拍機攝影;活動籌畫志工鄭儷娟,特別花心思設計道具,讓變化隊形能夠完美。

「我用建築軟體 Auto CAD 把三個圈與同心圓的隊形,精確量化,然後把同心圓的小內圈算出大小,做成一個直徑八尺,相當於二百四十三公分的圓形紙板,再裁成四等分。」鄭儷娟指著設計好的圖,清清楚楚地算著圓圈的大小。

這樣用心的舉動,讓4月18日錄影的早晨格外順利。早上六點大家還沒到齊,鄭儷娟已經在現場拿著四個紙板,與攝影團隊確認位置,然後利用圓形板把位置標示好,讓志工們能排出正確的隊形,她認為只要花一點巧思,多用一點心,就能夠設計出好的道具或方法,讓演繹時的隊形完美,也節省時間。

◎全家參與 增進交流

〈勤行頌〉的演繹共結合了三地六十五位志工,紐約手語隊白石橋公園的立體琉璃同心圓、長島志工在會所外的菩提鐘鼓隊,以及波士頓志工在會所旁的手語演繹,共利用兩個週末完成錄製。

最大陣仗就是長島的菩提鐘鼓隊,結合了志工、慈濟青年志工(簡稱慈青)、慈濟青少年志工(簡稱慈少),以及人醫會的專業醫護志工,因此有許多是全家人都投入演繹。

長島人醫會牙醫師陳燕秋與一對兒女林立岩(Anthony Lin)、林立芸(Claire Lin),都參與了鐘鼓隊演出。兩個孩子從小學到中學,都是就讀長島人文學校的慈少,陳燕秋說:「兩個孩子知道我也參與演繹,非常興奮,我練習時他們在另一旁練,全家參與的感覺很好。」

疫情一年多,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家裡,因為演繹,全家又有一起討論交流的機會,非常有意義,也期待慈濟能儘快恢復一些社區服務。

另外,波士頓志工則是在4月25日於會所外進行錄影,十七位志工透過手語,呈現〈勤行頌〉實踐慈濟人效法佛陀精神,行菩薩道。

圖左 :紐約志工鄭儷娟用心設計了圓形板道具,錄影當天順利定位。[攝影者:蘇素香]
圖右 :空拍機下的同心圓隊形,特別整齊。[攝影者:邱品豪]

圖左 :菩提鐘鼓隊由長島志工和人醫會成員組成。[攝影者:劉又榕]
圖右 :紐約人醫會召集人姚繁盛醫師是紐約演繹志工中年紀最長,演出時相當俐落,精神抖擻。[攝影者:劉又榕]

圖左 :美國總會媒體中心的到訪,人間四月天一切都特別優美!志工們認真的抵擋冷峭的陣風,心中卻無比虔誠。[攝影者:蔡俊田 ]
圖右 :波士頓天氣預報拍攝當天會下大雨,也許大家的誠心感動了天,沒有雨可以在戶外拍攝。場景以百年古蹟的波士頓會所為背景,別有一番風味。[攝影者:蔡俊田 ]
圖左 :十七位波士頓志工用手語呈現〈勤行頌〉。[攝影者:蔡俊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