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志工齊戮力 洗滌心靈的堆積

2021/11/23| ◎陳雪玉/南投報導
列印
時序立冬(11月7日)的清晨,南投縣草屯鎮草溪路筆直的田間小路上,兩旁金黃色的稻田,令人心曠神怡,轉進復興里的小巷子,映入眼簾的是三十二位身穿藍(灰)衣藍褲的志工以及二十一位淺綠色上衣的臺中慈濟醫院醫 護及行政同仁,共五十三人,正在清理阿邦的家。在堆積如山的「回收物」前,大家忙碌的清掃分類,塑膠袋、衛生紙、棉被、故障的電器品、輪椅,還有許多已經看不出是什麼物品的雜物,過程中伴隨者一陣陣的腐蝕臭味,所謂的回收物變成累積已久的垃圾。一座三層樓的透天厝,完全看不見進出的通道,令人好奇這是一個有人住的地方嗎?

◎儲物如山 填補心靈空虛

原來,五十六歲的阿邦獨居在此。十六歲那一年,罹患腦膜炎未治癒,造成目前右側手腳較無力,不善整理雜物。整棟透天厝,從一樓到三樓,客廳、廚房、廁所、房間,堆滿了回收物,幾乎連站立的空間都沒有,這樣的環境,他如何過日常的生活呢?而他有家人嗎?經過左鄰右舍以及慈濟志工的描述後,得知他目前獨居。離婚多年的他,還有一雙兒女,兒子已經就業,女兒則是高職畢業,待業中。兒女及前妻皆與前岳母同住。

阿邦曾經有幸福的家,從事正職的保全工作。多年前,誤辦多張信用卡,累積過多的卡債,工作的薪水被扣押,直到後來沒了工作,靠拾荒勉強維生。居住的透天厝,也遭法拍,幸虧他的姊姊買回後,讓他暫時得有棲身之處。原本正常的人生,失去的一無所有,內心的恐慌與無助,藉由不斷撿拾別人丟棄的物品,堆積如山的儲存,這樣的生命經驗,造成這種特殊的儲物行為。

慈濟志工關懷的個案中,類似「儲物症」(hoarding disorder)其實也不少見,阿邦的儲物行為則是較為嚴重,除了居住的地方,在復興里的空地,經常可見阿邦堆積物品的地方,復興里的里長表示,在他任內來打掃過七次。查閱相關文獻發現,儲物症個案,多數是將情緒投射在擁有物品上,從中獲得某種控制及安全感,以擁有物品來滿足空虛與孤獨,阿邦是明顯的案例。

◎愛與關懷 卸下心防

阿邦拾荒維生,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疫情之前,除了拾荒收入,部分愛心店家提供「待用餐」,讓阿邦得以勉強溫飽。近兩年由於疫情關係,拾荒收入連三餐都無法滿足,而阿邦的前岳母,是慈濟草屯聯絡處的環保志工,不忍心阿邦生活如此困頓,通報慈濟協助關懷。去年12月開案啟動關懷,知足的阿邦表示,每月兩千元的補助金即可,前岳母也邀請阿邦一起到環保站做回收工作。由於環保站每天上午供應點心,中午供應午餐,還有志工的互動與關懷,阿邦逐漸卸下心防,終於答應讓志工們來協助清理打掃居家環境,並協助變賣有價值的回收物。

◎醫護同仁與志工協力清掃

在堆積滿屋的雜物中,已經完全沒有進出通道,清理的志工們,必須在雜物堆與屋頂的空隙中,小心翼翼的爬進去,努力的平衡身體,站穩腳步開始工作,樓梯間的雜物中看見衛生紙包覆著糞便,第一批進屋察看的工作人員,有一位忍不住退到屋外的空地嘔吐了,其餘的志工仍舊毫不退縮的清理著。

配合醫師節的活動,臺中慈濟醫院簡守信院長帶領兩位副院長以及一級行政主管和院內同仁,一大早從臺中出發來到草屯,服務精神令人佩服。平常每天在大愛醫生館出現,以生活化的口語,分享專業醫療知識的簡院長,站在堆滿雜物的最前方,打掃過程如同執行醫療專業的認真精神,從到頭至尾,除了媒體訪問時簡短暫停回答問題外,從一樓到三樓的清理,不曾停歇。簡院長表示社會上有許多弱勢族群,醫療對弱勢族群的關懷,永遠是醫療的核心。居家環境需要定期清理,日積月累後就會堆積成難以清理的窘境,人的內心也一樣,長期積累的心靈垃圾也需要經常用法水洗滌。

◎院長囑咐與志工叮嚀

簡院長在離去前,關心阿邦的身體狀況,囑咐慈濟志工協助安排阿邦到臺中慈濟醫院就診,先替阿邦做個健康檢查,希望後續能協助他療癒身心,同時也表示儲物症可以透過身心科的醫療協助,以及藥物治療進一步改善。

阿邦個性隨和,知足惜福,看到這麼多人來關懷與協助,感到很開心!看大家揮汗如雨,也動手一起做。清掃後,慈濟志工與阿邦約定,住家要維持乾淨,未來撿拾到的回收物,送到草屯聯絡處環保站,志工會協助處理或換取現金,並約定到農曆年前,會不定期的來看看住家維持的狀況,阿邦點頭答應。

訪視志工黃秋菊表示,訪視團隊已擬訂阿邦的處遇計畫,首先改善阿邦的居家環境,接著會協助他就醫,再幫助他申請身心障礙手冊,以便獲得社會福利資源。

因為感受到大家的關心,透過「身體外在的清理」與「內在的心靈的淨化」,阿邦心靈的堆積,獲得志工愛的療癒,並將接受醫療專業協助,相信他能夠展開新人生。

圖左 :在堆積滿屋的雜物中,已經完全沒有進出通道,清理的志工們,必須在雜物堆與屋頂的空隙中,努力的平衡身體,站穩腳步開始工作。[攝影者:陳秋燕]
圖右 :屋內堆滿阿邦的回收物及垃圾,所有氣味混雜,堆滿家中一至三樓,影響居家環境。屋內東西久未整理,不僅物品雜亂,更形成陳年髒汙,完全看不到地面。阿邦出入屋內都需要像爬小山一樣,才能進出。[攝影者:陳秋燕]

圖左 :五十六歲的阿邦,十六歲那一年罹患腦膜炎未治癒,致右側手腳無力,以資源回收維生,無力整理環境,草屯慈濟聯絡處關懷個案進行居家打掃,總共動員了草屯聯絡處三十二名來共同清理阿邦的家。[攝影者:陳秋燕]
圖右 :配合醫師節的活動,由簡守信院長帶領兩位副院長以及一級主管和院內醫護同仁,共計二十一人。一大早從臺中出發來到草屯,服務精神令人佩服。[攝影者:陳秋燕]

圖左 :慈濟草屯志工進行關懷個案居家打掃,臺中慈濟醫院院長簡守信帶領院內醫護及行政同仁也來協助,個個賣力整理環境、清除雜物。[攝影者:陳秋燕]
圖右 :阿邦(左)個性隨和,知足惜福,看到這麼多人來關懷與協助,感到很開心,看大家揮汗如雨,也動手一起做,並答應以後會維持家裡的乾淨。[攝影者:陳秋燕]

圖左 :臺中慈院醫護及行政同仁及慈濟志工經過三個小時的打掃,協力清掃出乾淨的環境。[攝影者:陳秋燕]
圖右 :阿邦的前岳母(中),是慈濟草屯聯絡處的環保志工,不忍心阿邦生活如此困頓,通報慈濟協助關懷,前岳母也邀請阿邦一起到環保站做回收工作。[攝影者:陳秋燕]
圖左 :訪視志工黃秋菊(右)表示,訪視團隊已擬訂阿邦的處遇計畫,首先改善阿邦的居家環境,接著會協助他就醫,再幫助他申請身心障礙手冊,以便獲得社會福利資源。[攝影者:陳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