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念資深陪伴 今起同行善愛大道

2023/02/25| ◎沈雅慧/臺南報導
列印
「兩次上臺,終於拿到麥克風,這感覺就像得金鐘獎、金馬獎。」2022年1月受證慈誠,同年年底受證委員,劉簪銘風趣的說出上臺分享感受的心情。

自2020年以來,因為新冠疫情席捲臺灣,防疫不得群聚,慈濟志 工見習培訓改為線上課程,以往社區都會舉辦迎新感恩會介紹新受證的慈誠委員,也因此已經三年沒舉辦。睽違三年,2023年初隨著疫情趨緩,防疫鬆綁,歸仁區於2月25日舉行迎新感恩會,為2020年至2022年三個年度,共二十位新慈誠委員舉辦迎新活動,並介紹新幹部及2023年度培訓、見習志工,活動中邀請六位受證委員代表分享滿滿的心得。

◎昔日嚴師 今日慈祥資深

「我那時候也是胸前貼著英文考卷到男生班走一圈的學生之一。」2022年受證委員的張淑齡談起陪伴她進入慈濟的資深張懿方,其實有一段往事。念歸仁國中時,張淑齡的班導師就是張懿方,張懿方在歸仁國中素有「媽祖婆」的稱號,因為教學嚴格,學生敬畏之餘便給住在媽廟區的張懿方取了這樣的外號。

走過青澀歲月,張淑齡再見老師,已經是近耳順之年,與同班同學結伴去拜訪張懿方。從前因為成績被處罰的往事都成了笑談,知道老師現在成了慈濟委員,有心當志工的張淑齡立即問老師慈濟有什麼活動可以參加?張懿方便邀約她參加社區讀書會,「我就載著老師一起去讀書會,但其實偶爾也會倦怠,但是看到老師年紀這麼大都還這麼精進,就不敢懈怠了。」從前老師用的是教鞭及威嚴,如今嚴師如慈母一般,以身形引領著張淑齡行入人生的另一段學習領域。

對張淑齡而言,慈濟的四大志業、八大法印,都可以從做中學,覺察人生真義。從培訓階段就在親子成長班承擔隊輔,張淑齡很歡喜,除掉寒暑假,每個月一次的活動,讓她深感著重品格教育對成長中的孩子相當有意義,如今受證依然持續在親子班付出。

回想第一次參與為關懷戶清掃,張淑齡就見證慈濟人的動員力及過程中的縝密心思,「一間堆積到幾乎無路可走的房子,在師兄姊合力接龍下,三小時內就清理好,就像在整理自己的家,還為他們做了一些整修,讓他們又再次有一個溫暖的家。」張淑齡十分感動,從此只要有這樣的活動她一定參加。如此有心的張淑齡在身邊的資深委員「有願就有力」的鼓勵下,2022年圓滿受證,她發願接下來要陪伴新的培訓志工,提燈照路。

◎不遠不近 最佳陪伴典範

和張淑齡一樣,楊錦芬從未受證的灰衣時期,就在慈少班當隊輔,然而灰衣一穿就是十多年,「我見習十一次才培訓,這之間有不少因緣不具足的波折。」楊錦芬與慈濟的因緣從證嚴上人籌建醫院就開始,因為同事向她募款,然而也僅此而已,後來公司結束營業,這條線就斷了。直到楊錦芬的二姊加入慈濟大愛媽媽,她鼓勵楊錦芬也來慈濟,並央請認識的志工李秀敏來陪伴,於是才正式展開這段因緣。

2021年受證別上繫著「佛心師志」胸花的那天,楊錦芬忍不住喜極而泣,「我那時候覺得好像等待很久的一個果,終於開花了,到現在我看別人受證別胸花,我自己還會感動。」楊錦芬感恩李秀敏一路不給她壓力,讓她沿途感受心地風光,在適當的時候給她提點與任務,始終不偏離慈濟的愛與善。如今受證,李秀敏讓楊錦芬陪伴新發意的見習志工,從前看著資深的身影,如今也將以同樣的愛來呵護新芽。

受證後楊錦芬除了慈少班,也承擔培育團隊,不同於長長的見習時期及培訓,如今是承擔的開始,她做得很歡喜,因此期望是另一半也能一起同行,但是她要學習李秀敏的陪伴態度,不緊迫盯人,「我先生是護持我做慈濟的,這次土耳其募款他還幫我募,很認同慈濟,只是還要工作,因緣未到。」楊錦芬希望讓自己的快樂能默默感染另一半,就等時機成熟就能心想事成,在那之前她要好好為上人擔起米籮。

◎做就對了 帶來向前勇氣

「穿上這身旗袍覺得肩頭的責任很重啊!」高靜婉從前只想做個快樂的志工,見習多次也不曾想要培訓受證。一直到2019年在資深盧秀風「做就對了!」的鼓勵下才決定培訓,同此時高靜婉也接下歸仁環保教育站廚房烹煮餐點的工作,「剛開始並沒有特別的感覺,一直到中期之後,雖然同樣都是做同樣的工作,可是那種快樂更提升了。」

高靜婉的先生於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發生前半個月往生,因此高靜婉回來與媽媽同住,就在媽媽家看電視無意間轉到「大愛電視臺」,正好播出大愛劇《牽手人生》,描寫中國河南身障人士馬文仲與妻子谷慶玉創辦希望小學的過程,期間慈濟給予協助而完成的感人故事。從此高靜婉跟媽媽就愛上大愛臺,然而疑惑也浮上高靜婉的心頭,「一個佛教團體為什麼可以在國際間蓋那麼多希望小學?」

這個疑問放在心頭一晃眼又過了好多年,2011年1月高靜婉的母親因健康問題要開刀,先生的離世讓高靜婉的痛未曾停歇,她很害怕也失去母親,暗自向上天祈求,「媽媽平安的話,我馬上就到靜思堂捐善款。」沒有停看的大愛臺像是汪洋中的燈塔,指引著高靜婉方向。之後她真來到靜思堂,也遇上吳金柱及盧秀風夫妻,這對此後陪伴她的資深志工。

其實一直以來高靜婉對人性是存在疑問的,因為她經歷過的人性不是那麼善良,「非親非故,只是法親,為什麼能這樣用心而且無私地對待我?」高靜婉的疑惑未解,又遇上香積志工許秋霖完全不藏私的教她,一路手把手帶著她做,就這樣,不用問,愛是唯一的答案。或許受證讓肩頭感受重任,但高靜婉永遠記得盧秀風總鼓勵她,「靜婉,做就對了!」這句話帶給她向前走的勇氣。

◎環保做起 串起慈濟因緣

因為載運環保回收的關係,張榮欽認識了劉簪銘,兩人都有心為清淨在源頭付出,於是2021年張榮欽便邀約劉簪銘一起報名培訓。對張榮欽來說,因為太太張方雅靖投入慈濟的快樂,讓他看在眼裡,從一開始的不解、好奇,直到志工包東川邀約他一起做環保,才終於從中領略太太為什麼忙個不停,卻又那麼歡喜,腳步一刻也不停,張榮欽覺得自己再不加把勁就要被甩得愈來愈遠,於是在包東川進一步的鼓勵下,他拉了劉簪銘一起培訓。

「我很感恩包東川師兄,他總是跟我說,『要甘願做,歡喜受』,有他的陪伴與鼓勵,我學到很多事情,才能知道付出的快樂。」張榮欽笑說受證並不代表他就追上太太了,「還沒追上啦!她跑那麼快,我還必須更精進才行。」有心的先生就這樣追著太太追進慈濟裡。

雖然太太鄧淑月已進入慈濟多年,但是忙於事業的蔡國璋,只想著將來退休後再跟太太一起做慈濟,在那之前他還是努力工作。然而,因緣就因為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原預定要到中國的工作,無法成行,遙望無期。蔡國璋倒也很想得開,就此辦理退休,從此投入慈濟,在吳金柱的接引下從環保做起。

無論是環保、說法傳法、長照關懷據點、讀書會引讀,為PaGamO競賽走入校園,為國家幼苗的教育盡一分心力,加入造血幹細胞關懷團隊,蔡國璋有著豐富的人生歷練,這些對他都不是難事,將用在工作的熱誠轉到志業,他轉換得自然又自在,「慈濟事做不完的,真的要多邀約人進來一起來學習、參與。」

◎迎新迎心 遇逆境心要定

「美哉慈濟人,宇宙為胸襟,海內成知己,天涯若比鄰……我們今天相約在這一刻,聚會在愛的地球村,一起為全世界默默的在祈求,迎向幸福門。」舞臺上三年來受證的慈誠委員,女眾身著旗袍,男眾身穿西裝,個個身形莊嚴,一起以手語演繹〈心願〉。

因為平日需接送孩子上下學,無法參與彩排,劉簪銘只能在臺下專注看著演繹,接連兩年受證慈誠及委員,他分享時笑說:「我的因緣非常殊勝,你們同期可能大概就是六位、七位(同學),我總共有十三位。」

劉簪銘的家族有一些親友都是慈濟人,當初張榮欽邀約他一起培訓,說是陪張榮欽,其實也像是順水推舟。而一旦進來之後,對慈濟有更深入的了解,激發起劉簪銘想為上人募心募愛,擔負更多責任的心。於是2022年接續培訓委員,「進來慈濟這個大家庭,說實話,感動的比我做的還多。」於是劉簪銘將感動化為行動。

對於培訓期間的學習,劉簪銘感恩培育團隊所安排的課程,讓他有更多的收穫,他更感受到,「可能一個人我走得很快,但是一群人我們可以手拉手走得更遠。」

所有受證者今天(2/25)在資深陪伴及社區法親的祝福中,共同攜手同行,就如同志工許清輝特地給予的勉勵:「迎新迎『心』,大家本來就有這分心,清淨的本性,萬法惟心造,只要不執著,遇到逆境也能自在。」他期許大家堅定心念,為人間鋪設善愛之道。

圖左 :張淑齡分享國中的班導師張懿方,從前是嚴師,如今是牽引她走入慈濟的資深陪伴。[攝影者:黃淑玲]
圖右 :蔡國璋(右一)有著豐富的人生歷練,將用在工作的熱誠轉到志業,他轉換得自然又自在,「慈濟事做不完的,真的要多邀約人進來一起來學習、參與。」[攝影者:蔡明典]

圖左 :受證讓肩頭感受重任,但高靜婉(前)永遠記得盧秀風總鼓勵她,「靜婉,做就對了!」這句話帶給她向前走的勇氣。[攝影者:蔡明典]
圖右 :2021年受證慈誠的張榮欽分享,「我很感恩包東川師兄,他總是跟我說,『要甘願做,歡喜受』,有他的陪伴與鼓勵,我學到很多事情,才能知道付出的快樂。」[攝影者:黃淑玲]

圖左 :楊錦芬(中 )感恩資深陪伴李秀敏一路不給她壓力,讓她沿途感受心地風光,在適當的時候給她提點與任務,始終不偏離慈濟的愛與善,她也將以同樣的愛陪伴見習志工。[攝影者:黃淑玲]
圖右 :2022年歸仁區最年輕的受證委員,姊姊蔡欣妤(左)投入活動組團隊,主導迎新的團康,妹妹蔡淳竹則是加入培育團隊,一起為大愛付出。[攝影者:黃淑玲]

圖左 :接連兩年受證慈誠及委員,劉簪銘分享時笑說:「兩次上臺,終於拿到麥克風,這感覺就像得金鐘獎、金馬獎。」[攝影者:蔡明典]
圖右 :報名培訓的高啟東說加入慈濟後,真正感覺到付出的快樂,而且做得非常的歡喜,「原來快樂並不是滿足個人的欲望,而是那分來自無所求的付出。」[攝影者:蔡明典]
圖左 :藉由歡樂的團康活動,法親彼此介紹,讓新成員在輕鬆氣氛中認識大家。[攝影者:蔡明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