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魚專家捨賺錢事業 以環保傳家

2010/05/12 | ◎謝慈芳/台南報導
列印
台南市安平區的李家,原是安平望族、捕魚專家,做出的漁網大受好評,生意興隆。直到李爸爸五十歲,聽聞上人講述地藏經,頓悟捕魚殺業重,決定不再從事捕魚業,且發願茹素,一天內戒掉煙癮,並帶動全家人做環保,十幾年如一日。

十六年如一日,全家人默默付出,低調中堅持著惜福愛物、為善最樂的信念。他們做環保的用心,深受鄰居認同。[攝影者:蘇友祿]
台南市安平區有一戶人家,原是安平的望族、捕魚的專家,做出的漁網大受好評,生意興隆;為什麼這家人要收起賺錢的行業,改做沒錢賺的環保志工呢?六年來,家中陸續有三人因 病往生,他們還會繼續做環保嗎……

病床邊,慈濟志工林淑娟握著環保志工李娜芬的手,輕撫她的額頭:「娜芬!妳要提起正念!觀想著上人!身體只是借住,若是因緣已了就放下,快去快回,再來做個人見人愛的小菩 薩,來當慈濟人,做慈濟事……」語畢,一向灑脫的李娜芬放下病苦,安詳往生。

家中排行老二的李娜芬,得知自己罹患癌症後,便預立遺囑,除留下部分保險金給三位未婚的姊妹,其它捐贈癌友基金會,並囑咐家人為她圓滿慈濟榮董,希望跟慈濟結生生世世的 緣。

望著家中一套套證嚴法師解說佛教經典的錄音帶,李家大姊娜莉說起家人接觸慈濟的因緣:「父母親是台南安平望族,安平人大都靠海維生,父親自十七歲就開始學捕魚、織魚網,他 做的魚網,魚獲量特別多,所以生意很好,我們姊妹從小就會幫忙織魚網。直到聽了上人講述地藏菩薩本願經,改變了我們全家人。」

精通捕魚技術的李父於五十歲時,聽到上人的地藏經開示,頓悟捕魚殺業之重,當下決定不再從事捕魚業,並發願茹素,一天就戒掉幾十年的煙癮,堅定的意志力讓人佩服。

為了彌補過去所造惡業,李家父母把做環保當成使命。剛開始也曾遭人質疑,生活無虞的家庭,為何要從事這種工作?但他們秉持上人環保愛地球又可救人的理念,堅持做下去,直到 因病往生的前幾天,依然用心做環保。

大姊娜莉說:「父親於2004年往生,母親於2008年離世,兩人都沒有受到病苦折磨,這是人生難得的善終!」家中四個姊妹承續父母的志願,白天上班,晚上做環保。

座落於安平區育平路小巷內的慈濟資源回收點,是他們的家,自1994年至今,十六年如一日,全家人默默付出,低調中堅持著惜福愛物、為善最樂的信念。他們做環保的用心,深 受鄰居認同。

李爸爸早期做環保,是每天大清早,去附近營業場所垃圾桶「挖寶」,後來鄰近大樓住戶都會主動送來回收物,數量曾經多到堆滿住家旁空地,每週需要四輛環保車才能載完。近幾年 受景氣影響,撿拾資源回收物的人增多,回收量相對減少。

一直負責載送這個區域的回收物,和李家熟悉如家人的慈濟志工吳國平說:「這是個懂得知福、惜福再造福的人家。」他們整理過的回收物總是清理、分類得最乾淨,免洗餐具、紙 盒、報紙更是像新的一般,周圍也不見螞蟻蚊蟲,更嗅不到任何異味,每次載回環保站,總是讓大家讚歎不已。

李家大門入口處,豎立著一塊工具板,螺絲起子、尖嘴鉗、鑽子等,大多是回收而來,一個個整齊排列著,以前母親挖蚵的工具,如今也用來拆解回收物。

小妹卿珍專心地摺著報紙,一疊疊整整齊齊,就像剛印好,她說:「報紙要折整齊,更要保持乾淨,這樣回收價錢才會高。」她細心地將報紙的訂書針拆下,用磁鐵吸住再回收,每個 動作熟練又順暢。

看著一旁堆疊滿滿等待清洗的回收餐盒,小妹不禁哽咽:「清洗便當盒一直是二姊娜芬的工作!門口的回收物偶爾會被人拿走,她總是笑著說,人家會拿,表示他有需要,就當作跟對 方結緣吧!」

想起剛因病往生的二姊娜芬,三妹卿兒心中雖然不捨,但手邊的整理動作卻從沒停過。她說:「環保工作對我們而言,是一份使命,這些回收物代表的,是鄰居們的愛心。」

大姊娜莉說出姊妹三人的心聲:「雖然短短六年內,我們失去三位至親,但是,我們會繼續做慈濟環保工作,承續父母親與二妹娜芬的心願,不會斷了與慈濟的緣!感恩父母留給我們 這分福報,這是用錢買不到的無價之寶!」

圖左 : 林淑娟師姊呈上同意書,讓李卿兒為二姊娜芬圓滿榮董。[攝影者:蘇友祿]
圖右 : 整齊的工具都是回收來的,其中母親挖蚵的工具也成為拆解的工具。[攝影者:蘇友祿]

圖左 : 他們整理過的回收物總是清理、分類得最乾淨,免洗餐具、紙盒、報紙更是像新的一般。[攝影者:蘇友祿]
圖右 : 滿載的資源回收車,就像載著滿滿的祝福,這是條永不後悔的路,更是牽起與慈濟永續之緣的福地。[攝影者:蘇友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