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池荷花的變化 可知多少

2022/05/17| ◎張如容/雲林報導
列印
踏著碎石小步道,撐傘漫步雨中,陣陣清風徐來,有種沁人心脾的清涼,無比舒暢!走過圍籬,放眼望去,荷花池開了粉色荷花,雨水不斷從荷葉滑落,尚有幾株含苞待放,纖細娉婷的姿態,在雨中優雅地搖曳。

這兒不 是人來人往的觀光景點,是慈濟雲林聯絡處園區一隅,走入這遠離塵囂的地方,可讓人放慢腳步盡情賞景,還有幾許醒腦之感。

因疫情嚴峻,5月15日一堂「雲林聯絡處巡禮」,培育團隊無法帶學員親自走訪,但也不讓大家失望,請人文真善美於5月12日來荷花池畔預錄、採訪湯日芳師兄,希望藉影片引領大家進入園區。

◎自然生態 維持平衡

自從2002年有了雲林聯絡處這塊地,湯日芳就加入開墾行列,可說是一位「元老級」的福田志工。無論造景或照顧花花草草,他用很多心血投入其中,多年來,幾乎天天來園區報到。

這位「護花使者」是培育團隊邀請的首要人選,請他來分享雲林聯絡處「荷花史」;從他的經驗,可以有不一樣的收穫。

走著走著,湯日芳指向荷花池,感嘆說:「現在5月,應是盛開期,因是氣候的關係,荷花沒有盛開;你看,它還含苞,可是葉子就枯萎了。」

少見多怪的我,還看見奇特的地方,直問他:「荷花梗,被一團團粉紅色如葡萄狀的東西附著,那是甚麼?」

「是金寶螺的卵啊。」

「喔!這樣荷花,還能活嗎?」

湯日芳低聲說:「都是採自然生態法,以前,為了讓荷葉健壯、希望荷花盛開,在池中養魚,魚會吃掉小隻金寶螺,金寶螺自然消失。」

「不過,幾年前,池中開始長出一層浮萍,迅速覆蓋池面,養化相當嚴重,結果荷花一株株爛掉,也活不了。」湯日芳無奈地說著。

因為金寶螺吃浮萍為食,若沒有金寶螺,浮萍會快速生成。滿池浮萍更令他傷腦筋,「喔!費很大工夫,把池水放掉,全部淨空,日曬泥土一陣子,再引水注入,讓荷花重生。」

天地造物很奧妙,池畔自然長出翠綠的「銅幣草」遍地蔓延,適應力強,不好拔除;金寶螺會吃浮萍,還會把銅幣草當成食物,就來幫忙除草。所以,目前仍以「自然生態法」維持荷花池。

◎氣候暖化 荷花先知

荷花池的前身,是人家的養鴨池,慈濟基金會第二次購置時,把這裡併入園區。湯日芳規劃荷花池的靈感來自於,「荷花別名蓮花,出汙泥而不染,代表純潔,把養鴨池變成荷花池,讓會眾一來,可以賞心悅目。」

有湯日芳帶大家努力經營,在慈濟四十周年展,已能讓人參訪荷花池,這得天獨厚的環境,另一優點是「就地取材」,到5月浴佛節,可以採荷花來布置浴佛檯。

「這池荷花品種是多瓣,開得很大朵,開花期從3月到7月。」站在鏡頭前,湯日芳有許多「甘苦談」,回想到慈濟五十至五十二周年,那幾年是荷花頂級美麗的巔峰期,令他眉開眼笑。

但是談到近兩、三年,荷花又再慢慢凋萎,他滿心不捨說:「與氣候變化有關係,較難照顧;因暖冬,前年它在冬天開花,到了開花期卻沒開半枝花,似乎已經錯亂!」

十六年來,用心經營的荷花池仍耐不了氣候異常。從環境,荷花已預先感受到氣候變遷的徵兆。也不免令人想起宋代蘇軾:「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的意境。

雖然,人無法勝天,但「人為」因素很重要!湯日芳說:「除了氣候,還要想辦法改進。」

聽了約15分鐘的分享,增長不少見識!這次,賞荷、採訪的同時,讓自己上了一堂寶貴的自然課,茹素十七年的我,心中不斷浮現證嚴上人叮嚀「加素」及「減塑」行動的急迫性。

而平時,在艷陽下,七十三歲的湯日芳做得汗流浹背,粒粒汗珠滴入泥土,那是「日日芬芳的滋味」。對於管理,雖然他有感體力大不如前,但仍期待荷花能年年盛開給大家欣賞。

圖左 :雲林聯絡處荷花池的荷花是多瓣品種,會開得很大朵,開花期從3月到7月。[攝影者:張如容]
圖右 :雲林聯絡處茶軒旁有條碎石小步道,在大樹下,清風徐來沁人心脾,還有幾許醒腦之感。[攝影者:張如容]

圖左 :雲林聯絡處有天獨厚的環境,在慈濟52周年時,可以就地取材荷花來布置,是最大優點。[攝影者:張如容]
圖右 :雲林聯絡處園區種植很多植物、花草,志工湯日芳用很多心血投入其中。[攝影者:張如容]

圖左 :五葉松矗立在清涼地大門前不斷茁壯,至今41歲了,也讓人學習屹立不搖及堅忍不拔的精神。[攝影者:張如容]
圖右 :慈濟52周年時,荷花正是盛開巔峰期,採收來做布置花材;周素華師姊正布置浴佛檯。[攝影者:張如容]

圖左 :雲林聯絡處種植的天門冬綠油油,布置團隊「就地取材」剪來布置浴佛檯。[攝影者:張萬]
圖右 :園區走道旁,湯日芳種植一整排的天門冬,值班志工會利用時間一起照顧;陳絨師姊正在澆水。[攝影者:張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