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耕耘二十年 專書編著歷程

2022/06/02| ◎張如容/雲林報導
列印
慈濟雲林聯絡處二十歲了!出版一本專書,書名《深耕二十布法雲.共善愛灑遍成林》由雲林編輯委員會命名,是一本多元、跨越藩籬接地氣的書籍,適合每一位閱讀者閱讀。

自成立「雲林二十周年專書團隊」起,開始運作 ,帶著證嚴上人的祝福,歷經七個多月的時間,克服許多未能預知的困難,終於順利出版,心中的喜悅,非「三言兩語」可言喻!

現址的雲林聯絡處2002年3月13日啟用。將屆滿二十年之前,於2021年10月8日成立「雲林二十周年專書」團隊;在2022年5月12日出版;5月31日雲林志工回花蓮靜思精舍,由召集人余天助代表呈書一百本給上人與大家結緣。

◎圖文紀錄──留芬芳

在民風純樸的雲林,人文真善美志工不多、培育不易,每每在愛的激勵中僅能淬鍊出極少數的人才,且能兼顧「家業、事業、志業」三業者,更是少之又少。唯有參與其中,才能真實感受艱辛走過的法喜與收穫!

書中,廣納五十八位攝影者、二十二位雲林撰文者的精心作品。攝影者除現有的人文真善美及早期志工、也有已離開、或其他功能補位支援的志工,更有彰化、嘉義志工;而雲林撰文者,一位已往生、二位移居他縣市、有的轉換跑道。

二十年了,並沒有遺忘他們過去的努力與付出,無論如何,也要翻箱倒櫃,敲出他們所留下與文稿相關的照片,這個廣納的數字代表「艱辛與感恩」。因為每一篇報導背後,都是心血結晶;走過的每步腳印,是感動的旋律;流下的每滴汗水,是生命的芬芳。

早期,雲林的人文真善美志工比現在更少,也無現今的科技;後來,文發處(現今文史處)將編輯權限落實社區,鼓勵文字志工踴躍撰寫。從此,雲林大藏經朝向留史為目標,邁步前進,產出作品,現在成為雲林二十年專書的重要資源。由此更加體會「圖文的留史,很重要!」

◎初步作業──定架構

因為沒有出書經驗,誠惶誠恐承擔總編輯,回想兩年前,在陳美羿老師教導下,了解出書程序及架構概念。自己整理思緒之後,提出的構想有「溯源報導、活動報導、事件報導、人物報導」分成十個系列,再加上「上人開示」,共五大主軸。

邀請美編志工李凰琴、排版志工張麗敏,一起討論專書的版面、尺寸、插圖設計,以及字體大小。考慮年長志工的視力,字體不宜太小,才較好閱讀。將構想提議到籌備會,經由編輯委員會評估共識,決定印製「精裝本」一千本。

一開始,編輯委員會希望能在今年3月出版。其實,心裡有感一本精質的專書,還包含廠商印製的工作天,在這麼短時間應是有困難;不過有這時間壓力,反而更要全力以赴。

為了進度,每天如上班族、與電腦為伍,晚餐之後又加班,沒有假日;平時也身兼勤務運作,補位出班或為專書補訪。天天甘願做歡喜受,將專書的編輯工作當成「日常」。這期間,感恩同修余景昇師兄幫忙張羅每天的午齋,一起照顧媽媽。

諸多考量中,還要了解「閱讀者對象」,抱持「客觀立場」盤點雲林聯絡處的志業發展,再延伸五個和氣,以及菩薩的生命故事,一一挑稿。單是挑稿、複製網址,就花了近一個月的時間。

共挑出一百四十二篇大藏經,初步歸類網址;這些,是平時透過雲林三位編輯所公開的文稿。趕快把網址編成表單,分發給各和氣人文真善美幹事,「請各位幫忙將圖文複製在word檔,我才能進行編輯!」感恩大家都如期交作業。

收到這些作業,從中挑稿、併稿,變為一百二十二篇,確定架構,正式列出目錄;若沒做好精準歸類、排序,或半途插入文稿,排版就會發生「牽一髮而動全身」的耗時工程。

◎累積點滴──有脈絡

雖是雲林二十周年專書,但大多的文稿是2010之後,十幾年來所撰寫。更因應時代所需,結合近代史;近代史,也是歷史,每一秒,都是下一秒的歷史,將感動的故事,還有上人的佛法,結集在書本中。

溯源文稿,記錄資深志工緊隨上人篳路藍縷的故事與開創過程,篇幅較長也是可貴之處。可讓後進志工更了解因有資深、前輩們,默默付出、步步踏實的足跡,才有今日蓬勃的雲林。

雲林大事紀年表,在製表中點滴累積;有了年輕志工陳柏亘多次校對,比預期提早完成。從年表溯及合作共善簽約之前的記錄,2012年進行至2019年慈濟在雲林縣境十一所學校,共搭蓋一百三十六間「臨時組合教室」,讓孩子教育不間斷。

「臨時組合教室」眾多大藏經中,挑出具代表性的第一所學校、搭蓋數量最多的學校、最後完成的學校。為何能順利挑出這三篇呢?這與出班企劃、活動訊息的環扣,息息相關;由此可見,一本書的背後,需要眾人的成就。

◎其來有自──十系列

慈善志業方面,雲林偏鄉有許多獨居、隔代教養、弱勢家庭,志工用源源不絕的愛長期陪伴,也為他們清理家園、修繕房子,引導孩子努力向上、向善,各和氣的記錄都很感動。

新芽獎學金的孩子,魏同學的故事很勵志,也記錄得很完整,共併入三篇大藏經,令人看見愛的力量可以扭轉孩子的未來。冬令物資發放,僅有虎尾和氣一篇大藏經,這唯一的記錄,更要列入專書。

為了救血癌病患,骨捐驗血活動在各社區辦得很積極,記錄也不少;從每和氣的文稿中,各挑出一篇具有故事性、啟發性的報導,收錄在專書;除非,當區無大藏經。

從雲林縣的山區到海邊,在天涯海角有一種「愛的遇見」,就是一群慈濟人醫會的醫師、藥師、護理師、後勤志工,如觀世音菩薩出現在病苦處,他們犧牲假日,奉獻心力去義診、往診,為無法走出來的病患拔苦予樂。

上人體悟到「因病而貧,因貧而病,貧病相生」,因此籌建花蓮慈濟醫院。2004年雲林人醫會成立,結合慈善,志工陳春菊、吳村岡帶著團隊將愛的足跡遍及各角落,做貧病患者的依靠,至今有十八年。

雲林教育志業的脈絡,來自於程宗熙師兄舉辦第一次營隊,奠下基礎;教育是一條漫漫長路,再經由教聯會吳金松老師、大愛媽媽林菲瑜灑播善種子用心耕耘的故事,不流於說教、沒有寫口號,真實的故事是美麗的篇章。

環保志業,在2010年雲林人文真善美啟動「環保二十」溯源記錄,到了「環保三十」再深入報導各環保站緣起,各站克難的過程都令人感動;環保志工的溫馨故事、愛護地球的行動,給了很多良善的帶動。

十系列中,每章節的人物故事(含環保志工),都是由組隊於歲末祝福所推薦的人品典範,透過故事接引人間菩薩;也藉由本書,緬懷往生志工早期開疆闢土的菩薩精神。

〈內修慧命系列〉也很精彩,志工在法脈精進、在宗門力行。充實慧命、用法行經;更以恆常之愛,愛法親,讓法親不悔走慈濟路。有些和氣未撰寫法親關懷,就編輯圖片來補文字之不足,一樣很溫馨。

很多人受九二一感召,猶如「菩薩從地涌出」加入慈濟;還有志工在水災中送熱食,給鄉親依靠,成了安定的力量;更因「一包水泥一分愛,一噸鋼筋一世情」護持大林建院,有了「田中央的大醫院」,都結集在〈體悟莫忘系列〉。

2020年大林慈院滿二十年,由人文室推薦從大林慈院興建鋪設連鎖磚、美綠化時,就投入的志工。他們與病患、醫護間的有趣對話,成為美好回憶。有幾位志工做到現在已八十多歲,還發揮生命價值,值得大家讚歎。但是一本書的篇幅、字數總是有限,仍有許多典範故事,無法一一刊載!

COVID-19疫情,成為這時代的災疫、全球人類的傳染病,因應防疫,上人提倡「素食是靈方妙藥」,雲林志工響應上人的呼籲、用心推素,製做素食便當為醫護們加油打氣,是一個重要的歷史階段。

第十系列〈師徒有約〉,上人開創慈濟世界,一生無量,弟子們珍惜師徒因緣,在溫馨座談與上人雲端相會,從書中再次體會上人為雲林弟子專屬的殷殷叮嚀。

結集這十個系列,跳脫一般按日期排列方式,也因參與活動、編輯中,那分善已種入心田,在腦海留下深刻記憶。文稿中的人物年齡,以當時的年份為主,因此每篇標題下方皆註明報導日期。

◎為了更好──有變化

挑圖方面,以解析度、畫素、構圖為主要考量;由於每篇報導的長短不一樣,因此使用圖片的數量也不同,仍盡量做到圖文並茂。找早期的原始圖較困難、費時,感恩張萬師兄隨時協助,使得作業更順利。

原本預估三百二十八頁,一篇報導使用一張圖。愈做愈覺得「這樣圖太少,很可惜!」圖像不僅能給人加深印象,更有價值,就改為「一稿多圖」,也成為本書的特色。

圖檔佔空間、佔頁數,於是超出原本預估頁數,最後完成六百三十頁,工程著實浩大。二十年的因緣很難得,只要把握了再困難都值得!超出近一倍之多,內容更豐富。感恩背後有美編、排版不厭其煩的配合與用心。

超出的部分,開會取得共識後持續進行,感恩有編輯委員會、榮董團隊、有心人士追加經費護持。也因增加頁數,更來不及3月出版,改延到4 月15 日之前出版。

來到4 月遇清明節連假、進入梅雨季節,印刷商希望有品質交貨,印刷之後需等待油墨完全晾乾,若為趕時間,圖片及文字會產生背印。這期間,關係著天氣,仍是含著不確定因素。歷經二十年的因緣,既然要做,就做到精緻,有永久保存的價值,最後敲定5月12日出版。

◎問心無愧──踏實做

文字校對,分三個階段,前期、中期、後期。將排版的電子檔交「文字校對」團隊,做校對。雖然大家不是專家,但不怕不會、不怕錯、不怕慢;只怕沒進步、只怕無體悟。有疏漏之處,勇於面對、檢討,再提升專業素質。

這條路是踏實走過,努力過後,還未能做到盡善盡美,至少要問心無愧!做中體會了「赤子之心、駱駝的耐力、獅子的勇猛心」因而更要堅定一念初發心;提醒自己莫讓手中這支筆,在無形中乾涸了!

最後,本書的版權頁加列「資料/查找協助」欄位,期許雲林人文真善美志工永續「倫理」美德,莫忘前輩們的來時路、珍惜資源,以「感恩心」一代傳一代。

無論在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藉由這本書再度引領我們緊緊跟隨上人腳步,更往前開拓雲林的菩薩大道!期待接到專書的閱讀者,都能充滿法喜、歡喜閱讀,衷心祝福雲林有無數個二十年。

圖左 :雲林聯絡處二十周年專書,書名《深耕二十布法雲.共善愛灑遍成林》是一本多元報導的書籍,很適合每一位閱讀。[攝影者:張如容]
圖右 :志工李凰琴美編製圖,標出雲林慈濟各聯絡處、聯絡點、環保教育站、靜思書軒、斗六慈院等所在地,可方便需要的會眾前往。[攝影者:張如容]

圖左 :2012年進行至2019年,慈濟在雲林縣境十一所學校,搭蓋一百三十六間「臨時組合教室」,點滴的記錄都有其脈絡。[攝影者:張如容]
圖右 :編輯後,文字校對分三個階段,前期、中期、後期。從電子檔校對後,再註記在實體本,交給排版帶回去做修改。[攝影者:張如容]

圖左 :一千本專書,於5月19日運抵雲林聯絡處。斗六和氣隊長陳添益帶隊於5月21日下午拆箱進行清消。[攝影者:張如容]
圖右 :斗六志工林純真(左)、劉勝榮(中)、洪奇達(右)於5月21日下午,為每一本書清消;消毒噴霧機由總務同仁林雨璇提供;這本專書有很多人的愛![攝影者:張如容]

圖左 :雲林聯絡處二十周年專書,歷經七個多月終於2022年5月12日出版,由召集人余天助師兄代表呈書。[攝影者:張如容]
圖右 :雲林二十周年專書封面圖。盤點雲林聯絡處價值、領受師志─拉長情擴大愛、寶處在近,願景圓明。[攝影者:張萬]
圖左 :兩位專業志工,美編李凰琴(左)、排版張麗敏(右),一起討論專書的樣式、版面設計、尺寸等。[攝影者:張如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