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荒度日很知足 捐回收物護大地

2010/04/06 | ◎鄧寶珠/澎湖報導
列印
今天(4/6)驅車經過馬公通往漁翁島唯一的要道「跨海大橋」,要採訪一位騎著特製的鐵馬,穿梭於鄉間小路載回收物資的環保菩薩──呂金票師姊,還有與她一同做環保的好夥伴。她們懷著無私的熱情與愛心,為這片土地付出,也感動許多村民一起共襄盛舉,一同為優質地球的願景加油。

呂金票師姊從七年前(2003)與做環保的同伴們商議後,一致同意化小愛為大愛,把可賣錢的回收改捐給慈濟,懂得克勤克儉,又主動加入捐功德款的會員,真是一位捨得付出的「貧中之富」菩薩。[攝影者:鄧寶珠]
能幫助別人,能為社會盡一份力,即使一點一滴都有大用;因為有一份心,就有一份力量,發揮生命的功能,利益一切眾生就會覺得生命更踏實、更有意義,此即幸福感。 今天(4/6)驅車經過馬公通往漁翁島唯一要道「跨海大橋」,要採訪一位騎著特製的鐵馬,穿梭於鄉間小路載回收物資的環保菩薩──呂金票師姊。

六十二歲的金票師姊家住西嶼鄉池東村,早期從事殯葬業,不敵同業的激烈競爭,讓她萌生退休安養晚年的念頭。由於家境並不富裕,因而撿拾回收物賣錢賺生活費,省吃儉用,知足 地過日子;看到大愛台的節目,才知道原來做環保可以救地球,心想如果自己生活過得去,又能幫助苦難人,這樣也不錯啊! 所以從七年前(2003)與做環保的同伴們商議後,一致同意化小愛為大愛,把可賣錢的回收物改捐給慈濟,懂得克勤克儉,又主動加入捐功德款的會員,真是一位捨得付出的「貧 中之富」菩薩。 師姊家門口的大榕樹下,就是她和好厝邊們一起做回收的場所,剛開始都是出外邊走邊撿瓶罐,當作是在運動,做好事的動機就這麼一傳十、十傳百的傳遍小漁村。

村民們樂於共襄盛舉,從台東遠嫁澎湖已經二十八年的洪月玉女士,與先生把門前的一塊荒蕪的田地,經過除草整地後,種植蔬菜,並擺放幾個黑色大籃子提供鄰居們存福氣,真是延 長物命的最佳代言人。

月玉帶著原住民(卑南族)的口音和志工分享:「以往這些回收都隨著一般垃圾丟棄,後來得知社區裡有一位大姊在做慈濟的環保志工,從此只要有回收就會撥電話請師姊載回。」一 雙做美髮的手變成做環保的手,熱心、愛心、無私的心,很有默契的連成一條互相感恩的熱線。 金票師姊如拚命三郎的騎著鐵馬來回跑了三趟才結束,緊接著前往西嶼鄉郵局的儲藏室,原來這是新開發的環保回收點;兩年前(2008)透過郵局清潔工的介紹,告知郵局:「師 姊是慈濟的環保志工。」郵局才答應爾後報廢的紙張,就交由師姊處理。

有兩名好心的郵差張富雄、顏正信先生,常常利用派班的空檔把一箱箱的回收幫忙載到環保站。任職郵局十九年的顏正信,是金票師姊從小看著長大的在地年輕人,看到阿嬤級的長者 盡心盡力的維護地球環境,深受感動的他,把心動化為行動,號召同事們一起做環保回收。

聽到志工一聲聲的「感恩有你們真好」,顏先生不好意思得說著:「幫忙載回收是想減輕師姊的工作量,只是舉手之勞的事,能為地球盡一份心力是歡喜的。」 鍾秋玉和顏金玉是師姊的「老戰友」,每天早上都會到環保站報到,一起做環保、一起話家常。身邊帶著小孫子的金玉阿嬤,一臉慈祥的笑容,很仔細地將保特瓶、硬膠、鋁罐分門別 類,不時還會教導秋玉阿嬤正確分類,一點也不輸給專業的環保志工,連一旁的小孫子也拿著保特瓶加入志工的行列。

金玉阿嬤訴說著:「起先大家相招(台語)撿回收都是賣錢,直到幾年前師姊提議要把回收捐給慈濟,我們都覺得這樣做事很有意義,所以現在都把做環保當作是在運動,大家也都做 得足歡喜(台語)。」 這一段感人肺腑、付出無所求的真實故事,主角有:減少探足跡騎鐵馬載回收的金票師姊;將做美髮的手變成做環保的手的洪月玉女士;能為地球盡一份心力是歡喜的張富雄、顏正信 先生;把做環保當運動的鍾秋玉阿嬤和顏金玉師姊。越是深入記錄,心中就如沸騰的水,除了感動還有感恩,讓大家一同為優質地球願景加油吧!

圖左 : 從台東縣遠嫁做澎湖媳婦已經二十八年的洪月玉,一雙做美髮的手變成做環保的手,熱心、愛心、無私的心,很有默契的連成一條互相感恩的熱線。[攝影者:鄧寶珠]
圖右 : 呂金票師姊節能減碳騎鐵馬載回收。[攝影者:鄧寶珠]

圖左 : 顏正信先生,常常利用派班的空檔,把一箱箱的回收幫忙載到環保站,他表示幫忙減輕師姊的工作量,只是舉手之勞的事,能為地球盡一份心力是歡喜的。[攝影者:鄧寶珠]
圖右 : 鍾秋玉和顏金玉是師姊的「老戰友」,每天早上都會到環保站報到,一起做環保、一起話家常。她們都覺得這樣做事很有意義的,所以現在都把做環保當作是在運動,大家也都做得很歡喜。[攝影者:鄧寶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