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祈福結合素食小夜市 邀民眾體驗

2022/11/19| ◎張玉美,藍明姮/桃園報導
列印
2022年11月19日、20日慈濟中壢園區一連舉辦四場次社區歲末祝福,許多民眾扶老攜幼前來參加這個一年一度的盛會。今年的活動和往常不太一樣,會場改為圓桌座談方式,場外除了大愛一條街的靜思文物展售、書畫 區之外,特別在草坪區規劃蔬食市集推廣素食,希望吸引更多人加入素食行列。

為了讓參加歲末祝福的社區民眾品嚐各式素食小吃,主辦志工林世聰用心邀請北、中、南區熱門的蔬食行動攤車,包括目前網路最夯的「素食小夜市」、「初蔬食。蔬遊記」、以及在地美食前來設攤,市集從中午延續到晚上,總計第一天有十五個攤位、第二天有二十五個攤位。

蔬食創意美食的魅力,從餐車前大排長龍的人潮即可看出,許多年輕人因為好奇而來嚐鮮,一試成主顧。徐穎蓁說自己是「素食小夜市」的忠實鐵粉,只要他們有來,就一定會跟。平常不太吃肉的她說,吃素身體比較輕盈,不會有負擔,而且可以不殺生。

徐穎蓁自備玻璃盒,排隊等著買油飯,她說:「其實塑膠袋和紙容器真的使用太多,自己帶環保餐具可以減少垃圾,而且回去洗一洗就能重複使用,對地球也是比較好。」

在科技業上班的謝裕成,帶著妻子兒女一家四口前來參加活動,平常無肉不歡的他,接連點了蚵仔煎、酥炸魷魚、麻辣臭豆腐和滷味,一家人吃得津津有味,他意猶未盡地說:「真的還蠻好吃的耶!都吃不出來是素的。」其實素魷魚是用杏鮑菇和金針菇油炸的,蚵仔煎則是用草菇取代蚵仔,豆皮取代雞蛋,再淋上獨門醬料,口感毫不遜色,完全顛覆大家對素食的傳統印象。」

◎團隊資源共享 推素力量大

曹寶云和林冠良都是年輕人,有著相同的理念就是推素。曹寶云吃素六年,從事素食產業之後,心裡一直有個使命告訴她:「我應該去推廣素食。」三年前成立「初蔬食。蔬遊記」,開始邀集攤商加入市集,她說:「剛開始只單純地想把美食分享給更多人,因為攤商在行銷推廣上較困難,希望大家共享資源,一起打拼,把美食推廣出去,素食不是傳統的豆乾、豆皮、金針菇而已,還可以做出很不同的料理。」

從小就吃素的林冠良一年前加入「初蔬食」行列,工作之餘就去當志工,陪伴攤商全省跑市集,同時也到各地素食餐廳用餐,再寫文分享,更新網路素食資訊,讓資源共享。林冠良說:「其實葷素吃起來口感一樣,可以不殺生做成素的,也算是在做善事。」二個年輕人本著善業、不殺生的理念,一步一腳印,他們說會堅持下去。

劉春玲是「素食小夜市」攤商之一,今年918玉里大地震時,她和先生開著行動餐車上山,為災民和救災人員煮熱食四天,送上暖心又暖胃的湯飯。熱心開朗的劉春玲吃素三、四十年,從十多年前開始推素,她的廚藝精湛,輕鬆就能煮出一桌好吃的素菜,再請一推好友到家裡品嚐,也曾開班教人做素食料理,漸漸地好朋友開始吃素或賣素食。

「妙緣東山ㄚ頭」是劉春玲的自創品牌,獨特的素食料理,在高雄地區頗受歡迎,為了讓更多人品嚐不同的蔬食口味,吸引更多年輕人吃素,決定加入「素食小夜市」。她說:「現在的素食和以往已經不太一樣,透過行動餐車可以讓更多人享用素食佳餚,一台有一台的力量,素食餐車靠著團體的力量,一口因緣一口素,如果他們能吃到這一頓素食,就可以救更多的動物。」

「珍巧麻辣臭豆腐」也是「素食小夜市」的攤商,老闆蔡美惠原本在台北經營麵食館二十二年,後來因為信佛開始吃素,決定不再做葷食傷害眾生。她用了八年的時間由葷轉素,終於在三年前轉素成功,她說最大的助緣是因為媽媽生病,希望透過推素把功德迴向給媽媽,讓她恢復健康。

提到轉素的艱辛過程,蔡美惠說:「我們就從多一樣素食就拿掉一樣葷食,一直到全部改做素食,很多葷食客人因為我們轉素也跟著一起接受素食,我們藉由水餃、麻辣臭豆腐、香菇榨醬麵等帶動他們吃素,他們都很願意嘗試,接受度很好,到現在他們都還是跟著我們吃素。希望我們的用心,讓還沒吃素的客人能接受素食,不排斥吃素。」

◎多吃蔬食 健康看得見

在蔬食嘉年華區,有個攤位擺滿綠油油的新鮮蔬菜特別顯眼,來自蘆竹的「源鮮智慧農場」,在志工的邀約下前來參加素食推廣活動。因為公司創辦人先前罹患肝腫瘤,透過生機飲食,五個月後奇蹟似地重拾健康,他發願本著農家子弟的精神,發展科技農場,希望種植安全純淨的蔬菜,帶給更多人健康。

陳贊文專員拿起一包青菜,一邊說明農場的水耕蔬菜沒有農藥、重金屬和寄生蟲卵,只要稍微洗一下就能生吃,一邊邀請會眾試吃新鮮的萵苣,他說:「希望透過慈濟這個義賣活動,大家一起來吃素,多吃蔬菜身體更健康。」

住在龍潭的吳昇富在媽媽和慈濟志工的陪伴下,坐遊覽車來到中壢園區,這是他兩年多來第一次出門,參加大型活動社區歲末祝福。原本體重兩百八十公斤的他,無法站立,生活也無法自理,透過臺北慈院的減重管理,改變飲食,一天吃兩餐,燕麥片加上蔬菜和蛋類,兩年來體重減少將近一半,目前是一百五十八公斤。他很開心終於可以行動自如地出門參加活動了。

他走到蔬食推廣區,認真看著蔬食海報,志工張玉珍為他解說紅綠燈食物,「蛋糕、油炸物是紅燈、綠燈、黃燈哪一種食物?」吳昇富不假思索地舉紅牌,張玉珍說:「答對了!是紅燈食物,代表對身體不好的食物,盡量少吃。」

吳昇富分享自己減重靠的就是吃蔬食,現在的他一點都不想吃葷食,就算弟妹在旁邊吃炸雞也誘惑不了他。他能減重除了毅力和堅持,最感謝的是媽媽的督促和用心,每天煮蔬食麥片給他吃,甚至媽媽也跟著他吃,瘦了好幾公斤。

吳媽媽看到兒子可以上下樓梯,行動自如非常高興,更期望他能減到一百公斤。母子二人開心地走在歲末祝福會場外,高大肥胖的身影顯得很突出,但相信再過不久,他會是標準身材的健康型男呢!

圖左 :022年11月19日、20日慈濟中壢園區一連舉辦四場次社區歲末祝福,為了推廣素食,特別在草坪區規劃蔬食市集,希望吸引更多人加入素食行列。[攝影者:温勝雄]
圖右 :蔬食創意美食的魅力,從餐車前大排長龍的人潮即可看出,許多年輕人因為好奇而來嚐鮮,一試成主顧。[攝影者:丘亭]

圖左 :徐穎蓁(右一)自備玻璃盒,排隊等著買油飯,她說:「其實塑膠袋和紙容器真的使用太多,自己帶環保餐具可以減少垃圾,而且回去洗一洗就能重複使用,對地球也是比較好。」[攝影者:張玉美]
圖右 :曹寶云和林冠良有著相同的理念就是推素,三年前成立「初蔬食。蔬遊記」,開始邀集攤商加入市集。因為攤商在行銷推廣上較困難,希望大家共享資源,一起打拼,把美食推廣出去。[攝影者:黃國欽]

圖左 :攤商劉春玲吃素多年,從十多年前開始推素,她說:「透過行動餐車可以讓更多人享用素食佳餚,一台有一台的力量,素食餐車靠著團體的力量,一口因緣一口素,如果他們能吃到這一頓素食,就可以救更多的動物。」[攝影者:陳文宗]
圖右 :攤商蔡美惠原本在台北經營麵食館二十二年,後來因為信佛開始吃素,決定不再做葷食傷害眾生。她用了八年的時間由葷轉素,終於在三年前轉素成功。[攝影者:黃國欽]

圖左 :吳昇富(中)在新店慈濟醫院協助減重下,從兩百八十公斤到目前一百五十八公斤,終於可以步出家門,第一次參加大型活動社區歲末祝福,非常高興,兩年多來慈濟醫護及志工對他的愛,他更是感恩在心。[攝影者:丘亭]
圖右 :吳昇富走到蔬食推廣區,認真看著蔬食海報,志工張玉珍為他解說紅綠燈食物,她說:「紅燈食物代表對身體不好的食物,盡量少吃。」[攝影者:黃國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