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而「美」的環保站

2023/01/05| ◎陳怡霖/桃園報導
列印
位於平鎮的正義環保站,2003年從一塊聯名土地上的貨櫃屋開始成立,七年後被地主收回。環保志工商請附近幾個里的里長,幫忙另覓福地,找尋時間將近一年。終於在2012年,搬遷到現在的位置,雖然不大,但志工們 都非常珍惜。在找尋環保點近一年當中,環保志工的腳步也從未停歇,持續在志工家的庭院做資源的分類與回收。

「我們非常歡喜有這樣的一塊地方,來讓我們做環保。環保站的點雖然是非常小,但是我們想方設法在圍牆旁邊、在土地公廟旁的走道,就地做環保,只要有心有願就有力,共同來發揮生命的良能。」慈濟志工邱秀鳳,在12月19日上午,桃園靜思堂舉辦的「環保志工溫馨座談」,把握機會,向上人報告正義環保站的緣起。

◎因禍得福 踏入善門

林光照與邱秀鳳這對夫妻,用心護持環保站長達二十三年之久,他們與慈濟的因緣,似乎冥冥之中早已注定。1998年的時候,邱秀鳳發生一起嚴重車禍,車子全毀人卻幸運地毫髮無傷,但當下的衝擊,造成她的心,終日惶惶不安。

為安撫自己不安的心,邱秀鳳便與先生商量,想找一個宗教團體來寄託。未料林光照非但沒有阻止,還直接建議她參加慈濟,就因為這個意外,讓邱秀鳳因禍得福,得以走進慈濟大家庭。

「他看到我這麼投入,做得那麼歡喜,就叫我先去受證,家裡的事情有他一手包辦,就這樣子,弟子只要上班還有做慈濟就可以了。」邱秀鳳說著,對先生的支持她充滿感恩。從1999年邱秀鳳開始加入慈濟,時值土耳其大地震,後來沒多久又發生921大地震,看到慈濟人蓋大愛屋及承接希望工程,林光照也歡喜參與。

◎病痛來磨 加深信念

身材壯碩的林光照,在一次身體檢查,發現得了大腸癌。報告出來的當下,他向邱秀鳳叮囑了許多話,似乎在交代後事,所幸經過治療後找回了健康。出院時醫生囑咐他要休息一個月,不能搬重物,可是林光照休息十五天就跑回去做環保。

事隔三年以後,一天林光照在做環保的時候,突然臉色發白直冒冷汗。「當時我們趕快回去梳洗,因為那時候剛好五點多,怕塞車。我們騎著摩托車,他忍著痛,就到醫院去掛急診,檢查出來是膽結石,就立刻動手術把膽拿掉,所以師兄沒有『膽』」邱秀鳳描述著林光照第二次就醫的情形。

因為兩次的手術,讓林光照體會到生命的無常、健康的可貴,所以對做環保這件事,更是把握當下,堅持做了二十三年,始終如一。因為環保站的志工只有兩位男眾,其他都是年紀比較大的老菩薩,所以林光照在環保站,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

林光照在環保站,除了搬回收物上下車、隨車之外,他更將環保站打造成一個風雨無阻的的地方,讓志工能夠安心地在環保站付出。他也非常風趣幽默,只要有他在,總能逗得志工們開懷大笑,讓大家一邊做,一邊歡樂滿滿。

◎兩個不忍心 發揮生命良能

「感恩上人創造慈濟世界,讓我有善盡社會責任的一個平臺,也感恩我的父母,賜給我一個強碩的體格,和容易被激發的良善之心。我之所以能堅持做環保二十三年,歸功於『兩個不忍心』。」林光照娓娓道出自己的初發心。

1999年,夫妻倆開始了環保人生。2003年邱秀鳳說她想開一個雜貨店,名字叫做「環保站」,「我心想,妳為志業而付出,我為家業而打拼,應該也沒什麼關係,所以隨喜讚歎,默認默許的。」林光照回憶道。

一段時間邱秀鳳經常在林光照面前打電話,找尋環保志工,講說沒有人搬啊!沒有人上、下車(載資源)。林光照心想太太可能想向他求助,但是說不出口,因為他當時忙著家業。

「在往後的環保日,我因為於心不忍,就一定會出現在環保站。一段期間過後,她可能知道我的用心,所以常常在環保日的時候,跟我提出要求。從此她把我認為,是環保站的一個重點人物,嚴加看管,這是我的第一個不忍」。林光照這樣說。

「師兄這個很重,你可以幫我翻一下嗎?這個很高,你可以幫我拿一下嗎?」林光照做環保的同時,常常會遇到一些老菩薩跟他這樣說。「老菩薩的付出看在眼裡,我能夠不做嗎?最後他們還會加一句,『有你真好』!」這一句句「有你真好」,時時觸動林光照的內心,造就了他第二個不忍心。

意想不到的是邱秀鳳的雜貨店,一開就是二十多年,林光照感恩地說:「二十三年來做環保,變成我一生中重要使命。一個人擺在正確的地方,必定能發揮生命的良能,就是最幸運的人了。」

◎塑膠達人 分辨高手

慈濟志工施惠成及施劉招英夫妻,風雨無阻地做環保十多年,他們的精進更是令人豎起大拇指。施惠成於2009年投入做環保,當時他已經八十二歲。

在九十歲那年,施惠成鼓勵林光照出來培訓,他說:「如果你出來培訓,我一定陪你,陪你去上培訓課,陪你給上人祝福。」可是他說出口了以後,又擔心自己,不知道能不能活到那麼久。

2019年施惠成不小心跌倒,身體開始走下坡,在2022年11月16號,圓滿此生,享年九十五歲。施惠成和施劉招英,也是塑膠材料的分類高手,塑膠袋經由他們的手一摸,就能分辨是什麼類別,是PE或是PP。

◎愛環保的心 從昏迷中醒來

邱秀鳳分享一段施惠成的小故事。有一次施惠成走樓梯的時候,不小心在樓梯間暈倒,他的兒子非常緊張,叫也叫不醒,就大聲叫道:「媽媽趕快來啊!,爸爸在這邊暈倒了。」

結果太太施劉招英非常著急,但她急中生智,就跟施惠成講:「師兄!師兄!趕快起來做環保,環保這麼缺人,你還躺在這邊。」結果連說了三次,施惠成昏迷之中,好像能聽到太太的呼喚,於是就突然醒過來,爬起來之後好像沒事一樣。

「所以做環保的那一念心,已經深深深入到惠成師兄的心,已經入心、入髓,入到他的八識田中,一生一世只想著做環保這一件事情。」邱秀鳳讚嘆地說。

未成佛前,要先結好人緣,施惠成健康的時候,常常帶著太太去關懷法親。他自己非常節省,可是去法親家的時候,買的禮物卻是非常地厚重。所以在他生病的這段期間,非常多的法親,也去關懷與祝福他。「在寒流來襲,在做完環保,我們都會想要去看一看,兩位老人家是不是有穿暖、有吃飽,所以那一份法親之愛,常常都是讓我們彼此的心,都覺得很溫暖。」邱秀鳳回想當時的情景。

◎助親沐浴 四道人生

施惠成在病危的期間,他的大兒子從大陸回來,以前有照顧父母親經驗的慈濟志工楊佳琦,就跟他兒子建議,在父親有生之年要盡孝道,可以的話,要幫父親沐浴。孝順的兒子聽從師姊的建議,幫父親梳洗完以後,父子臉上展露出感恩彼此的微笑。

在施惠成頭腦比較清醒的時候,楊佳琦再度引導他的家人,對彼此說出「四道人生」—「道謝、道愛、道歉、道別」,讓彼此無悔,為這一世同為一家人,說出彼此的感恩。

法親從施惠成生病,到告別式的這一段時間,一直都在,陪伴到最後。他的家人無不感受到慈濟人的愛,也回贈滿滿的感恩之意。

上人聽了很感動地說:「算很有福。」

◎張臂相迎 不畏世俗眼光

七十三歲的施劉招英也向上人訴說:「我師兄是克勤克儉,從來不麻煩人家的,那個時候我們兒子,從大陸回來陪伴他兩個月。然後兒子就有講,爸爸你捨報的時候,我給你燒很多紙錢。」因為兒子誤聽人言說燒紙錢,可以讓家人到另一個世界後會很富有。

施惠成很有智慧,跟兒子說:「師父有講過,現在地球暖化,師父要做的事情,我們都一直在做」,並交代兒子不要燒給他一張半紙。孝順的兒子,就把買紙錢的錢全部省下來,投入弘法利生。

「有一天我去(醫院)探望我師兄的時候,我在師兄耳邊講:『師兄,我們過兩天園區有歲末祝福,你好好在這裡休息』,後來我趕去做環保,做完了回到家裡,就接到女兒的電話,說爸爸已經捨報了,我也心裡很難過。」未能見到先生最後一面,施劉招英非常地懊惱。

「聽人家說,家裡有捨報的人,不能去人家家裡。告別式完第二天,我出去做環保,我不敢進去,我就問師兄師姊:『我可不可以進來做?』師兄師姊異口同聲地說:『妳當然可以進來!』我當下眼淚都掉出來了。」施劉招英感恩環保站的師兄師姊,對她的接納與同理。

現在每一個禮拜天,施劉招英的兒子,會從大陸打電話問她,有沒有去做環保。「我以後把我師兄那一份也要做,感恩上人,感恩法親這三年來的關懷,以及滿滿的愛,感恩上人。」

上人慈悲地說:「讚歎妳,勇敢又有智慧,這樣對了,要投入環保。」

◎有溫度的電話簿 滿滿的法親情

眼尖的邱秀鳳到施惠成家關懷的時候,看到他在家裡的白板上,寫滿了密密麻麻的電話,還有畫圓圈圈等。她就意會到,師兄是希望他走了以後,招英師姊能學會打電話。

看到他的需求,組隊就做了一本電話簿,後來因為使用多年有破損,相片也變得模糊。最近組隊又重新製做一本新的電話簿,希望現在獨居的施劉招英,能夠看得懂、會打電話。組隊並透過持續地陪伴與關懷,讓她有愛不孤單,共同珍惜在慈濟的法親之緣。

「上人殷殷叮嚀,我們弟子在社區要『老的要顧,少年的要箍』,所以對年長的師兄師姊,我們都會多一份的關懷、疼惜與照顧,珍惜這麼多年來的法親之緣。』邱秀鳳最後,懇請上人放心。

克難的場地,聚集了一群有愛的人,不分彼此互敬互愛。有了上人的法,及一分為眾生、為地球付出的共同信念,變得比親人還親。慈濟世界裡,處處有溫暖,到處是溫馨,誠如邱秀鳳說的:「感恩上人,感恩有慈濟,我們因為慈濟而認識、而結緣。年紀越大,越覺得有慈濟真好,因為慈濟永遠不會要我們『退休』。」

圖左 :林光照感恩上人,自己做環保二十三年,變成一生中最重要使命,覺得自己是最幸運的人。[攝影者:陳怡霖]
圖右 :邱秀鳳向上人感恩有慈濟,大家因為慈濟而認識、而結緣。年紀越大,越覺得有慈濟真好,因為慈濟永遠不會要她們「退休」。[攝影者:陳怡霖]

圖左 :「我以後把我師兄那一份也要做,感恩上人,感恩法親這三年來的關懷,以及滿滿的愛。」施劉招英把握因緣,向上人發願。[攝影者:陳怡霖]
圖右 :正義環保站雖然很小,但是志工們想方設法,在圍牆旁邊、土地公廟旁的走道上,就地做環保。[攝影者:邱秀鳳]

圖左 :因為環保站的志工只有兩位男眾,其他都是年紀比較大的老菩薩,所以林光照在環保站,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攝影者:邱秀鳳]
圖右 :施惠成(右)和施劉招英,是塑膠材料的分類高手,塑膠袋經由他們的手一摸,就能分辨是什麼類別,是PE或是PP。[攝影者:邱秀鳳]

圖左 :未成佛前,要先結好人緣,施惠成健康的時候,常常帶著太太去關懷法親。所以在他生病的這段期間,非常多的法親,也去關懷與祝福他。[攝影者:邱秀鳳]
圖右 :聽從師姊的建議,施惠成的兒子在幫父親梳洗完之後,臉上展露出感恩彼此的微笑。[攝影者:楊佳琦]
圖左 :組隊又重新幫施劉招英,製做一本新的電話簿,讓現在獨居的她,可以看得懂、會打電話。[攝影者:邱秀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