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孩子進宗門 承續家風
2011-12-22 | 曾美姬不喜受束縛 兜了一圈回到大愛臺
大愛電視臺攝影記者邱品豪,二十多年來陸續參與過很多慈濟活動,慈濟等於是他生活的一部份。在多次跟隨慈濟志工賬災的採訪經驗中,最有感受的還是海外的賑災活動:「因為在海外,經常會遇到不同種族、宗教的人,常常上演阿彌陀佛 v.s 耶穌的有趣畫面,但是大愛是最後共同的答案,在海外語言不通的情況下,這是唯一共同的語言,也是我參與過幾次國際賑災最感動的地方。」
邱品豪出生在屏東市,小學四年級搬到臺北。銘傳大學大眾傳播系畢業後,曾任職於臺北分會影視組,之後在大愛臺工作過兩年,再到美國紐奧良大學取得電影碩士。取得碩士學位之後,在美國洛杉磯東森電視臺擔任特派員。兩年後,在慈濟美國總會的影視組擔任了四年的職務。
因為家庭因素,2009年中舉家遷回臺灣,回到暌違十年的大愛臺:「兜了一圈,還是回到志業體,在大愛臺重新開始。」
母親羅美金是二十多年的慈濟志工,邱品豪今年才要受證慈誠,他說:「其實很簡單,就是因緣到了。認識慈濟已二十年了,一直都在門外徘徊;雖然認同慈濟理念,但是不喜歡被束縛。今年終於下定決心,跨進慈濟宗門。」
這一年培訓下來,開始真正深入慈濟世界,更認真地聽證嚴上人說法,「我想自己是有一些改變吧!我開始吃素了,跟以前超級理性的我比起來,也多了一些同理心和慈悲心。我想我會比之前更投入慈濟志工的行列,盡力做到職志合一。」
成績非一切 品性不偏學習擔志業
周恩中從小就不愛念書,常常給爸媽惹麻煩,但是父母始終秉持耐心和愛心陪伴他:「好在我的品行沒有偏差掉。」
退伍後在遊樂器專賣店上班,學習到了很多在門市與客人之間的進退應對,以及公司的組織運作,「三年之後,在一個因緣際會之下,我回來志業體工作,選擇了同為門市營運的靜思書軒,一直到現在。」
因為在靜思書軒工作,接觸到很多活動,感受到上人的慈悲,了解到慈濟每種活動都是不同的法,他說:「在國際書展,看到「人文推廣志工」賣力地分享靜思文物書中的佛法、看到七月吉祥月浴佛大典的莊嚴、歲末祝福會眾的那分虔誠與恭敬,以及志工不顧寒流,站在出口廣邀會眾一起來做志工,這些點點滴滴無不都是感動。」
從幼稚園開始,恩中常隨著媽媽王文茜到分會交功德款,跟著父母陪伴慈青的孩子。小學時參加兒童精進班,成長的每個階段都參與夏令營、高中慈院志工營。高中時暑假期間,自己到大林慈院做志工長達一個月。耳濡目染下,把靜思語、四神湯等等種在八識田中,因此他希望能夠更深入了解慈濟、做慈濟。
上人常言道:「來不及……」他感觸很深:「每次看到上人的身影,承擔的是全天下眾生的慧命,我就很心疼。慈濟是百年、千年、永續的志業,需要年輕人來傳承。既然自己也很認同慈濟,受證是遲早的事情,既然要做就要把握當下,快點進來跟資深的師兄姊學習一起承擔志業。」
母親是榜樣 下定決心深入耕福田
張勝全自懂事以來,母親張施月津就在做慈濟:「母親柔軟的慈悲心還有堅毅的行動力,一直是我最好的學習榜樣。」
在充滿愛的環境中成長,個性較為感性,自小喜歡閱讀,就讀政治大學中文系期間加入慈青社。退伍前夕,思索人生未來方向,希望能投身慈濟志業體,恰巧在臺北慈院開幕時與母親參加活動,因緣任職於靜思人文至今。
張勝全從小在母親身教、言教中耳濡目染,對慈濟一直有分親切與熟悉感。他回憶小時候隨母親搭乘慈濟列車回花蓮,母親與人分享時總是指著他告訴會眾:「勝全還沒出生時,就已加入慈濟會員的行列。」
一路以來,常有機會參與慈濟活動,無論是大小營隊,或是醫院志工、環保志工等,都是「點到為止」的接觸,較少有深入了解、體會的機緣。「所幸母親總是不斷地鼓勵我多投入、多參與,全家人也都很支持我在志業體服務。我在這個溫馨的大家庭中,始終能得遇善知識的引領。」
2010年底參加大陸河北冬令發放活動,同行的志工無論是行儀或言談,在在表現出勇於承擔的精神,讓他深受感動。北京慈濟家人的分享,也讓他看到海外慈濟人,堅持發心力行菩薩道的勇猛與毅力。
勝全早有傳承母親志業的心願,只是未能下定決心,因為這次參與發放的因緣,深深感到承擔使命的重要。於是返臺後即報名培訓,期待能加緊腳步,投入慈濟大家庭。
聞法開心門 安住心念傳法揚大愛
陳宥均長庚護專畢業,母親是板橋海山國小的老師,現在是板橋慈濟委員。她說:「大學時母親常參加慈濟活動,看大愛電視臺。母親也鼓勵我參加慈青社,但因為我的個性內向,不知道從何處開始。」
2006年夏天,祖父、大伯都在同一時間因病往生,二伯眼睛中風,在那段回家鄉處理喪事期間,有很多慈濟志工助念與協助,當時人生路上,也遇到一些問題,感覺很徬徨,某一天打開大愛電視臺,聽到上人輕輕說了一句:「要把心打開……」宥均不自覺已淚眼盈眶。
「以前母親收看大愛電視臺時,自己常聽到一位法師的聲音,不疾不徐又很輕柔,當時覺得電視裡的世界跟自己的生活有很大的距離。人的因緣就是這般不可思議,那段日子每天都聽上人的開示,很感動也讓心安住了下來。」
陳宥均目前在靜思書軒新舞臺店工作四年多,在書軒每天都會遇到不同的客人,從付出中學習到知足與感恩:「自己現在改變很多,比較可以跟母親溝通,也能理解母親所做的志業。」她說:「靜思書軒及靜思小築的同仁與志工都是傳法者,希望藉由自己的點滴服務,幫助更多人。」
(文:曾美姬 臺北關渡報導2011/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