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週報第二十五期

春風化雨 7 2024 年 4 月 1 日 星期一 花蓮訊 / 從學校退休 的英文老師看到部落孩 子教育問題嚴重,居民因 工作機會不足,許多家庭 都是隔代 養,孩子長期 面臨家庭教育資源缺乏 和教養功能薄弱 難題, 學校學習資源也相對不 足,種種因素的影響,造 成部落原住民學生的學 業成就普遍低落。村內國 小成績前三名的孩子,到 了市區國中後變成後段 班,尤其是英語、數學更 為嚴重,更甚者,有的孩 子因在學校學科跟不上 進度而導致原民孩子輟 學問題發生,這種情形還 不少見。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 慈濟規劃了週一至週四的 英數課輔班,除了孩子放 學後有一個安全場域,也 希望幫助學習。從課程規 劃、找尋專業師資溫馨課 輔班場地、向部落弱勢家 庭學生招生,每一個階段 都有非常好的助緣,也 有很多的變化球,但有願 就 力,課輔班也逐步建 立。 陪伴孩子的過程,最重 要的是家庭的支持。如何 在學習上與家長們給予 孩子正向鼓勵,共同營造 良好學習環境,這都是需 要家長共同關心。 課輔班開辦到現在,有 的孩子會主動在週五沒 有課輔時,帶著書本來到 教室溫習功課,這裡已成 為他們安全學習的 。 希望每位課輔班成員 能成為孩子的貴人,在生 命中種下愛的種子,也期 盼孩子品德及學業上有 更多的進步。 (文:慈濟基金會) 歌渡山課輔班 助原民孩童學習路上不被落下 美國訊 / 南加州 美房價和 之一,根據加 究所統計顯示, 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 的家庭生活在貧困之中 多貧困之人雖能果腹,但營 養不良,生活步履維艱。 二月十八日,慈濟志工舉 辦了一場﹁蔬果發放﹂活動, 由加州志工、加州大學河濱 分校的慈青、慈少及其家長, 以及當地志工組成。 由於現場排隊民眾眾多, 在民眾報到的環節,志工林 育燕安排了五位慈青、慈少, 負責管理登記條形碼︵ Bar Code ︶,確保一切井然有序。 負責登記站的慈少王吉爾 介紹:﹁條形碼的主要目的 是讓整個流程更快,只要第一 次登記完,用印貼紙的機器, 把名字做成條形碼的貼紙, 下次來的時候,只要掃描手 環,就可以直接進去領取蔬 果,不需要紙本去一一審核, 讓整個動線變得更順暢,這 樣我們就可以幫助更多人。﹂ 來自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 二年級工商管理碩士莊珮, 她也是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 慈青成員。活動期間,她四 處忙碌,為十多位長者拉沉 重的食物推車,卻樂在其中。 莊珮說:﹁今天我幫忙拉 車,為那些沒有帶車來拿食 物的人們推送沉重的食品, 雖是一項艱鉅的工作,但我非 食物發放 見證臺灣愛心 尼泊爾訊 / 自二 ○ 二二年 起,新馬慈濟志工深 只要有一片空地,舖上 膠布,掛上佛教旗,就是 心匯集的道場。二 ○ 二四年 三月,志工推動﹁一校一協 力﹂,以學校為據點舉辦讀 書會,邀約鄰近村民來讀書。 吉安普拉瓦學校校長莫蒂, 感佩志工將愛行入校園,領 受靜思語教化孩子的力量 他也翻譯︽靜思語︾成尼泊 爾文。證嚴上人的﹁教育平 等愛﹂,引領著 大家庭,受證成為 會老師。有著共同的目 於是吉安普拉瓦學校也是 工推動一校一協力的重點學 校,愛就從這裡展開。 讀書會入校第三天,證嚴 上人說的是﹁貪吝的員外﹂ 故事,一個不放過任何一筆 租金的員外,直到一場大病 歷經地獄般的折磨,才幡然 領悟,發心懺悔。上人藉著 故事,鼓勵大家,現在 心 需要的就是心靈 要把心清淨,提起 齋戒,不殺生 人人茹 唯有集福、斷惡,心靈的 病自然就會去除。 ﹁我們所造作的一切,最終 會回到我們的身上。﹂來自扎 幕喜村的維賈伊說出他的感 動,而且他願意在村裡提供 場地,可以烹煮食物供村民 享用。這番回饋,志工感恩欣 喜,也期待將愛落實在村裡。 (文:吳秀玲、李麗心) 校園 藍毘 ▲ 慈少姊妹倆在核桃乾貨攤位,協助前來領取物資的居民。 (攝影:李心怡) ▲ 慈濟志工推動一校一協力,以學 校為據點舉辦讀書會,邀約鄰近 村民來讀書,在吉安普拉瓦學校上 課,村民歡喜與共。 (攝影:李麗心) ▲ 簡潔、明亮的空間,讓孩子可 以有安全的讀書環境。 (圖:慈濟基金會) 常感恩能夠幫助我們的社區,感謝慈 濟基金會主辦這些發放活動。﹂ (文:蔡紅黎) 美 國 慈青、慈少 加 州 貧苦家庭

RkJQdWJsaXNoZXIy NDI2Mj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