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週報第二十七期
大醫行願 6 T zu Chi Weekly 花蓮訊 / 四月三日花蓮強震造成嚴重災情,讓 許多國際媒體紛紛進駐花蓮進行採訪,除了關注 慈濟基金會在花蓮的行動,先前也聽說花蓮慈濟 醫院在急難救助及重大傷病救治成為國際重大救 治的典範醫院,因此包括日本 TBS 電視臺等國內 外媒體,特別前往花蓮慈濟醫院進行採訪與報導。 花蓮慈濟醫院醫務秘書李毅醫師提及, TBS 記 者十分好奇,為什麼花慈可以那麼有效率地處理震 災發生的各種危機,仔細詢問花慈每年如何與消防 局進行實地及沙盤推演,災難中花慈資訊系統發揮 的功能等等,採訪提問的內容可謂鉅細靡遺! 李毅醫師分享,這位 TBS 女記者說,無論醫療 或災難現場,慈濟有條不紊,充滿效率的行動都 使得傷者身心能迅速得到安頓及慰藉,她說,日 本應該多多向臺灣學習。李毅醫師深感日本人 謙虛、隨時自我反省、追根究柢的精神,反而是我 們應該向日本學習之處! 採訪進行了快一個小時,最後女記者問他,醫 院會不會缺什麼物資?她可以向日本各界呼籲。 李毅醫師除了表達由衷的感恩,表示花慈位於天 災偏多的臺灣東部,時刻為災難發生做好應變準 備,日本也曾遭遇嚴重震災,此刻一定感同身受, ﹁如果能和臺灣一起虔誠祈禱,那就是最好的祝福 了﹂! (文:李毅、 TCnews 慈善新聞網) 花蓮訊 / 四月三日,平凡的一天又開 始了,匆匆洗漱完出門,在一樣的 到辦公室打卡,剛放好包包沒幾分鐘 辦公室就開始晃動。本以為和往常 應該一下下就沒事了 結果愈晃愈大, 站著的同仁趕緊扶著最近的桌子、牆 面,一堆物品隨著晃動被搖落,東西掉 落一地的聲響,讓大家知道這次恐怕情 況不妙。 花蓮慈濟醫院啟動﹁中級急診紅色九 號﹂救治大量傷患應變機制,救護車開 始出動了,一段時間後,急診紛紛湧入 因為地震受傷的傷患,與此同時,餘震 不斷,雖然大家都很害怕 但要是因為 害怕畏縮,就沒有人可以為受傷的人進 行診治了。當責任心壓過恐懼,驅動醫 護人員的,就只有想為傷患盡快治療的 想法。 ﹁病人骨折,無法動彈,需要床跟壯 丁幫忙。﹂、 ﹁請幫忙推輪椅⋯⋯﹂、 ﹁要 找家人嗎?來,跟我說您家人的名字。﹂ 在急診待命的同仁相互補位。總務室則 時隨時補上茶水、口罩等物資,讓第一 線同仁不用為物資擔心;多位社工師穿 梭各傷區,協助家屬尋找病人,引導住 院病人、家屬進出。 截至下午四點三十分止,花蓮慈濟醫 院陸續收治七十五人,離院已有三十八 人。經﹁紅色九號﹂指揮官林欣榮院長 評估,在晚間九點五 分解編,同仁回 歸正常工作崗位。 (文:江家瑜) 紅 花蓮 災防能力獲國際肯定 日媒:向臺灣學習 花蓮訊 / 四月五日 上午,花蓮 副院長暨花蓮縣 師公會理事長何宗 與身兼特種搜救隊醫 療組成員的花慈急診 部緊急暨災難醫學科 主任徐子恒、護理部副 護理長 凃 炳旭,帶領花 蓮慈院中 太魯閣工務 的行動基地營, 地建立臨時中醫醫 站,為救災第一線的 搜隊員們提供把脈、針 灸、貼耳豆等服務,緩 解疲勞以及因高壓緊 繃的身軀。 何宗融副院長表示, 過去包括二 ○ 一八年 二月六日花蓮大地震、 二 ○ 二一年四月二日 臺鐵太魯閣號出軌等 重大事件,花蓮縣中醫 師公會皆積極參與,由 花蓮地區中醫師自發 報名加入臨時醫療站 的排班,盡可能地為救 災現場及救難人員提 供幫助。 經過把脈問診,發 現搜救人 在極大的壓 了身上的疲勞, 有肩頸僵硬、肌肉 緊繃的情況,且因山 風大,也有部分成員受 到風寒。而透過施針, 再輔以貼耳豆、藥布的 方式,可以有效緩解不 適,期盼中醫團隊的進 駐能發揮中醫良能,為 救災行動貢獻心力。 內政部消防署特搜 隊隊長陳義豐表示, 感恩花蓮慈院與中醫 師公會提供協助,小小 的醫療站是搜救隊員 的依靠,盼道路盡快搶 通,將待援中的民眾順 利救出,且無人受傷, 早日完成任務。 (文:花蓮慈濟醫院) 趕赴災害第一現場 花慈太魯閣設前線醫療 ▲ 四月三日花蓮大地震發生後,花蓮慈院隨即啟動「中級急診紅色 九號」救治大量傷患應變機制,超過兩百位醫療同仁收到訊息後, 趕往急診部支援。 (圖:花蓮慈濟醫院) ▲ 花蓮慈濟醫院副院長何 宗融為搜救人員進行針灸。 (圖:花蓮慈濟醫院) 2024 年 4 月 15 日 星期一 ▲ 花蓮慈濟醫院醫務秘書李毅 醫師接受日本 TBS 電視臺的採 訪。 (圖:花蓮慈濟醫院)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I2Mj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