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週報第三十三期

大醫行願 6 T zu Chi Weekly 2024 年 5 月 27 日 星期一 嘉義訊 / 不到兩歲的 洪小妹,出生即被診斷 有開放性動脈導管,經 過一年持續追蹤,始終 沒有自行關閉。洪爸爸 表示,因為考量女兒年 紀還小,捨不得讓孩子 挨這一刀,希望她的開 放性動脈導管會隨著成 長而自動關閉。但將近 一年後返回門診追蹤檢 查仍無自行關閉,為了 孩子的健康與成長,夫 妻倆決定讓她接受手術。 動脈導管是一條連接 主動脈與肺動脈之間的 血管,在每一個胎兒的 循環系統中扮演重要角 色,是胎兒時期的正常 構造 出生後動脈導管 就會逐漸收縮關閉,如 果出生一段時間後仍未 自然關閉,就稱為開放 性動脈導管。 本次手術是讓小朋友 在深度鎮靜睡眠的狀態 下進行,在一到兩小時 內完成,術後隔天病童 即可順利出院。此次手 術除了由大林慈濟醫院 小兒心臟科劉瑋莉醫師 執行,還邀請臺中榮民 總醫院兒童心臟科詹聖 霖教授蒞臨協助。 劉瑋莉醫師指出,心 導管治療是成功率高也 相對安全的手術,並且 在嬰幼兒時期就可以執 行。因此,若已知有開 放性動脈導管,應與醫 師討論是否應該治療及 可治療時機,尤其是有 症狀的病童,更應儘早 處理,以免在年齡較長 後,出現心臟衰竭,甚 至造成不可逆的肺動脈 高血壓。 (文:大林慈濟醫院) 大林 救心 成功 新北訊 / 五十四歲 因三叉神經 療,近半年面部 性疼痛加劇,且出 麻木感,讓他無法飲食 甚至連說話都感到劇烈疼 來到臺北慈濟醫院神經外科 達主任門診。經檢查,發現小腦 內的脊椎動脈嚴重壓迫三叉神 經,因此執行﹁顯微血管減壓 手術﹂,術後林先生恢復狀況良 好,生活品質顯著改善。 三叉神經痛通常只會出現於 單側,輕觸、冷風吹拂或臉部運 動都會使 刺、刀割等 的感覺也是由三 所以常常會被誤認 而被誤拔牙齒,因此 科醫師或神經科醫師進行 斷,制定治療方針。 臨床一般會以藥物治療為首 選,適用於患有多重共病或醫師 評估不適合開刀的族群。若是藥 物治療效果不彰,就需考慮外 手術介入,顯微血管減壓手術是 不需切斷神經且復發率趨近於零 的術式,醫師會從後顱窩進入, 撥開脊椎動脈,將抗沾黏的人工 墊片置入動脈與三叉神經之間, 減少血管對神經的壓迫。 三叉神經痛初期症狀與牙痛痛 感相同,民眾若自覺疼痛範圍擴 及臉頰、上下顎等區域,或是經 牙醫治療仍未改善,建議至神經 科做進一步的檢查,避免導致疼 痛加劇。 (文:鄭冉曦) 面部劇痛無法飲食說話 北慈顯微血管減壓手術解痛 ▲ 大林慈濟醫院小兒心臟科劉瑋莉醫師 指出,心導管治療是成功率高也相對安 全的手術,並且在嬰幼兒時期就可以執 行。 (圖:大林慈濟醫院) ▲ 列缺穴的位置,就是把雙手虎口相交,食指所摸到 的骨頭旁凹陷、類似裂縫的地方,便是列缺穴。 (攝影:黃思齊) ▲ 紅色箭頭處為三叉神經, 藍色箭頭處為脊椎動脈,術 前核磁共振顯示,林先生的 脊椎動脈已嚴重壓迫三叉神 經。 (圖:臺北慈濟醫院) 小 花蓮訊 / 每到季節變換的時 候,正是感冒好發的季節,就算 沒有感冒,也常常有許多人會感 覺喉嚨癢癢的,忍不住想咳嗽。 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盧鵬年醫 師分享,如何透過穴位來調養身 體,利用中醫十總穴之中,有﹁止 咳穴﹂之稱的列缺穴,來解決大 家 嗽的困擾。 盧鵬年醫師引述中醫理論有 句話叫做﹁頭頸尋列缺﹂,指的 是頭頸部的問題、感冒引起的咳 嗽、氣喘、頭痛、肩頸緊繃疼痛、 咽喉腫痛,甚至是牙痛 中風 起的口歪眼斜等,均可以透過按 壓列缺穴來得到調理,所以,列 缺穴被選為十總穴,也就是在中 醫師臨床治療選取穴位時,最常 使用到的十個穴位之一。 把雙手虎口相交,食指所摸到 的骨頭旁凹陷、類似裂縫的地方 便是列缺穴。更精準的方式,先 找到手腕的橫紋處,透過兩根手 指頭的寬度,約一點五寸處便是 列缺穴。 盧鵬年醫師提醒,列缺穴的 位置皮薄肉少,建議沿著骨頭邊 緣嘗試按壓,找到適當 位置與 合適的按摩力道,一次按壓五秒 鐘,一天按壓五次達到有輕微痠 脹感即可。 (文:黃思齊) 季節變化大 喉嚨不適? 花慈中醫教學 十總穴之止咳穴

RkJQdWJsaXNoZXIy NDI2Mj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