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週報第四十期

里仁為美 5 2024 年 7 月 15 日 星期一 淨零碳排長照開講 第一招做好環保 彰化訊 近年由 於地球環 化,氣候異常 些地方下大雨, 嚴重水災;有些地方 又長年不雨,嚴重影 響農作物生長與牲畜 的生存。如何讓地球 降溫,首要是減少排 碳量,而﹁淨零排碳﹂ 簡單地說,就是 讓 排碳量歸於零,這 已是全球的共識 也 是世界各國努力的目 標。 慈濟志工劉玉如 為近三十位長者宣導 何謂淨零綠生活。她 說,慈濟推行環保有 三十多年經驗,淨零 生活從心開始,也要 從綠生活開始。她提 醒民眾 食材料上 地、當季、不 不浪費; 而在日常生 活上則盡量不用、少 用、重複用、修理再 利用 清淨回收有大 用。 長者許連發聽得 很認真,他說:﹁小 時候大家普遍過得 很清苦,對物資都 很愛惜且生活簡樸, 所以很容易接受這 種觀念。﹂他希望 大家教導年輕人, 做給他們看,讓他 們也能養成珍惜資 源不浪費的習慣。 許水明認為垃圾 分類一定要做,盡量 把資源回收 費, 環保做 有好處。 好垃圾分類, 減量,讓可利用 循環再利用,一起為 我們的家園來努力! ︵文:蔡能通︶ ▲ 慈濟志工教環保口訣,讓 民眾簡單又快速地記住回收 分類項目。 (攝影:陳夢希) 發願做上人的腳 —— 第四十五號慈濟委員胡玉珠 臺北訊 / 環保是成為慈 濟委員前必修的重要課程。 六月廿三日,一百廿五位士 林、北投及淡水地區的慈 誠委員培訓學員及工作人 員,來到慈濟內湖環保站, 透過實作、影片和解說,學 習環保護地球的方法。 學員們了解到,慈濟的 ﹁大愛紗﹂是利用透明寶特 瓶與奈米碳混合染色而製 成,奈米碳可自然分解,不 污染地球。環保站的志工 們秉持環保五 R 理念,利 用剩餘布料製作各種手工 藝品,令學員們大開眼界。 在體驗區,學員們專心 聆聽回收物品的再利用說 明,進一步認識證嚴上人 珍惜物命、延續 命 理 念,並仔細動手實作。剛滿 十八歲的學員吳品俙,第一 次操作拆寶特瓶環的機器, 感到很新奇:﹁以前都是用 手拆, 容易到處飛散,有 機器操作真的方便很多!﹂ 曾參與慈濟日本冬令發 放的學員黃晟育,經這次 參訪才了解到毛毯製作過 程中的環保理念。他說: ﹁環保站裡集合了每個人 的一點點努力,身為慈濟 人,我非常願意參與。﹂ 在學校任職的林畇言希 望環保教育車能開進她的 校園,讓師生和家長都能 學習環保知識。她認為,唯 有人人深刻認識環保的重 要性,並實踐環保,地球暖 化的速度才有可能減緩 慈濟內湖環保站的實作 體驗,讓學員們學習到環 保知識,並體會到保護地 球的重要性。慈濟環保志 工透過實際行動,傳遞環 保理念,期望喚起更多人 共同參與,為地球盡一分心 力。 (文:洪鳳雅、魏子 怡、黃月珠) 胡玉珠,一九三二年 生於臺北縣新莊。出生 後四十天,便由務農的胡姓 人家收養。養父很疼她,後 來養父因瘧疾往生,養母改 嫁,她便和阿嬤、叔叔、嬸 嬸一起生活。廿七歲與蔡仲 篪結婚, 兩人育有一兒一女。 胡玉珠年輕時和陳美珠、 楊玉雪合開藝品店。三人在 臺北慧日講堂聽經,認識 臺北第一顆慈濟種子李水玉 ︵靜銘︶。一九七三年,三 人同時皈依上人,上人賜 予法號 —— 陳美珠:慈蓮、 楊玉雪:慈妙、胡玉珠:靜 緣。 胡玉珠曾專門開車載上人 訪視長達十年。她回憶,有 次 貧時,往照顧戶家的路 很窄,他們乘坐的遊覽車進 不去,當時又下著雨,大家 只好下車步行。看到上人的 鞋子都濕透了,她就發願要 學會開車。一九七五年考 駕照,隔天就開車上路,從 此成了上人的專屬司機。 回憶過往,胡玉珠感觸良 深:﹁一切都好像只是一、 兩年前的事;沒有過去那段 時間,哪有今日的慈濟?除 了覺得親切,就是﹃感恩﹄ 二字了!﹂ (圖 /文:慈濟基金會) ▲ 二 ○ 一八年,八十六 歲的胡玉珠 ( 右 ) 出席北 區資深委員組長聯誼會 與大家互動。 (攝影:林家如) 環 培 到內 人 間 行 者 ▲ 士林、北投及淡水等地區的慈誠委員 培訓學員,參訪慈濟內湖環保站,學環 保知識做環保。 (攝影:林世欽) ▲ 學員黃晟育(右二)透過參訪和 實作,了解慈濟環保毛毯的製作過 程。 (攝影:林世欽)

RkJQdWJsaXNoZXIy NDI2Mj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