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週報第四十七期

第廿二屆 印順導師思想研討會特刊 4 T zu Chi Weekly 2024 年 9 月 2 日 星期一 花蓮訊 / 兩天研討會,針對印順導師與證嚴上 人如何透過藥師法門,師徒相承人間佛教理念,慈 濟基金會副執行長何日生、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 究所特聘教授兼所長林建德 研究所副教授簡玟玲、政治大學華人宗教研究中心 客座助理研究員釋德晟等多位頂尖佛學研究學者, 分別從文獻、思想理路,發表六篇相關論文。 青年論壇上,釋德晟法師及靜思精舍釋德 、 釋德劭法師,以及慈大宗研所研究生阮張榮等人 也就師徒間的故 事、素食益生、靜 思語等主題,發表 多篇精彩論文。 (文:慈濟基金 會) 慈濟宗與印順導師的法脈相傳 入藥師法門建人間淨土 花蓮訊 / 第廿二 屆印順導師 論與實踐研討 參與社會公共事 佛教義理辯證見長的 昭慧法師,除了在醫 療與佛學兩大領域, 進行跨域對談之外, 特別發表了以︿十一 項觀察所緣之如實正 觀與業處抉擇﹀為題 的精彩禪 論文。 昭慧法師透過哲 學進路,依據︽瑜伽 師地論︾談論禪觀教 學系統所依循的四大 框架:依據語言產生 的﹁待觀道理﹂、精 準認識敘述內容的 ﹁作用道理﹂、驗證 陳述內容 證成道 理﹂,以及了解本 來實相的﹁法爾道 理﹂。他試圖從中整 理出禪學的論述框 架。 從而發現有十一 項是反覆出現的模 組,遍及在︽阿含 經︾與其他相關禪觀 經典中。昭慧法師故 而深入探究其內涵, 希望能藉此幫助對禪 觀有興趣的修慧者 ﹁如實正觀﹂、修定 者 審慎抉擇﹂。 (文:慈濟基金會) 昭慧法師 : 幫助修慧者 如實正觀 、修定者 審慎抉擇 花蓮訊 / 證嚴上人繼承印順導 師人間佛教、上承藥師佛 大願悲心,五十八年來經由慈 人實踐人間大愛之路,已為時代 問題找出良方。慈濟基金會副執 行長、哈佛大學 CAMLab 特聘 學者何日生,在八月廿五日的研 討會上,正式發表新著︽證嚴上 人佛教思想研究︾ 透過三十萬 字的論述,鋪展上人如何將佛教 理性化、實踐化、生活化。如何 透過慈濟慈善、醫療、教育、人 文四大志業,與全球慈濟志工的 行善實踐,讓佛法成為 問題、經世致用的文明資 何日生根據證嚴上人歷年開 示、講述詮釋︽法華經︾、︽無 量義經︾、︽藥師經︾、︽地藏 經︾、︽父母恩重難報經︾等 教重要經典,建構出證嚴上人的 佛教哲學思想;並從佛教思想史 的恢宏格局,闡述出證嚴上人對 當代的影響與時代意義。他一方 面保留了證嚴上人﹁遇境逢緣、 隨機散說﹂ 教導特質與樣貌, 一方面,建構出邏輯緊密的系統 理論,將 的呈現,並 水源頭,勾勒出 途徑。 昭慧法師盛讚本書所展 學術工程,﹁與佛教的︽ 磨︾堪稱伯仲﹂。現場與會學 專家,也為此書成功透過細密的 哲學思辨立論,建構出慈濟在當 代的文明體現,感到相當歎服。 (文:慈濟基金會) 何日 建構經 ▲ 研討會上昭慧法師表示,儘管證嚴上人謙虛表示, 慈濟是從善門入佛門,但昭慧法師認為,入善門的當 下即是入佛門。 (攝影:陳李少民) ▲ 慈濟基金會副執行長何日生現 為哈佛大學 CAMLab 特聘學者, 曾擔任哈佛甘迺迪學院、牛津大 學、劍橋大學等訪問學者。 (攝影:詹進德) ▲ 青年論壇互動溫馨,回響熱烈。左 起德劭法師、德晟法師、慈濟大學宗 研所所長林建德、研究生阮張榮、德 法師、政大宗研所副教授林佩瑩。 (攝影:江寶清) ▲ 三十萬字的《證嚴 上人佛教思想研究》, 何日生費時十年寫作完 成。(圖:慈濟基金會) ▲ 第廿二屆印順導師 思想之理論與實踐研 討會直播錄影請掃 QR- code。

RkJQdWJsaXNoZXIy NDI2Mj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