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週報第四十七期
花蓮訊/ 慈濟醫療志業不只守護病患的生命,更 為病人與家屬守護愛。研討會論壇,醫療志業體醫 護人員分享工作中所感受到的種種宗教情懷。 ﹁好護士就是病患心中的菩薩。﹂慈濟護理人員 奉行證嚴上人的期許,謹記上人叮囑﹁愛的力量﹂ 比起﹁專業技能﹂來得重要。慈濟大學護理學系講 師歐陽安琪、臺北慈濟醫院護理部督導陳美慧、臺 中慈濟醫院護理部暨護理之家主任李玉茹、花蓮慈 濟醫院護理部副主任王琬詳等人分享,如何從護理 經驗中,深化同理病人與家屬 感受。 慈濟大學解剖醫學科教授兼模擬醫學中心主任 曾國藩,則從慈濟一九九五年推動﹁無語良師﹂大 體奉獻的緣起,分享慈濟醫學的感恩教育,許多細 膩動容之處。大林慈 急診 主任李宜恭也表示, 行醫過程,宗教帶給他很大支撐力。花蓮慈院院長 林欣榮分享,慈院本於大愛,支援花東區十三家醫 院的努力過程。臺北慈院院長趙有誠則分享,從醫 多年與病人的互動 讓他更深信佛法因緣觀。臺中 慈院院長簡守信則強調,慈濟醫療體系在上人的精 神帶領下,醫護 員的慈悲基因都被大大啟發了。 (文:慈濟基金會) 慈濟醫療志業的宗教情懷 花蓮訊 / 佛教與醫療兩大文 領域,如何通過對話 心、身體找到善法解方? 會上,海外學者專家,發表 讓人省思且難忘的論文。 與會學者專家有美國哈佛大 學燕京學院院長羅伯松︵ James Robson ︶、哈佛大學宗教學院助 理院長摩妮卡 ‧ 桑佛德︵ Monica Sanford ︶、美國賓州州立大學 教授皮爾斯 ‧ 薩爾蓋羅︵ Pierce Salguero ︶、紐約州立大學 Robert H.N.Ho 基金會佛教研究助理教 授 威 廉 ‧ 麥 格 拉 斯︵ William McGrath ︶, 以 及 Japan Inward Journeys 主任慈心法師等人。 哈佛大學燕京學院院長羅伯松, 發表論文︿身與心:佛 對精神病 患照護的歷史﹀。羅伯松 授以日 本進入現代化之前,對精神疾病患 者照料的方式為例,分享精神疾 病治療史上,鮮少被提及的一段歷 史。 羅伯松指出,日本進入現代化之 前,部分寺院曾經 行精神病患的 治療工作,他們讓病患在村落裡融 入村民的生活,效果相當不錯。但 自一九 ○○ 年起,日本政府開始效 法西方囚禁精神病患的醫療作法, 陸續設立法令要求精神病患者必 須﹁入院治療﹂,因此割捨了寺院 與精神病患者在照護間 連結 他 覺得相當可惜。 哈 佛 大 學 宗 教 學 院 助 理 院 長 摩 妮 卡 ‧ 桑 佛 德︵ Monica Sanford ︶,發表︿佛法無 國佛教醫療中的心靈 宗教師在美國醫療機構 況與訓練要點。桑佛德博士 首批接受完整訓練的佛教實踐 學家之一,她分享美國醫療系統, 宗教師如何提供靈性照護及其對 病人、家屬與醫療團隊的影響。並 透過實證研究,發現宗教師在美國 醫療系統的角色愈來愈重要。 皮 爾 斯 ‧ 薩 爾 蓋 羅︵ Pierce Salguero ︶教授則從從歷史的角 度,看各地佛教徒,利用了哪些佛 教方法,治療疾病、保持健康?他 發現,佛教也是 學前進 動力之 一。他相當肯定慈濟透過現代醫療 服務,來向全球傳遞慈悲觀念的作 法。 (文:慈濟基金會) ▲ 哈佛大學宗教學院助理院長摩妮卡‧桑佛德表示,宗教師 若能在陪伴過程中落實佛法,將看到自己與他人的佛性。 (攝影:鄭啟聰) ▲ 圓桌論壇學者專家進行跨文化、跨領域對談,左起:蓮花基金會 董事長黃宗正、威廉 ‧ 麥格拉斯助理教授、羅伯松院長、何日生副 執行長、昭慧法師、葉海煙教授、慈心法師、李明哲副院長。 (攝影:陳李少民) ▲ 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學院院長羅 伯松(James Robson)曾在中國、 臺灣、日本等地進行了廣泛研 究,關注中國中古時期佛教 史,且長期與法國學院合 作。(攝影:柏傳琦) 第廿二屆 印順導師思想研討會特刊 5 2024 年 9 月 2 日 星期一 ▲ (左起 北慈趙有誠 濟醫療志業林 院長,分享「慈 地醫療的影響」。 (攝影:江寶清) ▲ 慈濟醫 分享,(左 安琪老師、臺 臺中慈院李玉茹 王琬詳副主任等。 (攝影:許台生)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I2Mj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