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愛

10 11 出版緣起 天涯無依 愛為家 敘利亞內戰─這個將在歷史上留下重要刻痕的事件,因為人心不調及各 種意識型態的衝突,造成數百萬龐大的難民潮,無邊的苦難,湧向了亞洲 其他國家、歐洲,甚至延伸至美洲,演變成全球性的難民問題。 慈濟從事人道援助工作已經五十二年,且在全球九十四個國家地區留下慈 善足跡。 1991 年,孟加拉水患,慈濟美國總會募集善款,再將善款轉交 美國紅十字會予以災區援助,開始慈濟國際慈善援助的足跡。從那之後, 累積發展出直接、重點、尊重、務實、感恩和及時這六項救災的原則。 「直接」,是直接發放物資予受災者,不轉由第三方進行;「重點」,在 安全無虞下,選擇重災區援助,將有限物資提供給最需要的人;「尊重」, 尊重當地政府、法令與文化、宗教等差異;「務實」,資源有限,提供的 物資力求務實適用;「感恩」,志工以感恩心付出,不求回報;以及「及 時」,掌握時效,即時提供關懷與扶助。 然而,災難的發生,往往都不是事先所能預測的,加上各地種族、宗教、 國家、文化、法令、地理環境等等的差異,和及時賑災的需求,也讓急難 援助行動,必須擁有更大的彈性、應變和對應性,才能在短時間內滿足受 難鄉親最重要的需求,顧及身、心、靈的照護,達到慈善援助的目的。 因此,慈濟依循著佛法「菩薩所緣,緣苦眾生」、「人傷我痛,人苦我悲」 以及「慈悲喜捨」,付出無所求的精神,聽聞苦難現前,同理受難者的悲 苦。只要是慈濟志工腳走得到、手伸得到的地方,就會予以援助,沒有所 謂固定的 SOP ,完全考量適時、適地、適事、適人,給予最需要援助。 難民援助,對慈濟來說並不陌生,但要在戰亂頻仍,宗教、種族、文化衝 突不斷的中東地區,以一個佛教團體來從事難民援助,就顯得更加不容易。 但慈濟仍以跨宗教、種族、文化的慈悲理念,尋求各種管道,予以援助。 出版緣起 天涯無依 愛為家 1998 年內戰綿延的阿富汗,因遭逢地震亟待援助,慈濟透過美國國會議 員結識了洛杉磯騎士橋國際救援組織( Knightsbridge International INC. ), 共同送入毛毯、食物、藥品,二度援助當地的難民。 2003 年,波斯灣戰爭爆發,伊拉克與約旦邊境的魯威西( Ruwayshed )難 民營湧入大量逃難民眾,約旦慈濟志工提供礦泉水、衣物、糖、茶葉等等 物資, 5 月 13 日至 15 日結合約旦最大慈善機構之一哈希米組織進入伊拉 克,到距首都巴格達五十公里的醫院進行發放,三十噸的物資雖然有限, 但具有指標性意義。 此次,面對數百萬敘利亞難民湧出,位於敘利亞鄰國約旦、土耳其的慈濟 志工,在人力僅有個位數情況下,亦積極投入,苦難在哪裡,慈濟志工的 腳步就跟到哪裡,即使遭遇困難,也不願缺席。 約旦慈濟志工陳秋華,一開始被拒絕進入約旦的敘利亞難民營關懷時,就 改從營外難民開始關懷,逐步再進到難民營裡面發放,即使發放物資時曾 險些遭遇搶劫,也不忍放棄那些真正有需要的難民,現在更為數百位無肛 症等孩童援助手術,挽救寶貴的生命。 土耳其慈濟志工胡光中,從跟著街頭行乞的敘利亞孩童回家,找到敘利亞 難民聚居的地方,開始一一訪視的工作,瞭解難民生活的情形,接著他回 到臺灣尋求慈濟本會的支持之後,與土耳其蘇丹加濟市合作興辦敘利亞難 民學校─滿納海中小學,開始補助敘利亞難民家庭,讓他們的孩子離開 童工的工作,重返校園讀書,現在已有三千六百位學生入學,讓難民家庭 重新擁有希望的未來。 2016 年歐洲慈濟志工前往塞爾維亞難民中繼站發放冬衣,沒想到卻遭遇 到歐洲各國陸續關閉邊界,限制難民入境。於是,援助轉向對滯留塞國難 賴睿伶

RkJQdWJsaXNoZXIy NDI2Mj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