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心路_莫拉克風災援助

歸鄉何處去 南臺灣的二月天,暖暖的冬陽熱情高 張,一棟用紅磚砌成的兩層樓建築,大 門玄關上斜披著片片紅瓦古拙質樸,這 裡即是慈濟旗山聯絡處。 二○一○年一月二十日起,慈濟在旗 山聯絡處開設第一期原住民傳統藝術課 程,週一到週五每天上課,除了技藝班 以外,還有人文課程及母語教學,慈善 志業發展處的呂芳川主任說,「大家都 知道慈濟救災速度很快,但可能還不知 道,慈濟很早就開始為鄉親們設想,如 何在生活上也展開重建。」 緊鄰著主建築的外牆,銜接著三頂 帳棚,地上擺著大小不一的石塊、漂流 木。「嘰——嘰——」快速轉動的電鋸 切在堅硬的石塊上,刺耳聲滿天作響, 伴隨著塵沙瀰漫於空氣中,技藝班的石 雕課正在上課⋯⋯ 「教授!鼻子這邊要怎麼處理?」 一位正在雕刻頭像的年輕人突然抬起頭 來大聲呼喊,戴著黑色呢帽的麥忠治, 拖著中風後些許不便的雙腳,緩慢地移 動,心中卻歡喜著:「他們都叫我『教 授』⋯⋯」中風後即不再從事雕刻的麥 忠治,對於還有這個機緣重拾雕刻刀, 覺得很不可思議,當初他也只是捨不得 傳統文化流失,便毅然決然接下雕刻班 講師這個任務。 帳棚的另一頭,傳來陣陣「唧—— 唧——」的聲響,帶著一副金邊眼鏡的 穆景展兩手握著電鑽,在一塊一個人粗 的漂流木上小心翼翼地雕琢,陽光斜射 照入帳棚內,熱氣逼人,他卻絲毫不以 為意,抬頭仰望天空,他手中的雕刻 刀,一刀一刀刻著一隻鷹。 老鷹昂首瞻望,準備振翅高飛,想迎 向代表太陽的光明在置高點;木頭的中 央刻著一個小孩,他代表了原住民族群 生生不息的希望;蝴蝶與百合花在木頭 的兩側,蝴蝶傳播花粉,意味著長輩們 負有文化傳承的責任⋯⋯穆景展憶起昔 日往事,不勝唏噓。 當初少不更事,羨慕大都會生活, 十七歲就北上謀生,擔任過廚師,六年 前結束經營多年的自助餐生意,回到藤 枝老家,受雇於國家風景區管理員,原 想落葉歸根,但莫拉克風災後,雖然保 住了性命,失去了家,內心像漂流木一 般,四處飄蕩,不知歸鄉何處? 扭轉壞命運 相較於雕刻班的嘈雜悶熱,室內編 織、串珠的班級安靜許多。學員們各自 埋首於自己的作品中,仔細編串,稍不 留意便得拆掉重來;「柯老師⋯⋯」、 「柯老師⋯⋯」戴著一副老花眼鏡的柯 寶美,一聽到學員呼喊便趕忙向前,將 近七十歲,有二十幾年編織經驗的她, 熟練地拿起針線靜靜地示範。風災前她 幾乎足不出戶,但卻為了協助鄉親學習 傳統技能,將文化傳承,勇敢地走出了 家門。 陳林秀玉把一綑綑彩色絲線分置桌 上,輕柔地將細小絲線穿引過微小針 孔,在黑色的底布上一針一線地刺繡著 傳統圖騰。風災後,還好有這個課程, 不然,她一顆心老懸在空中飄忽不定, 日子好難過。 住在山上的時候,陳林秀玉夫妻倆 236 入厝.聚福

RkJQdWJsaXNoZXIy NDI2Mj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