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總編:媒體願盡一念心

2011-08-26   | 曾美姬

中國時報總編輯王美玉發願,要盡媒體人職責傳遞善念。(攝影者:張進和,地點:臺北小巨蛋,日期:2011/08/13)
中國時報總編輯王美玉,8月13日晚間在臺北小巨蛋觀賞「法譬如水潤蒼生經藏演繹」後,有感而發地說:「以前對宗教是蠻鐵齒的,四、五年前身體出了點狀況,醫生的結論是治癒希望不大。在因緣際會下接觸了佛教,冥冥之中有股力量支持我活下去。」


看到經藏演繹畫面,想到自己過往的心境,她感動掉淚:「感嘆以前有機會接觸宗教,卻是不願意。因為機緣接觸佛法,今天才有機會看到這場盛會。」

社會水平媒體有責

看到演繹中的影片她非常震撼;聽到上人提到,應當吃八分飽,保留二分飽來教濟……日常生活中人們物慾要求太高,因而不斷地踐踏地球。王美玉表示,因為工作應酬很多,要素食不容易,往後會盡量鍋邊素。

有些人為追求功利而有暴力,王美玉認為身為媒體,對社會有堅定的社會責任;相信社會上為善的一面很多,媒體的職責,是要如何將默默在背後推動善念的社會團體或個人宣揚開來。地球只有一個,社會是民眾與共的領域,如何維持水準或者是往上提升,讓煩惱緣不會再衍生,媒體人要盡一分職責,她進一步指出。
2011年7月31日中國時報以大篇幅,報導證嚴上人與慈濟在全球的善行。


有很多社會邊緣人需要被幫助,但是媒體沒有報導,所以沒有人知道,她發願往後將盡媒體的職責去協助。她每天都會省思:「今天是否有幫助了人? 」

宗教力量無遠弗屆

曾經參加歲末祝福活動見過證嚴法師,王美玉約二個月前亦到訪花蓮靜思精舍訪問過上人。慈濟被列為世界排名的龐大慈善組織,為此台灣才能站上世界舞台,王美玉說:「因此,時報做了很大篇幅報導慈濟。」

她讚歎:「宗教的力量很大,聚集很多的善念,個人只要發小願就能做到,如慈濟以每天存五毛錢的竹筒歲月,竟然成為今天影響力無遠弗屆的慈濟志業。」

慈濟秘書處專員簡東源邀約她前來觀賞,王美玉當時心想,忙碌生活中應該要抽點時間來沉澱心靈。看了經藏演繹後,她說:「真的是不虛此行,要重新思考目前所作所為,是否有如劇中所提的人生,才知如何省思。」

現今社會上許多人忙碌於生活或事業,無法接觸佛法,另一方面佛教經常辦法會,但是不見得人人都認同。王美玉希望藉由像這樣的演繹,用很淺顯的肢體語言及字義,讓人了解經文意義,淨化自己再影響更多的人。【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曾美姬 臺北小巨蛋報導 2011/08/13)

※延伸閱讀:
心靈富有 真正脫貧
單純心念 起而實踐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