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生滅 奉獻慧存

2019-01-02   | 慈濟基金會
證嚴上人開示:「我們要把這每一個秒鐘、每一個時刻,我們要『轉識成智』,要轉智識為智慧,智識也容易被世間事迷掉了,容易被世間人我是非牽絆掉了,我們還是回歸到了學佛。『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我們要記得,也許你我在佛陀成佛的時候,佛陀的說法我們也已經有承接了,現在我們又有緣在一起,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惜古往來今。」(攝影者:白崑廷)
【證嚴上人1月1日屏東歲末祝福開示】
「昨天看到的師父,跟今天看的師父,有沒有再老一年去了?(大眾答:沒有。)其實在老了,因為每秒鐘都在新陳代謝,我們的體質裡面,總是不斷地瞬間都是在新陳代謝中。」

跨過2018年,迎接2019年,證嚴上人在新年的第一天行腳至屏東,主持歲末祝福典禮。在歲末祝福典禮中,看到資深慈濟人鄭月杏上臺分享,雖然年歲已長、身體開始退化,但依然堅持投入慈濟各項活動中。上人藉此提醒人人時日易逝難留,要確實地把握人生有限的時間,發揮人生最大的良能與功能。

「我們的小乾坤,就是自己體內都不斷地在生滅,生滅、生死,生死無息,都在生滅中,沒有一點的時間停下來。我們在大乾坤裡也是一樣,時間,我們感覺幾十年,這幾十年,我們所有有形看得到的,終歸於無形;這種從有形到無形這個過程都是在變,所以這個無常變異,都在變,變得我們不知不覺。」

一心皈依做慈濟 髮白齒搖不變異

1986年,一位阿嬤跟鄭月杏聊到,花蓮有一位師父(證嚴上人)很慈悲,建醫院救人,不受供養。她聽了很歡喜,覺得這位師父所做的事情,很符合自己心中的佛教精神,於是加入慈濟志工的行列,學習募款,參與社區與醫院志工,只要自己能做的都投入參與,還沒受證時,會員數已經達到二百多戶。

「回憶那個時代、那個時候,她的年輕,三十多年了。時間啊!跟師父來屏東,那個時候她們的投入,來來回回花蓮、屏東。有一回,靜理(蘇黃招花)大家幾位要皈依,我就跟她說:『你們要皈依,一個條件,你們要做慈濟。投入慈濟,以師志為己志,就是師父的弟子。』所以他們都是靜字輩,回到靜思皈依,所以是靜字輩的。」

三十多年來,這一群資深慈濟人都已白髮蒼蒼,卻仍是精進不懈,依然堅持在慈濟裡走菩薩道。

「想想四十年前的他們,四十年前的師父,那樣的形象、人像,跟現在都不像了。剛剛月杏(分享結束),我就問她說:『你今年幾歲了?』她說:『七十八。』『哇,你比師父還少歲,還年輕,你才二十八歲而已(五十歲是壽量寶藏),拿出年輕人的精神來。』但是,她真的也是提出了年輕人的(精神),委員該做的事,不管是救貧、救災,或者是師父要蓋醫院、勸募、醫療志工、教育懿德等等,沒有一項做不到,現在都在做環保。」

無語良師獻醫教 追憶德風李鶴振

身老心不老,那一念精進的心永恆不衰;即便身體真的老化了、殞落了,把身體捐作無語良師,教育未來的準醫師,而那一分恆持不懈的精神,則成為下一代學習的榜樣。

「最後的那一念,還是要永恆,到了這一個軀體,他自己已經立定好了,最後我要長眠軀體,讓它再發揮良能,去用在準醫師的解剖臺,讓他們打開了我的身體,看看我內臟的結構。醫師、準醫師們,讓他們找到了醫道之路。」

上人感恩每一位無語良師,身體尚且健在時即發心立願,分秒不空過地為了人間社會而付出;往生之後,將無用的身體化為大用,回歸慈濟大學成為醫學生們的無語良師。

「就如我們無語良師,也是慈誠、也是榮董李鶴振,他回到精舍,當他那一天回到精舍,他人還好好的。要午餐的時候,我出來了,他們夫妻頂個禮,我就說:『怎麼樣?你來做什麼啊?有事嗎?』因為要吃飯了,我都邊走邊問他,他跟著師父後面,他回答我說:『沒有,我要回來住心蓮病房。』我腳步停下來,回過頭的問他:『你有說錯嗎?你健健康康,你為什麼要回來住心蓮?』他說:『師父,醫師宣布我剩下三個月。』」

面臨人生的盡頭,李鶴振無懼也無畏,每每見到他,臉上總是掛滿笑容,散發出一股安穩、自在的樣態。上人覺得這是最好的人生教育,於是叮嚀時任慈濟大學主任秘書洪素貞,趁著李鶴振還能對話的時候,安排與醫學生互動,用生命來教育生命。

寧受千刀助學生 他日良醫心有佛

隔天,上人再到花蓮慈濟醫院,就看到一群醫學生圍著李鶴振席地而坐……

「聽了李鶴振居士跟這一群孩子談話的時候,我記憶很深,他說了:『我的用心,獻出了我的身體,期待你們將來在我的身上可以劃錯千刀,都不可以在病人身上劃錯一刀。』這一句話是經典的話,因為這一句話在我們的醫學院裡,是人人、每一位醫學生,教授會跟他們提醒這一句話。」

接受上人親自為他授證之後,李鶴振安詳往生。上人讚歎每一位大體老師就如生長汙泥裡的蓮花,蓮花並不會因為汙泥而染濁,而是將汙泥化為養料,綻放得更為燦爛。

「人生到這個時候,你真正地要來美化在五濁惡世裡,我們要如何教育出每一位醫學生心中有佛,志在醫療,這是最好的教育。所以心中蓮花,不受凡夫的煩惱汙染,很了不起。」

李鶴振雖然與世長辭,身體已經功成身退,但他的精神卻已永留人間,他的慧命不息、永遠活著,成為醫學生醫療人文精神理念的教材。

「我們要把這每一個秒鐘、每一個時刻,我們要『轉識成智』,要轉智識為智慧,智識也容易被世間事迷掉了,容易被世間人我是非牽絆掉了,我們還是回歸到了學佛。『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我們要記得,也許你我在佛陀成佛的時候,佛陀的說法我們也已經有承接了,現在我們又有緣在一起,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惜古往來今。」

智識易受當世迷 共伴道侶慧永恆

不論是前世、還是今生,大家共承佛心、齊接師志,都是佛陀弟子,繫著法親之緣,上人提醒人人都要彼此尊重、互相愛護。

「每一次都會聽到人人法親關懷,這種一代接著一代,年紀比較輕的照顧著年紀大的,新的還要去照顧更資深的,資深的不放棄還是在陪伴著年輕的,這都是慈濟的美,美在人人都是一個大家庭。佛陀就說三界為家,眾生慈父,眾生的大慈悲父就是在三界眾生之父,我們都要珍惜。」

以生命教育生命,上人在2019年的第一天,藉由無語良師面對生死的從容,提醒人人要更珍惜時間,愛護空間。

「今年來,明年還能不能來?我自己不知道,要珍惜時間……期待我們大家,這一秒鐘都要好好地珍惜,每一次的說話都把它當成是永恆,永恆的法入心了,是永恆的慧命增長。期待大家要用心,因為我們都要佛在靈山,我們要所緣,緣苦眾生,因為佛陀教菩薩法,菩薩是要緣苦眾生入人群。」
Copyright © 2025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