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紙化營隊 精進腳步不停

2011-10-09   | 同仁精進研習
今年同仁精進研習是推動無紙化營隊的第一步,大家正在測試電子書的效能。(攝影者:蘇宏義 地點:花蓮靜思堂 日期:2011/10/07)
「傳承靜思法脈 弘揚慈濟宗門」志業體同仁精進共修,在10月8日中午開營。課程以「大懺悔、大覺醒」為主軸,內容有「深入經藏、懺悔交心」單元,邀請各志業體同仁見證及分享「煩惱障」、「業障」、「果報障」的心得,期待每位同仁能法入心、法入行、職志合一。

無紙化營隊 壓力測試連線效能

今年(2011)研習活動,「無紙化」是最大的期許及挑戰,所有人將以電子書取代所有紙張,傳遞所有訊息。在營前籌備期間,還特別安排了電子書的操作與使用說明。

所有的工作人員人手一冊電子書,齊聚於花蓮靜思堂,基金會資訊處同仁楊季容認真地講解,當說到「下一個操作動作」時,突然間,臺下有人緊張地喊著:「等一下、等一下,還沒好啦!」現場種子老師穿梭在手忙腳亂的同仁中指導操作,仔細檢查,原來是一百多人同時上網,網路塞車了。

靜思精舍德宣師父期勉大家:「這本慈濟電子書是獨一無二的,因為整個設計融合上人的智慧,呈現簡樸、環保的概念,大家一起努力,期許這是第一個無紙化的同仁營隊。」

「看大家在一片忙亂、壓力測試下努力學習,可別忘了,電子書也是素的喔,不能拿來拍打蚊子、蒼蠅的。」電子書操作與教學就在德晴師父最後的幽默叮嚀聲中結束。

美食饗家人 臺北慈院作泡菜

人文志業中心推出手工餅乾,與各志業體同仁結緣。(慈濟人文志業中心提供)
年年同仁法脈宗門精進共修,各地志業體同仁歸來,而今年最為溫馨特別的是各志業體準備了在地溫馨美食、香積良伴,饗宴家人。今年有北泡菜(臺北慈院)、西米香(大林慈院)、東剝皮辣椒(花蓮慈院),中醬瓜(醃漬小黃瓜--臺中慈院)、關山薑(關山慈院)、玉里辣蘿蔔(玉里慈院)及靜思精舍香椿醬、教育志業體的餛飩、人文志業中心的手工餅乾等料理。

臺北慈院在趙有誠院長的帶動下,醫護及行政團隊合力醃漬120臺斤的泡菜,泡菜的製作過程十分嚴謹,大白菜剝下來以後都要先泡鹽水,然後用蒸餾水洗滌,不含防腐劑,保證安全衛生。短短不到一小時,辣紅爽口的泡菜已經完成,貼上「呷精進泡菜,吃蔬食自在」的標籤,期待能將「辣中含甜,甜中帶酸」的精進泡菜送回花蓮伴隨大家同精進。

校長包餛飩 簡單任務需用心

精舍師父、慈濟基金會及教育志業體同仁,聯手製作香椿醬、餛飩。當天早晨,精舍挑菜區及蠟燭間有一地香椿枝葉,精舍師父拿起枝枒,順著枝理往下一推,片片葉子便順勢掉入籮筐;洪靜原師姊分享:「完整葉片需費時絞碎,但也保留了香椿的營養。」

採、摘、洗、絞,隨著七簍的葉子
玉里慈院準備辣蘿蔔,非常美味、下飯。(同仁精進研習營隊提供)
洗淨瀝乾,慈大秘書室劉琇雅拿起一把一把的葉子,順著滾軸,放入攪碎機,靜原師姊則拿著刮刀,一一刮下附著在機器邊緣的碎葉,也讓碎葉平均分布在籮筐中,靜原師姊說:「一批需要七簍的葉子,還要來來回回絞碎六次,很費工。」但她不以為苦,反而享受流汗的快樂。靜原師姊開朗說道:「一輩子都沒洗過那麼多香椿葉。」

另外在花蓮靜思堂的同心圓餐廳,包餛飩也開工了,精舍德和師父、德宸師父與三位包餛飩種子老師分桌教學:「餡不能太多,因為今天的皮比較小。四方的皮用對角向著自己,放上餡料,然後對折成一個三角形,三角形的頭再往回摺,讓尖頭些微超過底部,然後抓住兩端,以指頭為中心環繞,再沾水相黏,就完成了。」

慈濟大學校長王本榮說,原本覺得這應該是很簡單的任務,沒想到卻是有許多小地方要注意,雖然包得不好看,但這都是他對回來精進的同仁的祝福心意。

珍惜相聚緣 精進腳步不脫隊

營隊前一天,10月7日各功能工作人員陸續回到花蓮靜思堂,傍晚花蓮靜思堂220講堂跑細部流程。承擔總協調之一的王運敬師兄,開場說明這次研習的特色—開籌備會次數很少、使用電子書無紙化,當晚的籌備會也是上網的壓力測試,若初步測試還不錯,則未來將推廣到其他的營隊。

精舍德宸師父很感恩今年有機會前來陪伴大家。「相信不論來自於哪一個志業體,大家平常工作都很忙碌,期待人人把握此因緣,萬緣放下,把心安住於此。日前,菲律賓東方大學頒發人文榮譽博士學位給上人,顯見慈濟在國際間倍受肯定;而志業體同仁有機會在慈濟一起成長,要更努力、珍惜。」

(文:慈濟志業體同仁「傳承靜思法脈 弘揚慈濟宗門」精進共修 2011/10/07)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