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奴 - 和創作賽跑的人

2009-09-25   | 何惠卿
莊奴老師參加培訓課程說:「八十八歲了,可是不能因為辛苦你就不來培訓,不能因為辛苦就不入慈濟這個團體。」攝影者:黃曾幼馨2009/07/05永和聯絡處
半杯苦茶半杯酒,半句歌詞寫半天;
半夜三更兩點半,半睡半醒半無眠。
半生寫作半生空,半為金錢半為名;
半已入土半尚存,半口氣在半力爭。
──莊奴創作感言‧半字歌

幼年莊奴,在母親古詩詞歌賦指導下牙牙成長;童年的他,受雙親多年教育啟蒙,也愛上塗塗寫寫。於是,從長篇大論、寫日記,慢慢地學會精簡文字,到能準確地以詩詞表達心中的感受,在不斷嘗試下,莊奴逐步走出自己的文字風格。


記憶成為創作泉源

莊奴誕生在古都北平。在那裡,傳統、豐富的中國文化資產,是他信手可得的學習泉源;徜徉在充滿自由、歡樂的空氣中,他怡然而自在。

他會和同學利用空檔暢遊西山、頤和園、北海等文化古蹟,冬天打雪仗、秋天賞楓景、夏天觀蓮花,春天,則三五邀伴,四處玩耍;獨自靜處時,他會借本書,翻越北平圖書館的石欄杆,跳到隔壁南海公園的草地裡,找株垂柳,席地而坐,和他心愛的「文學」約會。

年齡稍長,在自身意願與父母鼓勵下,遷往大後方讀書,繼而從軍;親睹強敵侵略、歷經八年抗戰、跟著顛沛流離……

這段畢生難忘的記憶,讓莊奴由一個純拙少年,成長為滿腔熱血的壯碩青年,也使他有著一顆早熟、敏銳的心。這,無形中亦奠定了他日後寫歌的深厚基礎。

莊奴老師(右)與夫人鄒麟女士。攝影者:謝枝祥2008/02/07花蓮靜思精舍

磨鍊培養創作實力
跟隨政府來台,莊奴開始了生命的另一旅程。

在大陸期間東遷西徙的生活,更加堅定莊奴不論身處何時何地,皆能靜心寫作;曾任記者工作,對他文筆的磨鍊也助益頗多。儘管軍中生活忙碌不已,他的創作卻從未間斷。

涵泳於寫作之樂的莊奴,對己要求極嚴,不只隨手取紙、埋頭就寫,還把各方舉辦的徵文比賽當做磨鍊的機會,如此聚沙成塔,他的創作功力更加雄穩了。

「剛來台灣時,軍隊每年都有參展活動,為了使作品達到一定水準,我要求自己篇篇全力以赴,每年一定拿冠軍;於是這也變成我創作的原動力。」這樣的訓練,使「得獎」一事對莊奴而言,漸漸變成是水到渠成;作品一投出去,他的注意力便即轉到下一篇創作上。

七○年代,在一場記者招待會上,有人問莊奴:為什麼你六十歲了,還能寫出很年輕、俏皮的歌曲?莊奴回答:第一,我曾經走過年輕;第二,我現在還在讀書;第三,我還在看、還在學習;第四,我還在「吐絲」(指創作)。他指出,創作是人生經驗的累積,多看、多聽、多想是最佳良方。


慈濟豐富創作內涵

晚年,與慈濟結識、與佛接近,使莊奴感到欣慰。

「摸索了這些年,在寫詞路上,也漸漸為自己開闢出一些道路,」莊奴說:「但一進慈濟世界,發現無論男女老少,只要碰面或在一起做事,『感恩』二字總是不離於口。」這景象讓他心有所觸,遂寫下「感恩」一詞──

和風慢慢的走過園林
為花木帶來無限溫馨
靜思精舍響起一片
響起一片感恩
細雨輕輕的走過草原
為大地灑下無限滋潤
靜思精舍響起一片
響起一片感恩

嚴格說來,莊奴並無宗教信仰,但在他的作品中,卻不時可發現一位創作者隨時省思的習慣,正如「問心」中的一段──

我曾一個人在探尋
何處是慈濟的大門
經過那靜思的指點
發現精舍就是芳鄰
我曾反反覆覆的在追問
什麼是慈濟的誘因
經過那靜思的查證
一切善念來自善心

這是莊奴嘗試從不同角度,解答自己的好奇和疑惑,也道出心中對慈濟人、慈濟事的領悟。

有回,精舍志工早會上,常住師父邀請他和大家分享心得,他用了兩句對聯,交代自己這幾年的感觸──

跟時間賽跑的人
圓慈悲為懷的心


美善付諸創作行動

平日,從古典文學、翻譯小說到介紹山水風光的節目,都在莊奴涉獵範圍之內;他也相當關心社會脈動,愛看報紙,會和他人討論國家大事,說到慷慨激昂處,往往血脈賁張,滿臉漲紅。而且,他不只說說而已,還會進一步行動。

1992年健康幼稚園林靖娟老師為救娃娃車上的小朋友,不幸遭烈火吞身,莊奴和王建勛知道後,被她的義行感動,立刻提筆創作「永恆的真善美」,一個寫詞、一個譜曲,送到電台播放,表達對林老師由衷的追思。

英勇的救人行為
贏得了舉國欽佩
崇高的捨身精神
閃耀著人性光輝
望穿秋水,風雨如晦
親愛的林老師,不知你幾時回
天地謳歌,日月相隨
偉大的林老師,永恆的真善美
永恆的真善美

在莊奴的作品中,也經常可見大自然潛移默化的足跡,如「綠遍天涯香四方」中寫道──

小星星也有惻隱心
月亮更俱古道熱腸
時常在漫漫的黑夜裡
為人間放光芒、放光芒

「歷經三十一年的發展,慈濟人分布海內外二十餘國,他們做的事都是一樣的──幫助苦難的人。這分精神正如『芳草』、『紅花』開遍世界各角落般,教受助的人起歡喜心。」莊奴說。


以孩子心聲創作兒歌

2004年,第十屆「國際熊貓節」在四川成都舉行,邀請大家一起為即將瀕臨絕種的熊貓寫歌,藉此喚醒社會大眾保護動物的善心。莊奴也參加了這次的徵詞比賽,且榮獲第一名──

大熊貓、小熊貓,可愛的乖寶寶
寶寶眼睛看著我,希望我對她好
大熊貓、小熊貓,一天比一天少
倘若再不關心她,她就要不見了
熊貓不見了,誰來逗我笑
誰在一旁聽我唱歌、陪我樂逍遙

「在孩子的世界裡, 最熟悉的就是花啊、草呀、鳥兒、蜜蜂、蝴蝶、螢火蟲等小動物,大人要懂孩子的心,就要從他們熟悉的事物著手,才易打入孩子的心靈。兒歌也是如此,能寫出孩子心中的話,自然就能引起共鳴。」這也是當年他的作品「快樂的孩子愛歌唱」,被中廣甜密家庭合唱團的小朋友票選為團歌的原因。


以真情感受創作「手杖」

前幾年,莊奴因中風住院,妻子擔憂不已,日夜陪在他的身旁;出院後,她也陪著他風雨無阻地到醫院做復健。這分真情莊奴感受在心底,化作「手杖」一詩,送給了妻子──

在坎坷的人生旅途上
感謝你靠緊我的身旁
從此不再覺得恐慌
是愛心給了我力量
當無情的風雨交加時
有你的扶持,不再徬徨
我最愛看你的笑臉
淚光裡閃耀著希望
你,就是我的手杖
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手杖
這輩子有了你
我才能豎直脊樑、挺起胸膛
你,就是我的手杖
生命裡時刻不離的手杖
這輩子有了你
才懂得相依為命、地久天長

風風雨雨,走過人生,如今,對愛情,莊奴和妻子也有了自己的定義──愛情就是奉獻。


回首創作來時路

近年,莊奴把創作範疇延展到大陸,從長江、三峽、黃河、嘉陵山水,到萬里長城、重慶古都、奇山勝岩……紛紛成為他筆下內容。希望透過文字、歌曲的口口相傳,把美麗故國昔往詳細記錄,讓世人在短短數分鐘之內,即能體會到先人偉大的足跡,與生長土地上值得學習的、悠遠的故事。

回首來時路,對於人生,莊奴認為,專業知識有可能滿,但做人不可能滿,所以有什麼值得驕傲的地方?

對於文人,他卻以為,文人一定要有傲氣,以激勵自己不斷前進。若一個文人沒有傲氣,就不能稱為文人。

對於創作,他也有自己的見解:「我只是比你們早生幾十年,當你們到達我這個年齡時,成就可能比我高很多!」莊奴鼓勵有心學習的後進。


◎莊奴小檔案
‧1922年生
‧北平中華新聞學院畢業
‧1952年,以「英雄愛國上戰場」榮獲五四文藝獎
‧1953年,在報上投稿,被作曲家周藍萍發掘,邀請為電影「水擺夷之戀」作主題曲「願嫁漢家郎」,紅極一時
‧著名作品屈指難數,有王藍著作改拍而成的戲劇「藍與黑」、電視台大戲「萬古流芳」、「一代暴君」主題曲;鄧麗君主唱的「小城故事」、「原鄉人」等歌
‧接觸慈濟後,因認同慈濟所從事的社會工作,在上人邀請下,致力 於慈濟歌詞創作,作品眾多,有「大家來做阿彌陀佛」、「小菩薩」、「心願」、「大愛走過三十年」、「靜思」……等,深為慈濟人喜愛

(本文摘自:慈濟月刊368期)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