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林銀師姊抗癌 感恩屋頂菜園

2010-08-21   | 邱蘭嵐
蕭林銀師姊罹患胃癌,回歸簡樸生活貼近自然,不知不覺又過了十多年。(攝影者:麥伯崙 日期:2009/05/31 地點:台北東區會所 )
不是走路,就是騎腳踏車,穿惜福衣,吃自己種的菜,最大的娛樂是做環保……十六年前被醫師宣判只剩三個月生命的她,吃得天然,動得健康,找到與疾病共處的祕方。

改變人生的「祕方」

七十一歲的慈濟志工蕭林銀,十六年前被診斷出胃癌末期以及膽功能病變,生命只剩三個月。抱著「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的想法,她不打算開刀、做化療,最後是在醫師苦勸下,才一改原念。

割除了胃、沒有了膽,食道直接通十二指腸,蕭林銀化療後每天都睡不好;左鄰右舍提供「祕方」,其中有一項是「大清早,跑到大樹下抱樹木,對身體很有助益」,蕭林銀半信半疑,在一次翻枕難眠的清晨,決定瞞著家人試「祕方」。

趁著四下無人之際,她到公園找了棵大樹,張開雙臂擁抱樹幹,抱著抱著居然睡著了。雖然只是小睡片刻,卻是蕭林銀病後最大的滿足,試了幾次頗具成效。蕭林銀的小兒子蕭琇琨說:「後來才知道,樹木一早行光合作用,周遭空氣與植物產生芬多精,可以促進人體健康、提高疾病抵抗力。」

走過「生死關」,也見識植物對身體產生的功效,蕭林銀有感生命脆弱、人生無常,決定把握有限生命,投入慈濟環保志工行列,一起為守護大地、守護資源而努力。

蕭林銀師姊(左)向民眾分享吃素的好處。(攝影者:董健男 日期:2010/06/07 地點:台北慈濟醫院)
她在住家前庭成立小型資源回收區,天天力行環保,左鄰右舍也常送來不要的報章雜誌、書本、紙盒、舊衣物或瓶瓶罐罐,讓她進行回收分類。

做環保後,蕭林銀發現,現代人太浪費了,若每個人都能「惜福愛物」,對社會、對個人都有很大助益,因而開始在食、衣、住、行、育、樂各方面,力行「節能減碳」妙法。

節約少用的「本能」

蕭林銀吃「健康素」,先生往生後,她拿出早年務農經驗,將頂樓閒置空間拿來種植蔬果。她回收保麗龍箱當盆栽,用蔬果剩餘的根莖或籽做種,把果皮菜渣作有機肥料……由於「物盡其用」,家中沒有廚餘,也省下可觀的買菜錢。

蕭林銀採用自然農法耕種,天天翻土澆灌,蔬果日益壯碩;每當收割時,她總會對蔬果說:「感恩你們長得這麼好,讓我們可以安心享用。」

不僅食材天然,料理時也少油少鹽,由於吃得健康,她的身體愈來愈健康。蕭林銀很惜福,三餐飯後點滴不浪費,用開水將碗盤內的油汁盪過喝下,清洗時不用洗碗精,也避免化學物質殘留碗盤傷害身體,或流入下水道污染水資源。

她對衣服只求保暖、穿來得體就好,不追求名牌、不喜新厭舊,即使有需要購買,也一定先考慮「想要」、「需要」或「必要」;有時左鄰右舍送來惜福衣物,只要合適的,她就留下來或送人,不只延長物命,也能讓別人的善念發揮得淋漓盡致。

蕭林銀特別注意節省水資源,從早上起來刷牙開始,一杯水都能發揮多種用途,如:洗手、洗菜水拿來拖地、沖馬桶,樓頂回收雨水可以澆蔬果。她說,習慣成自然,只要多做幾次就成「本能」,一點都不麻煩。

靠自己,真「行」

至於「行」的方面,蕭林銀原本以腳踏車代步,近幾年她回歸本能,除了遠行,都靠雙腳走路,因此練出好體能、好腿力。蕭林銀說:「走路真好!現在去做香積、我不論蹲著洗碗盤洗多久,都不會腰痠背痛。」

蕭林銀(左)原先都由女兒蕭琇月(右)幫忙勸募本,現在母女都受證為委員,一同歡喜做慈濟。(攝影者:許麗雅 日期:2006/05/31 地點:/松山聯絡處)
十多年來,蕭林銀靠著做環保讓身體愈來愈硬朗,她用流汗、運動來排毒素、促進身體新陳代謝,三個月的生命無限期延長中。

不僅自己做,她也帶動家人同做,全家人最大的娛樂就是做環保,彼此感情愈來愈凝聚。蕭林銀說:「做環保還可以幫助別人,這比出國玩更好!」

除了做環保,只要有空閒,蕭林銀便帶著乾糧及開水,上頂樓照顧她的「開心農場」,從早到晚都不膩。兩位就讀小學的孫女也會在寫完功課或假日,跟她一起上樓翻種她們的小盆栽;有時祖孫一時興起,邊做邊比手語、唱歌,好不開心。

蕭林銀說:「只要身體能做,我就要去付出。師父說要做起來『囤』,不是做起來『抵』,我就是拚命做,愈做愈感恩,愈做愈開心!」

(文:邱蘭嵐 本文摘自:2010.7《慈濟月刊》524期)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