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錦榮師兄父子 不再怒目相對

2011-01-06   | 郭碧娥
陳錦榮師兄以修車為業,原本個性霸道,家庭關係很緊張。(攝影者:曾幼馨,地點:立昕修車廠,日期:2010/09/17)
暮色裡華燈初上,公園附近,永和永平高中後牆對面的一排店家,也點亮了招牌。 其中,陳錦榮和程惠美一起經營的汽車修護廠門前,一部銀色轎車,緩緩開入店內。

「陳老闆,我的車後燈不亮,幫我看看。」檢查以後,錦榮說:「嗯!線路有問題,調整一下,再換個燈泡就好。」

錦榮向屋內一喊,惠美馬上打把工具送到他手上了,這是錦榮和惠美多年一起工作培養出來的默契。

夫妻合心完成工作;送走客人,將手洗淨、擦乾,錦榮入內到方桌前坐下,翻開桌上厚厚的書──證嚴上人的《衲履足跡》,開始朗讀,隨後拿出筆記本,一筆一畫用心記下重點……燈下,他專注的眼神中看到了用心,這是現在陳錦榮利用時間讀書的寫照……

謐靜的氛圍裡,陳錦榮專心閱讀;程惠美安靜的陪坐在旁,於是,點滴的往事悄悄溜進了惠美的思緒裡……

夫權至上  跋扈老爸

出生宜蘭望族,個性叛逆的陳錦榮,在家排行老么,父母對他很頭疼。國中畢業後,因故被父親趕出家門,隻身到台北,為了生活而學習汽車修護;1983年與程惠美結婚。惠美為了家庭和諧,處處忍讓個性霸道的錦榮,並承擔所有的家務,也因此養成錦榮某些地方非常依賴惠美。

大兒子出生那年,二人開始經營汽車修護廠。有一天晚上,就在惠美忙了一天想要回住處休息時,問錦榮要不要吃東西,錦榮回答說:「不餓,妳先回去吧!」惠美踩著疲憊的步閥走在昏暗的街燈下返回住處……才進門,電話聲響起,惠美接起電話……傳來錦榮的聲音「我肚子餓,回來煮東西給我吃」,無奈的惠美在深夜十二點又回去給他煮東西。

錦榮閱讀上人的書籍勤做筆記,寫完一本又一本的筆記本;他因為看書,朗讀增加了表達能力,寫筆記練就出很工整的字體。(攝影者:曾幼馨,地點:立昕修車廠,日期:2010/09/17)
因為錦榮個性不講理,三個兒子與爸爸幾乎沒有互動,閒暇時刻,錦榮只有看電視或與客人聊天。大兒子立昕形容他和爸爸是「一個叛逆期的人遇上一個更年期的人,見面就是吵」;而二兒子的個性像爸爸,更不容易接受父親嚴厲的指責,親子相處時常對話不到三句,就髒話盡出。

改變別人之前,先改變自己

2006年惠美二哥往生,告別式那天,風雨交加,而慈濟人不畏天後惡劣,來了許多人幫忙,錦榮深受感動,於是他幫惠美報名見習志工上課,從此這個家庭慢慢的在改變……

惠美開始參加慈濟的活動以後,錦榮在工作上少了惠美幫忙很不習慣,雖然是他幫惠美報名慈濟,卻對她做慈濟百般責難,一定要惠美詳細報告行蹤。惠美很害怕外出超過時間,因為他會口出惡言的責備,回到家裡時,常常在門外先偷看錦榮的臉色如何,才敢進屋內,長期的壓力下也常常發生爭吵。

惠美做慈濟的道路難行能行,2008年參加培訓以後,時常請購證嚴上人的書籍回家閱讀,無心插柳柳成蔭,錦榮為了打發時間,一次,錦榮不經意的將書本拿來看。看著、看著,他被上人的法語所吸引,從此只要惠美拿回來的書他都拜讀完畢,如〈真實之路〉、〈證嚴上人思想體系〉、〈衲履足跡〉等……都是讀了五、六遍,還會追問惠美下一期〈衲履足跡〉甚麼時候出版?

惠美也會請購〈法譬如水〉的影帶回家。而錦榮看〈法譬如水〉影帶時,都是服儀整齊,保持恭敬的心端坐著、心中沒有雜念的吸收上人的法水,前後他總共看完了三百集。由書中看了那麼多上人的法,又在2009年參加慈誠培訓,錦榮知道自己以前的行為偏執,開始調整自己的行徑,看完〈法譬如水〉則是他改變最明顯的階段。

上人說:「改變別人之前,先改變自己」,首先他改變了對孩子的態度,有一天,大兒子穿了一件新褲子,以為爸爸又要罵他,心裡正盤算要用甚麼話頂回去,沒想到爸爸對他說:「立昕呀!衣服夠穿就好了,太浪費會把福氣用掉哦,如果把這些錢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不是很好嗎?」立昕非常驚訝爸爸怎麼不一樣了?錦榮開始用上人的法語教導孩子,漸漸的改變了親子關係,現在,他們父子一聊可以聊上一、二個小時。

岳母說錦榮師兄做慈濟以後才開始學做人,改變習氣以後也感動了兒子,因而改善親子關係,一家人和樂融融。(攝影者:曾幼馨,地點:陳錦榮家中,日期:2010/08/22)
二兒子看爸爸每天看書,言語變溫和,深受感動。有一天,他從外面回來,看著正在看書的爸爸,突然說:「爸爸,我要跟你學習!」聽到這句話,錦榮激動得幾乎掉下眼淚,他很欣慰兒子感受到自己的改變,願意主動跟他說話。

感動化為行動

2009年十一月,培訓課程回花蓮尋根,錦榮看到靜思精舍常住師父,體會師父們一日不做,一日不食的精神,他想到惠美跟著自己也是很辛苦,當下起了懺悔心,一回到家他就向惠美說:「這二十幾年來讓妳承受很大的壓力,對不起,從今以後不會再讓你有壓力,讓妳知道這輩子沒有嫁錯人!」

雖然受證慈誠,錦榮自覺慈濟的四威儀還不甚具足,2010年繼續培訓委員。第二年培訓,他更知道要整理筆記;他因為看書,朗讀增加了表達能力,寫筆記練就出很工整的字體。

深刻了解上人說的「佛法生活化」,錦榮開始將自己的收穫與人分享,閒暇時刻,看上人的書讓心靈更豐足,他在工作不忘隨時說慈濟,和客戶互動時也講慈濟,藉此接引許多客人一起做善事;進慈濟改變許多的陳錦榮篤定的說「閱讀上人的書改變了我的習氣,幫助別人讓我的心情很快樂,今後我一定要把握分秒去付出。」

(文:郭碧娥 新北市永和報導 2010/12/12)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