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蘭芳 彰化第一種子圓滿

2014-03-20   | 口述 邱蘭芳 撰文 許淑輝
因為祖母、母親與父親相繼過世,邱蘭芳師姊體會「生命為何這麼無常?」再加上丈夫外遇的打擊,生命怎堪如此無奈。直到她接觸了佛法與慈濟,生命才柳暗花明又一村。(攝影者:林昭雄)
「一個家庭要興旺美滿,需要同時修身齊家;一個團體要成事滿願,需要眾人同心協力。」彰化第一顆慈濟種子——邱蘭芳,參與了於2001年彰化靜思堂的建立過程。加入慈濟三十多年,除了本身堅忍、艱毅的性格外,加入慈濟讓她發揮更大的生命良能,也走出了不一樣的寬闊人生。

邱蘭芳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環境下成長,從小承襲祖母、母親的家訓,學習到女性是撐起家庭幸福的軸心,要盡心力也要甘願承擔,但沒想到三十歲左右經歷疼愛她的祖母、母親與父親相繼過世,「生命為何這麼無常?」再加上丈夫外遇的打擊,生命怎堪如此無奈。直到她接觸了佛法與慈濟,生命才柳暗花明又一村。

3月19日是她圓滿此生之日,在眾人祝福與家人、法親的陪伴下,於傍晚六點多抵達慈濟大學大捨堂,圓滿她想成為大體老師之願。其一生風範與慈濟因緣,記載如下:

慈濟因緣 第一次見上人

埔里故居有一位大善人──徐居士,平日即樂善好施,惠及鄉親貧病清寒家庭。或因在花蓮經商之便,素聞上人仁風義舉,願以居家之便成為慈濟在埔里的連絡點。1982年徐居士母往生,上人親往弔唁,並為地方人士開示,當時,在地母廟擔任鸞生的黃麗珍老師,邀我前去聆聽開示,這是我第一次見到上人的身影。

在我腦海中,清癯瘦弱是上人給我的第一印象,但是,鏗鏘有力、擲地有聲,敘說慈濟未來的展望以及建設醫院的理想,卻令我十分震撼,激動之情久久不能自己。

護持建院義賣 佛緣深厚

因為學佛的因緣,在臺北吉祥寺參加法會,與ㄧ位同去參加法會的師姊相談甚歡,不期然談起慈濟,而在法會圓滿之後,恰逢慈濟為籌建醫院,在國軍英雄館首次舉辦義賣活動。

師姊隨順因緣邀我前往,當場並請購一件毛衣送我作紀念,可惜當時雖然學佛,卻不究竟,只知念經拜佛趕道場,尚未領略隨喜付出發心作功德的深意,但是看到義賣現場護持慈濟的人那份熱情,深深讓我感動,更深信證嚴法師的德行,必有高人之處,當下即發願也要為慈濟建院,盡一番棉薄之力。

想當初若無佛緣,也無法與慈濟接軌。小時候,父母因「行善」一事,拿捏尺度不同,竟意見不合,造成感情不睦,身為子女的我們,情緒也大受影響,幸而當時阿嬤還在世,潛心念佛的她看在眼裡,無論遇到任何大風大浪,都教導我們以善解、體諒的心去面對難關,再輔以誦經拜佛穩定情緒,每每能夠雨過天晴。

佛緣延續 了解佛門儀軌

當年故鄉的地母廟,一直是鄉人的信仰中心,我自幼常隨著阿嬤、爸爸或媽媽進出這個道場,因而結識了黃老師。因為這段因緣,在我婚後隨著先生因工作數度遷居,直到先生任職臺化,定居彰化時,我的學佛因緣又不自覺孳生起來。

1972年遷居彰化,鄰居有位太太學法器,見我白天都在家就邀我一起學。雖然有時我會拿手工回來做,但是我沒拒絕,在工作之餘就和她們一起學習,因此對法器的使用先有了根基。

後來又在朋友的引見之下,認識了菩提院住持昭育法師,寺內只有三位出家眾,平時他們為法事四處奔走,我就代為清理道場,並作早晚課等例行佛事。若未出門,則為我解說佛經及佛門禮儀規範,故此,我對佛門的儀軌漸漸熟悉,且因課誦地藏經,對經中義理似有領悟。

發願勸募 師徒因緣深厚

1978年,到臺北松山寺受戒,印順導師是得戒和尚,擔任三壇大戒戒師。當時,我為趕入壇時間,等不到班車,倉促之間攔下一輛垃圾車即時到車站,趕上了北上的火車,促成此次受戒大事,每當談及此事,同修師兄姊都會戲說:「不容易喔,妳與上人不只有師徒之緣,還可以師兄弟相稱咧!」

瓊雲師姊曾是佛事中的搭檔,她是龍泉寺的信眾,後來也在龍泉寺出家,因她之故,我認識了同是寺中的出家眾──文利師父。文利師父後來自設道場,我當年發願要為上人募款時,自忖力量微薄,因此懇請文利師父登高呼籲,一時在彰化,有不少信眾成為慈濟會員,護持建院大事,勸募本編號一七九。

可惜文利師父有自己的生涯規畫,後來為了編輯佛教刊物事務繁忙,將勸募本交由我接棒迄今。

一粒種子落地 一生無量

我曾是懷西助念團一員,這讓我接引了多位委員和慈誠。勸募委員曾咏貴師兄、慈誠梁安順師兄都是那時候的夥伴,陳美容、許秀惠師姊是因曾師兄而相識,因緣生因緣聚循環不已。直至臺中分會成立,彰化地區已受證委員、慈誠約有六十位會員,而志工人數也蒸蒸日上,於是將彰化地區編制為第八組。

又經上人至縣立體育館一場幸福人生講座後,會員人數更是與日俱增。1997年回歸社區時,因無固定場地可供共修、會議時之用,遂有慈誠師兄提議覓地建會所。

上人常勉勵大眾:「對的事,做就對了。」回首來時路,難免遭逢逆境,不知是我資質愚鈍或天性平和,我只知行善是本份事,無須強求,於是我用單純的心去做簡單的事,在緊要關頭,很感恩身旁就即時湧出菩薩,為我分憂解勞,終能成就現今的彰化分會。我也期盼師兄師姊們不忘加入慈濟的出發心,時時信守誠正信實,行入人群精勤慈悲喜捨,不斷發揚慈濟宗門,以不負上人的殷殷叮嚀及付託。

(口述:邱蘭芳 文:許淑輝)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