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前非 浪子回頭操戲偶

2014-11-22   | 林秀琴
儘管廟口文化已逐漸凋零,曾志龍仍堅持傳承父親的衣缽,認真操演掌中戲偶,宣揚文化。(攝影者:吳俊翰,地點:新竹縣竹北市薇恩幼兒園,日期:2014/10/30)
布袋戲中的小生角色要怎麼走?小旦的腰又要怎麼扭?戲臺上,隨著文武場緊密配合的鑼鼓樂聲,高不盈尺的掌中戲偶,在曾志龍靈巧雙手操控下,不論舉手投足、一顰一笑,莫不唯妙唯肖、栩栩如生。臺前演的是別人的故事,笑說沒有人生劇本的他,細說那段不堪回首的來時路。

棄掌中戲 浮沉毒海

「不好意思,我不認識幾個字,也不太會寫。」三十七歲的曾志龍專注的簽著名,緩慢的運筆速度,像個孩子在練字。笑稱學歷只有國小一年級的他,想起小時候,被父親邊打邊學的情景,眼神中透露著絲微想念與感慨:「不是用竹子打,爸爸是用布袋戲頭的人偶頭『啪』一聲,直接打下去。打一次就怕了,怕了,就會記得。」

跟著素有「戲才子」之稱的黃俊卿學習布袋戲的曾爸爸,一心想將技藝傳承給曾志龍,但學習的辛苦,讓志龍打從心裡抗拒。覺得自己已經拿得很好也很正,但精通漢語、編劇,還會寫劇本的父親對他的要求,總是還要更高。父親不善於溝通,一味的打罵教育方式,不只是拉開志龍與布偶間的距離,父子倆的情誼也漸行漸遠。

國中時期,志龍開始加入幫派,放棄了毫無生命的木偶,試圖外求自信與溫暖。「看到人家壞,我就是要比他厲害。」他成天在外成群結黨,打打殺殺的事也層出不窮,家人飽受無奈之餘,也只能默默地跟在後頭善後。涉世未深的志龍,十幾歲初嘗牢災之苦,恐懼害怕的心想回頭,卻總是意志不堅定,沒有學到教訓,反而愈陷愈深。

「你真沒種!跟人出來做兄弟,這哪有什麼!我請你免錢,不會上癮啦!」經不住言語的刺激,志龍從第一口安非他命開始,一躍跳入毒海深淵,久久無法自拔。

父親遺言 敲醒夢中人

六年多來,不知進出苦牢多少回,歲月的堆積,也讓志龍的心智逐漸趨穩成熟,他開始懊悔自問:「為什麼我的人生會變這樣子?」雖然曾經試過許多方法,卻總是徒勞無功,終究無法擺脫毒癮的枷鎖。直至父親往生前的一席話,才觸動心念不堅的志龍。
跟著「戲才子」黃俊卿學習布袋戲的父親,一心想將技藝傳承給兒子曾志龍。(攝影者:曾志龍提供,地點:新竹縣竹北市,日期:2014/10/30)

「有那麼好吃嗎?吃這怎麼不會改?真的沒法度(閩南語辦法之意)改喔?」,志龍自忖不發一語。看著輕撫胸前的父親,志龍連忙攙扶入房。怎麼也沒想到,這段話竟是父親的遺言。待毒癮發作的志龍出門買「藥」回來,父親已帶著掛念與期盼離開人世。

「那給我很大、很大的打擊,畢竟不孝嘛!很多東西都來不及做,爸爸的功夫都還沒有學。」長久以來,在荒唐中過日子的志龍,已失去親人們的信任,卻只有唯獨一人總是對他不離不棄,但當時的志龍卻不領情。

「只要有風吹草動,知道他要來,我就跑,正邪不兩立嘛!他一直想『拉』我,但是我會怕。」這個生命中的恩人,就是他的堂哥曾清泉,他不斷的鼓勵,讓志龍現在想來滿懷感激:「最後一次進去,哥跟我通了很多信,用上人的法鼓勵我,讓我有繼續往前的信心。」

佛法妙方 沉澱浮心

接觸佛法,如同一隻迷航船隻找到方向。從新竹監獄移監到臺南,又移監到「臺南明德戒治分監」,在那裡,他終於找到心靈的依歸。那裡環境清幽,人性化管理,少了冰冷的銅牆鐵欄,更別說是直呼全名不叫代號的尊重,讓志龍敞開心門祝禱著:「不管是神也好、基督也罷,請指引我一個方向。」終於,他決心接受佛法的潤澤。

研讀佛法,對認識沒幾個字的志龍來說,實在是一大考驗,區區的「把心靜下來」五字,就把他考倒了。「什麼是『把心靜下來?』我根本就不懂,心要怎麼靜下來?」儘管佛法班的老師耐著性子教化,但對每天埋首於鳳梨田拔草的志龍來說,還來不及體會人家說的「在生活中領悟佛法」,卻已心生煩惱與滿肚子的委屈。

「在佛法班還習慣嗎?」面對老師的關心,志龍只是低著頭,看著被鳳梨葉邊刮傷的雙臂,他忍不住嘀咕:「那草拔了又長、拔了又長,怎麼可能拔得完,實在是有夠煩的……」聽見志龍的埋怨,老師依然堅持那句話:「拔草,也能領悟佛法耶!」心中滿懷疑惑的志龍,仍然說什麼也不會相信。
在參與反毒宣導志工行列中,曾志龍(左五)嘗到前所未有的快樂。(攝影者:曾志龍提供,地點:新竹看守所,日期:2014/10/30)

日子一天天過去,浮躁的心慢慢沉澱。志龍終於有所體悟,原來,拔不完的草,就好像一個人的心念一樣,心若有太多的欲望與雜念,則易叢生煩惱。在佛法班,志龍不只認識外相的字形,也慢慢體會到心中有法的好處。

當平凡人 做不平凡事

「臺南明德戒治分監」是慈濟人關懷的機構之一,相同際遇的人物現身說法,帶給志龍很大的鼓勵與信心。但對於這群熱心的「藍天白雲」,不免讓他心生好奇:「這些慈濟人怎麼這麼奇怪?那麼喜歡來監獄,他們到底有沒有錢拿,還是吃飽太閒了?嗯,堂哥也是這樣,一直找我,追著我跑,怎麼會這樣?」

其實心裡多想像慈濟人一樣,當個平凡人做不平凡的事,但要做個平凡人,對志龍來說有如夢寐以求。 志龍說:「其實,想走進慈濟,是我被關多久就想多久,因為我想改變呀!可是,又想到上人是這麼神聖的一個人,他真的有辦法接受我嗎?我一直重覆的自問……」直到出獄前,終於忍不住提起筆捎信給他堂哥曾清泉「哥,以後,我可以跟著你的腳步走嗎?」。

出了監,才呼吸到自由的空氣,不一會兒,考驗就來了。志龍走在往捷運站的路上,一臺「小黃」(計程車)尾隨了一百多公尺。「兄弟,坐一下嘛!才一百多塊,一看就知道剛出來的,別……」言語中還夾雜著「三字經」,志龍停下腳步眼盯著那位出言不遜的計程車司機。「可能是佛祖要考驗我吧!」心一轉念,心平氣和的志龍上了車,往回家的路。

忍住怨氣 換來幸福

做粗工討生活,學習頭要低、腰要軟。歲末年終,為了能讓家人過個好年,志龍暫時在「福將人力仲介」做粗工討生活,因而結識了曾經經歷過相似遭遇的負責人廖國泰董事長。廖董事長對他的無私照顧,讓志龍格外感恩。

記得有一回,以前飽受志龍欺負的道上兄弟回頭尋仇,儘管莫虛名的罪都算在他的頭上,志龍沒回嘴也沒有還手。「心裡很不平衡,以前只有我欺負別人,這樣真的很沒面子!但是,若不忍住,那我要怎麼做慈濟?」,腦海中也隨之浮現了上人的話:「人要學習柔軟。」
堂哥曾清泉(左)用上人的法鼓勵曾志龍,讓他徹底改心革面重新為人。(攝影者:曾志龍提供,地點:花蓮靜思精舍,日期:2014/10/30)

雖然忍住一口怨氣,但志龍心裏著實難過,於是,主動向廖董事長宣洩心中的委屈。「以前我剛出來的時候,也是這樣子;以後,你會碰到更多,忍過去,你已經跨出成功的第一步。」得到了廖董事長的慰藉,加上心中有法有定向,讓志龍心生信心。

因為參與慈濟見習課,讓志龍學習如何去關懷別人,心更平靜了。在反毒宣導志工行列,志龍常邀女兒一起參加,看見父親在臺前坦然分享,孩子們因而更瞭解,父親身上的刺青是怎麼一回事。志龍說:「以前聽人家說做志工會愈做愈開心,我打從心底不相信,但當我決定去做之後,那種快樂是沒辦法形容的。」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幸福的笑容,讓志龍顯得好靦腆:「老婆與孩子是我的精神支柱。」得來不易的幸福,就是往前的動力。

俗語中「吃一嘴王爺飯,註定一世人就是做戲人」,儘管廟口文化已逐漸凋零,志龍仍堅持傳承父親的衣缽,無論眼前有多少困難,人生寄予掌中戲偶的操演師,用汗水及淚水,淬煉自己的人生劇本。【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林秀琴 新竹報導 2014/10/30)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