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的旅程 開啟林元清人醫生涯

2011-10-21   | 江孟倩
最令人醫會醫師林元清感動的是甚麼呢?他好高興調皮地說:「當然!是見到上人啦!」(攝影者:蕭中強,地點:臺北市新舞臺靜思書軒,日期:2011/10/08)
林元清是一位優秀骨科醫師,在美國擁有六家醫院,曾是美國洛杉磯議員、加州聖瑪利諾市長、現任台北醫學大學董事醫師、更是慈濟人醫會醫師,參與國內外許多大小救災及義診近二十年,如921地震、美國卡崔那風災、海地大地震、八八風災等。隨著一張張的照片播放,他述說著每一張記錄照,當時的情景、故事及省思。

10月8日晚上,慈濟人醫會醫師林元清在臺北市新舞臺靜思書軒,以「慈濟大愛無國界」為題,分享他豐富國際救災的故事及感想;觀眾提問踴躍,林醫師親切地回答,並教觀眾簡單的復健動作。

意外旅程 開啟偏遠醫療善念

父母都是慈濟人,1992年,是林元清第一次義診。當時與友人心臟科醫師請假一個月,到西藏喜馬拉雅山走走,也帶了一些醫療器材藥品,以備不時之需。到達時,當地人得知有來自美國的兩位醫生,竟聚集了二、三百人期待看病。

令他震驚的是有位婦人帶著一個三個星期大的嬰兒,眼睛腫得像顆球而且裡面都化膿。婦人說這是玻璃吹到裡面去了,其實這個村莊,百分之七十的小孩都染上結膜炎。他先用藥水清洗,抹眼藥膏,再把藥送給這位婦人,讓她繼續為嬰兒敷藥。一個月後下山,林醫師看到這個女嬰眼睛可以張開了。他心想,還好,有經過這裡,否則這女嬰眼睛可能瞎掉了。這個事件啟發他以後要多作偏遠醫療的善念。
林元清醫師(穿西裝者)教來賓張值瑋(躺著的)簡單的復健動作,可減輕他叔叔腰椎盤突出苦痛。(攝影者:蕭中強,地點:臺北市新舞臺靜思書軒,日期:2011/10/08)


體會無常 把握當下行醫天涯

南亞海嘯時參與斯里蘭卡救災,是他看到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海嘯當天,有一個教堂有八百人在裡面聚會,來不及逃離,全部死亡。看到人的生命如此脆弱,也印證了證嚴上人常說的「是無常先到?還是明天先到?」林元清體會很深。

有一次資深志工黃思賢要去薩爾瓦多救災,行前兩天邀約他一起去。林元清心想,明天還有手術等著,怎可馬上走?但他心念一轉,把握當下,機會可遇不可求,便交代手邊工作,揹著行囊到了這個講西班牙語的國家。

救災診療時,醫師病人都就位了,但竟然無法進行問診!林元清醫師笑著要會眾猜猜看,是出了什麼問題,難倒了身經百戰、醫技高超的醫師們?實踐國小老師張寶文答對了──是語言不通!但上天自有安排,當下竟有多位摩門教士會說西班牙話,熱心前來幫忙翻譯。大家還成了好朋友。

虛心若愚 隨機逗教啟發善苗

在許多次救災過程中,林元清經常感受很深。最深刻的一次是在大陸華東地區,有一位又聾又啞的老婆婆,因腳趾甲斷裂一個月了,痛得很厲害,經過林醫師的處理後,老人家臉上的喜悅,讓他當下很感恩有機會付出。

但是令他更感動的,是看到志工們全心投入、不眠不休的那種付出無所求精神。他覺得慚愧,因為自己有時也會偷懶一下。然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蔡佩珊(右)向林元清醫師(左)請教救災工作怎麼參加,她希望有機會去學習。(攝影者:蕭中強,地點:臺北市新舞臺靜思書軒,日期:2011/10/08)
而最令他感動的是甚麼呢?他很高興且調皮地說:「當然!是看到上人啦!」

林元清醫師鼓勵大家多提問題,有會眾問身體腰椎盤突出怎麼辦?打坐後,抽筋酸疼?更有人問林醫師經驗這麼豐富,如何在現實與慈善之間平衡?當中曾經想「退轉」嗎?他不急不徐答說:「人的思緒都會上上下下,常會受外在的因素影響內在的想法。要常常提起初發心,再堅持一下,追求我們的慧命成長。」

世新大學大三生張值瑋很高興學會了簡單的復健動作,將回去教正受腰椎盤突出苦痛的叔叔。本身學電腦的他,對賈伯斯的一句名言:「Stay Hungry,Stay Foolish」感觸很深,像這樣有成就的人,仍要求自己「求知若饑,虛心若愚」。張值瑋覺得林元清也具有同樣特質,很令人敬佩。張值瑋雖然年輕,功課打工之餘,也會幫助別人,因此了解助人時,自己也會成長。他表示有機會願意多投入助人行列。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蔡佩珊也是大三生,對於林元清醫師的救災工作很受感動,也希望有機會可以去學習。林醫師馬上請在場的職工幫忙聯繫,積極撮合機會。林醫師並掏出名片以方便聯絡,頓時大家圍過來,都想要一張。新舞台的小小志工們也湊過來,老中青少齊聚在一堂,傳承著慈濟大愛。【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江孟倩 臺北市報導 2011/10/08)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