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為青年 理所當然的事

2012-03-17   | 涂心怡
在約堡的UCΡA腦性麻痹收容中心,蔡凱帆協助病患復健並辨識數字。將滿而立之年的他,投入志工行列已有十六年,行善付出後的心靈滿足讓他格外珍惜。(攝影者:林炎煌)
可以溫柔膚慰病弱的心靈,也可以登台侃侃而談,慈青們以承擔的勇氣和成熟的風範,挑起了大梁。在南非慈善福田廣闊,志工無分年紀,人人都是推動志業的要角;互為後盾與前鋒,安彼此的心、走長遠的路。

2011年10月,在南非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South Africa)的慈濟志工於德本(Durban)舉辦一年一度的南非本土幹部研習營,規模不小,123位學員分別來自南非八個區域以及賴索托等地。翻開課程表一看,八成講師幾乎由「慈青」承擔。

去(2010)年三月,志工在雷地史密斯(Ladysmith)舉辦本土教師研習營,邀請七所慈濟小學的校長與老師參與;一百多人的營隊活動,從規畫、執行、場布、講師,也都由這群慈青負責。

慈青,全名為慈濟大專青年聯誼會,顧名思義,是以大專院校學生為主要成員;但是在南非,無論是十四歲或是三十三歲,只要是年輕志工,統一名稱就是慈青;任何慈濟活動中,都能看見他們承擔要務的身影。

看著這群年輕人毫無畏懼、有條不紊地進行課程,慈濟志工施鴻祺讚歎:「慈青很棒,別看他們年紀小,我很肯定的說,他們幾乎可以代替我們這些師姑跟師伯了。」他逗趣地說:「看到他們,就覺得自己老了!」

勇於承擔 不分年紀

在南非慈濟志業中,無論大小營隊、任何活動,慈青幾乎都身居要角,每個人負責的還不只是單一任務,常常要發揮多功能,將兩三個任務攬在身上。

雷地史密斯慈濟志工不多,去年籌辦教師研習營時,想到了三小時車程外的約翰尼斯堡(Johannesburg,簡稱約堡)慈青。當時蔡凱帆接到任務電話,他問:「我們要準備什麼?」志工告訴他:「整個營隊都交由你們負責。」聞言,蔡凱帆一如以往鎮定且毫不猶豫地應允。

「南非福田廣大,志工人數不多,工作一來,每個人都要承擔,沒有年紀區分。」蔡凱帆將一切視為理所當然,「沒有人主持或分享,我們就上臺;沒有人帶活動,我們就去帶團康。」

另外一位慈青學長袁亞棋,剛到南非時正遇上大型營隊,「師伯希望我們幾位年輕人能各自負責講一堂課,其他人都很自然地點頭說好,轉身就去準備,只有我愣在當地。」當時她才來南非四個月,自認是懵懂無知的菜鳥,但年長志工卻全然信任地將重責大任交到她手中,讓她驚訝;但漸漸地她也習以為常,「在這裏待得愈久,就愈有自覺,年輕人不能永遠都把自己當成是孩子。」

再回頭問問年長的志工,難道一點也不擔心嗎?志工呂月霞充滿信心:「慈青在南非長大、接受教育,比我們這群三、四十歲才來的老人家更了解南非的環境及情勢。最重要的一點,是他們的英文很流利。」

南非大城市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華人不多,年長一點的慈濟志工,大多是經商移民的臺灣人,即使平均待上二十年,英文能力僅限於生活溝通,上臺講課對他們來說不是勇氣問題,而是怕無法深刻表達;可想而知慈青所擔負的責任有多麼重大。
2003年至今,約堡慈濟志工持續關懷富蘭克‧米哈德老人院(Frank Manhardt Old Age Home);慈青扮演重要角色,年輕活力為孤寂的老人院帶來歡笑氣息。(攝影者:林炎煌)


傳統創新 最佳拍檔

長期帶領慈青的呂月霞表示,有些慈青很年輕,也有幾位成家了,「但在我們心中,不論他們幾歲,都是孩子。」她坦承最初也不敢放手,但最終讓他們信任的,是年輕人的勇敢無畏。

34歲的慈青學長黃騰緯,學生時期跟另一位慈青開車經過一個約有四百多戶的鐵皮屋區,兩位年輕人看到眼前雜亂的建築、小而髒亂的居住環境、貧困的住戶群,兩人心想:「需要慈濟幫助的對象,就在這裏。」

南非過往的黑白對立,造成種族衝突、貧富差距,犯罪搶劫事件居高不下。但這兩個大男孩以悲心克服惶惶不安,走進白人避之不及的鐵皮屋社區。他們帶動社區內的小孩做環保,改善髒亂的環境,也期待藉由資源回收所賣的錢,為簡陋的鐵皮屋區安上幾支水龍頭,解決飲水問題。

「他們這麼做,把我們都嚇壞了!」呂月霞告訴他們:「太危險了,下次一定要有大人陪。」之後,年長的慈濟志工跟著慈青再次進到鐵皮屋區,慈青建議將車子停在加油站,徒步走進社區,避免可能發生的劫車危險,並殷殷叮嚀:「不能帶任何東西,相機、皮包等都要拿起來,讓他們知道你身上什麼都沒有。」彷彿角色對換般,慈青們的語氣像個小大人,從內散發出成熟。

「約堡第一個鐵皮屋區關懷,就是這樣做起來的。當時我們感受到,不能小看孩子,他們有想法,而且也有方法。」呂月霞笑說。

慈濟開始深入鐵皮屋區以及貧困的黑人部落關懷、發放,更計畫輔以教育關懷。當志工著手研擬獎學金制度,評估獎勵方法與篩選標準時,慈青們更進一步與深耕社區多年且有成果的公益社團接洽合作,期待能提升援助品質。

「我們很傳統,孩子們的觀念很創新,做事常有加倍效果。」呂月霞說:「他們做得比我們好,為何不讓他們發揮!」在南非的慈濟志業,年紀不是分水嶺,而是相互補足的最佳伴侶。

內心飽滿 散發光輝

南非慈青對於龐大的責任並不感到是壓力,猶如蔡凱帆所說:「現在所做的,跟未來要做的事情,心念與方向都是一樣的。把現在的志工生活,當作是提前實習、提前培訓。」
2011年3月東日本大震災後,南非慈青林僑音(右一)拿出年輕人的行動力,上街頭、到學校,把握時間為受災民眾募集賑災款及祝福。(攝影者:林炎煌)

即使想法成熟、確定志向,但他們也曾經有過年少輕狂。33歲的袁亞棋,大學時代是個走在流行尖端的女孩,一頭栽入街頭熱舞的世界中。她所就讀的大學也有慈青社,她的觀感是:「一群熱心公益的年輕人,會比手語、帶團康,很健康也很有活力。」但要和這群人相處,當時的她認為要「放下身段」,「慈青,是很落伍的年輕人,所做的都是書呆子才會做的事情。」

大學畢業後,袁亞棋對未來感到迷茫,不斷探尋人生方向;她試著在佛典中找尋答案,也因為接觸佛教,她開始依循志工的腳步走去。

志工服務中,每每見到貧苦困頓的個案,或是見證本土志工即使自身貧困,卻因不忍之念,仍日日餵養數百孤兒飽腹一餐,袁亞棋的心靈開始蛻變。「現在回過頭來看那些一起跳街舞的朋友,發現他們的生活沒有多大改變,一直在追求酷炫的事物,或受感情折磨,對未來也沒有什麼計畫。」

以往追求流行時尚,常在舞臺上吸引眾人目光的她,如今最常穿著慈濟制服走入窮鄉僻壤。藍白兩色的衣服,雖不炫麗,但是閃耀在她內心的光輝,卻更襯托出她的亮麗。

相較於袁亞棋,蔡凱帆的經驗不同卻也相似。「我曾離開慈濟一段日子。」蔡凱帆十四歲就投入慈濟志業,假日、課餘時間幾乎都在慈濟團體中度過,朋友們疑惑:「為什麼你都不出來玩?」「何不跟我們去夜店喝酒?」「假日一直做慈濟不煩嗎?」……於是,蔡凱帆走出朋友口中的「慈濟圈圈」,投入花花世界;但過不久,他還是回來向師姑、師伯報到。

「可能是玩過了吧,覺得不是想像中那麼好玩。」對他而言,玩,是一時的情緒滿足;做志工、一心一志投入付出行列中,所得到的心靈成長,是一股強大的飽滿力量。

慈青後盾 志工挺身

在每月一次的慈濟兒童精進班活動中,袁亞棋熟稔地在臺上授課;臺下,慈濟志工潘明水不時地觀照全場,隨時補位支援;一切,都是要讓袁亞棋無後顧之憂地將課程圓滿。
深深淺淺的藍、多元的膚色、老老少少的年紀,聚首在南非慈青幹部研習營中;慈青以充沛精力承擔,師姑師伯們則憑藉著人生經驗與智慧圓滿協調,做他們堅實的後盾。(攝影者:朱恆民)


袁亞棋常說:「只要看見師姑師伯在場,就會很安心。他們是我們很強力的後盾。」一向愛說笑的潘明水重新翻譯:「慈青做得很好,我們這些師姑師伯的作用,就是站在那裏當一尊菩薩,讓他們安心。」

聽著長輩這樣說,袁亞棋搖搖頭,溫柔地笑著:「師姑跟師伯總說我們能力很強,但我們的人生閱歷沒有他們豐富,像是評估個案、人事協調,還是要他們在前方處理。」

南非慈青學長帶領年輕的學弟妹們,也是秉持相同模式,總是盡量放手讓弟弟妹妹們去做,把他們推上舞臺;但是當他們需要支援時,只要一個眼神、一個動作,慈青學長馬上就會挺身而出,協助解決難題。

今年23歲的顏銓佑,是全南非慈青總窗口,他心有所感地說:「慈青學長給我們一個觀念,就是不論承擔什麼工作,都要盡力去做;如果我們有六十分的能力,就做好六十分,不必怕開天窗,因為他們會在後頭幫忙補足四十分。」年長慈濟志工之於慈青學長、以及慈青學長之於慈青的角色,就是強力的後盾。

慈青會徽,是雙手捧著一炷點燃的蠟燭;從南非慈濟志工帶領慈青學長,以及慈青學長傳承給慈少的態度,具體呈現出會徽所代表的意涵——燈傳燈、心連心,燈燈相傳無盡燈。

(文:涂心怡 摘自:《慈濟月刊》第543期)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