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獎女王 親子零分變一百

2012-08-03   | 楊秀麗
孩子們貼心的為父母舉行了結婚二十一周年紀念,孩子的貼心讓劉渼嬌(右一)及先生感動不已。(劉渼嬌提供)
美好的天倫之樂畫面,一張張投影片閃過眼前,劉渼嬌及先生含淚看著,心裡滿是幸福感動。尤其有一張投影片的內容——「罵人公司」,更是勾起渼嬌好不容易才改變的過去,標榜劉渼嬌從一個「罵人公司」變成「好媽媽」的成長歷程。

今年(2012年)是劉渼嬌結婚二十一周年紀念,大女兒林宛糅特地帶動哥哥林鑒威及妹妹們,趁常年在柬埔寨工作的爸爸回馬過年時,安排了一個貼心、溫馨不失浪漫的周年慶晚餐,送給父母一個驚喜。喜好烹飪的鑒威下廚煮義大利麵,宛糅則親手製作手工玫瑰花團、還花了幾個星期細心製作投影片,仔細描述父母辛勞,藉此感念父母恩。

如果四年前,慈濟志工蘇美貞不曾出現在劉渼嬌的生命裡,幸福,不僅會是夢幻泡影,孩子們也許已成為社會的負擔。

媽媽企業成功 親子關係卻跌谷底

二十多年前,劉渼嬌在麻坡一間家具製造廠當書記,她用心學習,在三年內就累積了相當多的經營管理經驗。1992年,年方三十一歲的劉渼嬌,決定大膽白手起家,在離家鄉玉射約十分鐘車程的小鎮,創建了小口酥餅出口外國的真美味食品工業,產品深受好評,廣銷至香港、中國大陸、印尼等國家,甚至遠至中東。

劉渼嬌雖然屢獲中小型企業家獎項,接受各大媒體爭相採訪報導,譜寫出一則麻雀變鳳凰的傳奇故事。然而,光鮮亮麗的背後,卻是一個驕傲、自負且失敗的媽媽。

劉渼嬌積極賺錢,卻錯失了一兒三女的寶貴童年。孩子們從出生後,即寄養在保姆家直到上學,又在不同的傭人陪伴中長大。對大兒子林鑒威來說,他的童年似乎不曾有媽媽的存在;相對地,媽媽劉渼嬌亦對孩子們的童年記憶空白。親子間,衍生嚴重的代溝問題。

小學時,鑒威不愛讀書,頑皮的他,曾在學校兜售口香糖,再把嚼過的口香糖黏在教室及校園四周,讓師長們傷透腦筋。就讀中學後,媽媽一天僅給四令吉(約新臺幣三十八元)零用錢,扣除超過一半的車費,還不夠讓正發育中的鑒威吃飽,他多番反映,媽媽卻自認「肯定夠」。

「不要談我媽媽,她只懂得賺錢而已……」鑒威放棄跟媽媽溝通,且為了要吃飽、吃好,發揮自己的小聰明,想出很多鬼主意——幫同學跑腿、做功課、翻版光碟……

渼嬌的常年出差,鮮少在家,加上性格剛強激烈,每每一回家,只要孩子們稍有不順她之處,就動輒嚴厲打罵;有一次,劉渼嬌實在氣不過,就拿出菜刀,作狀要砍遲歸的鑒威。由於母子倆的關係越演越激烈,鑒威寧願一回家就關在房裡不見面、減少衝突;最後為了逃避家,鑒威瞞著父母,流連在電玩中心,「在那裡至少能找到談天對象,時間比較容易過。」

心血泡湯 朋友成貴人

親子間的膠著冷戰,在2006年柔佛州的大水災中有了突破。這場百年大水災,淹沒了渼嬌的心血;多年老友蘇美貞是慈濟志工,聽聞她落難,緊急召集慈濟人到工廠關懷。慈濟人及時、尊重的援助,整齊的隊伍,讓渼嬌留下好印象。

林鑒威(右一)常隨蘇美貞(右二)帶著去做訪視,見苦知福,最後懂得惜福和感恩,改善了與媽媽的惡劣關係。(攝影者:楊秀麗 地點:馬來西亞武吉士靈烈 日期:2012/04/07)
隔年11月,蘇美貞力邀渼嬌回臺參與實業家營隊。渼嬌一貫以忙碌為由回拒,但美貞已為她訂機票,渼嬌只好推拒所有活動,隨美貞赴臺。這一飛,改變了渼嬌的一生,她說:「真正了解我該做什麼,這個團體很不一樣,我們一生不能只要在一個小圈子裡打轉 ……」

從臺灣回國後,美貞提醒渼嬌,「如再不轉換生活環境,就算妳賺到金山、銀山,留給孩子的是社會的負擔。」蘇美貞以過來人身分,分享自己也是放下事業,舉家搬到馬六甲與先生團聚,才重拾天倫樂的經驗。最終,劉渼嬌被打動,於是蘇美貞又協助她找房子、舉家搬遷。

地毯式陪伴 轉機乍現

雖然換了新環境,兒子鑒威與媽媽的溝通卻日益困難,鑒威情願用字條和媽媽來溝通,每一張字條卻都只是討零用錢。「這孩子跟我的距離,真的很遠。」渼嬌無奈跟美貞訴說心事,美貞則老神在在:「妳放心,交給我。」

蘇美貞及先生陳德祥同為慈濟志工,夫妻倆帶動三個孩子一起來關懷渼嬌一家。陪伴他們適應環境,積極化解渼嬌與先生之間的婚姻危機。渼嬌深受感動:「她用她的家庭來引導我的家庭。」

美貞也開始軟硬兼施,說服鑒威跟她一起做訪視。從不知人間疾苦的鑒威,不但看見自己的幸福,也開始懂得珍惜。一回做訪視時,鑒威幫忙背一位老婦人上樓,回家後跟媽媽分享:「我們很幸福呢!」劉渼嬌驚喜著兒子的改變,從一個討厭讀書、沒禮貌的叛逆孩子,慢慢蛻變成一位懂得感恩、尊重有禮的孩子。

蘇美貞雖然忙碌,仍撥出許多時間採取地毯式陪伴劉渼嬌一家人。但渼嬌跟著美貞做慈濟,因為習氣使然,幾乎每一天都跟美貞發嘮叨,甚至耍性子,但美貞不曾放棄,不但在前面引導,還在後面推一把,讓渼嬌的慈濟路,雖一路顛簸,但仍持續前進。

放下身段 拾回人際關係

接觸慈濟之後,劉渼嬌從一向獨來獨往、唯我獨尊的老闆身分,慢慢開始願意放下身段,讓別人一起承擔。過去是「罵人公司」,脾氣總是一觸即發,而今會先深呼吸,再進行溝通。過去在公司開會,與兄弟間宛如陌路人,而今彼此有說有笑,重拾創業前的融洽感情。小弟劉錦發說:「她進入慈濟之後,整個性格都改變,可以接受別人的提議。」

好友蘇美貞(左)帶劉渼嬌(右)回臺參與實業家營隊,也改變了劉渼嬌的一生。(蘇美貞提供)
對家庭與孩子,她開始關心多一點,擔心少一點,夫妻倆也願意為家庭做出改變,不讓這個家缺了一個角。看見媽媽參與慈濟後的改變,鑒威和妹妹們也跟著改變習氣。

鑒威坦言,如果繼續留在舊的環境,接觸當時一些行為偏差的朋友,就會有賺快錢的投機心理,外加家庭關係惡劣,今天可能已經成為「大耳窿」(地下錢莊、暴力討債)的跑腿……而今,鑒威不但考上大學,熱愛學習,熱心助人之餘,還是個常跟媽媽說感恩與愛的貼心兒子。無怪乎渼嬌笑說,加入慈濟最大的收穫是「賺回了我今天這個家!」

生命在呼吸間 生活不只是賺錢

事業心重,仍然想多賺世間財的渼嬌,在2009年2月到杜拜洽商時,因心血管栓塞倒下,幸運地撿回一命。在杜拜醫院住了兩個星期,蘇美貞夫婦一邊幫忙安撫孩子,處理孩子的就學瑣事,還不時進行視訊連線,讓媽媽安心,孩子放心。

加護病房裡,渼嬌請人幫她帶來《靜思語》。一翻開,「生命在呼吸間」躍然紙上,讓渼嬌嚇了一大跳。回國後,渼嬌開始積極承擔,主動投入慈濟活動。

渼嬌將環保理念帶進家庭內,隨處用小紙條提醒孩子們勿浪費水電,也在住家旁放置環保物。她還把環保所學的,用來扭轉公司成品的成本,也將生意分配給兄弟運作。放下後,她才發現,原來沒有她,大家做得更好。

今年3月中,她回臺參與全球環保研習營後,就發願一定要大力推動環保,並勇於承擔馬六甲愛極樂環保教育站的總協調,儘管事多人忙考驗多,面對各種變數,劉渼嬌都勇敢淡然面對。在志工們的用心努力下,渼嬌含著眼淚站在一角,感動地看著愛極樂環保教育站,在5月27日正式啟用。

2012年5月20日的培訓課程上,投影片上顯現了劉渼嬌一家六口的溫馨合照,熒幕上斗大的字眼「因為慈濟……讓我擁有幸福,無限感恩!」,五十一歲的渼嬌,甜甜笑著,用簡單一句感恩,為「幸好還來得及」擁有的幸福留下註腳。【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楊秀麗 馬來西亞馬六甲報導 2012/06/01)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