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三出版品 獲政院推薦優良讀物

2010-04-23   | 慈濟基金會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有三件作品,獲行政院新聞局推薦為中小學優良課外讀物。(人文志業中心提供)
行政院新聞局4月22日公布「第32次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推介」評選活動結果,共有《燃燒的歲月》等813件作品獲得推介。 其中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有三件作品入選分別是【人文類】《真巧!我們都是人》、【科學類】《數學也可以很童話》及【語文文學類】《魔法歡樂森林》。


八百件讀本 專家精選推薦

新聞局為推廣中小學生閱讀,舉辦本項評選活動,聘請國內資深兒童文學、教育、生態、資訊及漫畫等各領域學者專家,經3個月分組評審後,從2,170件符合參選資格的各類作品中,選出311件圖畫書類、94件科學類、95件人文類、183件文學語文類、64件叢書‧工具書類、48件漫畫類及18件雜誌類,總共813件優良讀物,總推介比例為四成二。

新聞局指出,近年來參選作品內容相當多元,本次評審過程中,評審委員採更嚴謹的評選標準,俾提供最適合中小學生閱讀的書單,除了內容的篩選外,也特別注意語文呈現或思維模式,必須適合中小學生的閱讀與身心成長、生活學習需求。例如:文學語文類強力推介故事好、文筆精彩的作品,而對未經重新編排的再版書則不予推薦;漫畫類除漫畫技巧外,主題正面且具啟發性者,均為考量推介的重點。本土創作的優秀作品更優先列入推薦。


《真巧!我們都是人》 契入生命課題的絕佳入門寶典

獲選【人文類】推介的優良課外讀物《真巧!我們都是人》,本書是從照亮心靈講座諸場叫座的演講中,精選八場結集,在整編的過程中,我們回味了八位名家精彩的演講,令人低迴不已!

本書結集心靈講座林宏熾、游乾桂、孫效智、鄭石岩、柴松林、曾昭旭、余德慧、賴其萬等八位學者專家的人生信念,他們對生命的觀照及生活態度,處處顯露出「對天」的敬服謙卑,「對萬物」的尊重憐恤、「對人」的關懷善意及「對己」的省思覺察,我們從字裡行間可以充分感受到那份柔軟、悲憫,追求真善美的直心,捧讀之際,令人跟著進入自己生命的思索反省,而對自己的生活態度、方向追求,似能更見明澈。

「我們都是人」,人都同樣經歷很多的磨練考驗、煩惱痛苦,這段生命歷程逼使我們必須不斷學習成長、觀照提昇。「該如何活著才是滿意的人生?」「生命中重要的是什麼?真正想要什麼?」一個人或遲或早會思考生命的問題,因為生命有限是既定的現實,這個有限逼使人警醒思考,如何能活出自認的價值?這一生如何沒有遺憾?

人不是只要吃喝玩樂就能滿足的動物,人還要尊嚴、愛、歸屬感、自我實現,人生需要不斷的學習自我調適、不斷的觀照內心,本書是契入生命課題的絕佳入門寶典,歡迎老朋友、新朋友一起來擁有。


《數學也可以很童話》 讓孩子學習不皺眉頭

獲推介為【科學類】優良課外讀物的《數學也可以很童話》是介紹「數學是研究數量、結構、變化以及空間模型等概念的一門學科,透過抽象化和邏輯推理的使用,由計數、計算、量度和對物體形狀及運動的觀察中產生……」從定義看來,數學是一門抽象和邏輯推理較強的學科。有些孩子在學數學的時候,常是咬著筆桿、皺著眉頭,一副痛苦的模樣。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在他們眼中,覺得好多數學概念都很抽象、好多定義無法理解、好多公式的推理過程就是想不通……怎麼辦呢?作為教育工作者,要想方設法,化抽象定義為具體形象,讓推理變得生動有趣,讓孩子快樂地學習數學。

作者曾教過幾年小學數學,那段快樂而美好的日子,一直鐫刻在我的記憶中。我用實物圖展示推理的過程,編兒歌教孩子們識字公式及計算法則,編故事講解一些較難的數學問題;孩子們因此能夠借助實物親手演算,一邊唱兒歌、一邊記公式與法則,一邊聽故事、一邊思考數學問題……

在這本新書中,我在這些數學故事裡選擇了一部分獻給親愛的孩子們。這是一部數學童話與多元智能相結合的寶典,藉由理財高手小酷哥、薔薇谷裡的花精靈、宰羊洞裡的女巫等粉墨登場的有趣人物,為我們講述了一個個奇妙的數學童話故事。這些故事適當地搭配知識大補帖、以及數理邏輯智能、語言智能、內省智能等遊戲,讓孩子們快樂閱讀、輕鬆學習、健康成長。


《魔法歡樂森林》 童話故事潛移默化是非觀念

獲推薦為【語文文學類】優良課外讀物的《魔法歡樂森林》一書,主要是介紹是非好壞的觀念,和棄惡向善的正面態度,對孩子未來的影響。國小中年級以上英國作家卻斯特頓(G. K.Chesterton)說:「童話比真實故事還好;不是因為它告訴我們火龍存在,而是它告訴我們火龍是可以被打敗的。」童話世界有一個鐵律:壞人再怎麼壞、再怎麼狡猾,好人再如何落難、如何受苦,最後的結局一定是好人得到好報、壞人得到應有的懲罰!

孩子從小看童話書,表面上是被曲折的情節和幻想的國度所吸引;實際上,他同時在建立是非好壞的觀念,和培養棄惡向善的正面態度。就如卻斯特頓說的,童話讓孩子知道火龍(壞人)是可以打敗的;只要鼓起勇氣、堅定不已地奮鬥下去,一定能贏得最後的勝利。

這種是非好壞的觀念和棄惡向善的正面態度,對孩子未來的影響,比課本知識強過百倍、千倍!另外,在擠壓、扭曲的童年下,孩子普遍有著不健全的心理;透過閱讀童話,故事中所展現的豐富情感、精采想像及深遠的哲理,足以克服焦慮和躁鬱,解決孩子遇到的困境。除了閱讀的喜悅,本書還望能發揮人格教育及心靈療癒的功能。

(報導:慈濟人文志業中心)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