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鐘最佳戲劇〈情義月光〉 11月5日重播

2010-11-03   | 葛傳富
大愛台11月5日14:30重播金鐘獎劇作《情義月光》。(人文志業中心提供)
一顆白饅頭能成就什麼樣人生?貧困的年代,點點滴滴都是一輩子銘記在心的恩情。〈情義月光〉看一個堅強不認輸的孩子,如何從赤貧如洗的雞寮出走,一步步邁向發明家的成功之路。大愛電視秉持著認真做戲的精神,製作〈情義月光〉。「品質」是唯一的堅持。

榮獲2010金鐘獎 發明大王的故事

大愛劇場11月5日重新推出金鐘大戲〈情義月光〉,〈情義月光〉今年(2010)在金鐘獎大放異彩,獲得戲劇節目獎、戲劇節目男主角兩項大獎,佳評如潮。為了服務向隅的觀眾,特別在11月5日下午14:30分重播,劇中主要演員包括游安順、林嘉俐、吳政迪、許仁杰、簡沛恩、林雨宣、林鴻翔、王中皇、藝鴒、趙美齡 小戽斗等。集合實力派演員,畫面精緻優美,音樂扣人心弦,是齣實實在在的好戲!!

大愛台湯健明總監高舉獎座,感恩全體人員的支持與肯定。(慈濟人文志業中心提供)
〈情義月光〉主要是描寫發明大王沈順從的故事,沈順從來自鹿谷種茶世家,後來父親經營不善而家道中落,有七年時間,家裡連房子都沒有,一家九口住在雞寮。

十四歲,沈順從國小畢業,就到台中鐵工廠「學手藝」做黑手,並自學一手機械製圖技術,打下他日後發明的基礎。二十五歲,他自行創業做模具沖床,做得很順手,工廠一家接一家開了五家。像他設計出的慈濟環保筷自2006年5月推出之後,大受歡迎,從推出至目前為止,銷售已經超過百萬雙。

沈順從耗費五年時光才開發完成的環保筷,原本可以上市熱賣,但二話不說就把專利權無償出讓給慈濟。問他如何「捨得」?沈順從師兄笑說,反正他還可以開發別的東西。目前在全球數十國銷售的茶具『飄逸杯』就是他的作品。

最年輕金鐘獎最佳男主角 用真誠詮釋角色


以〈情義月光〉獲得戲劇節目男主角的吳政迪,今年16歲,就讀台灣戲曲學院一年期,這次在〈情義月光〉飾演少年沈順從;沈順從自懂事起,眼睜睜看著家道中落,一步步從地方上數一數二人家,變成接受濟助的貧戶。

看遍人間冷暖的童年,型塑出了沈順從世故、早慧的角色特質;並且,在祖母的諄諄教悔下,以照顧家人親友為己任、把光耀門楣做為自己的人生抱負逐步地建立了起來……這個世故、早慧的角色,由吳政迪出飾,年紀尚輕的他,沒有太多表演技巧,惟有盯緊對手演員,發自內心真誠的演出;感性處幽微動人、層次分明,值得大力推薦!

2010年第45屆金鐘獎戲劇節目男主角得主吳政迪。(慈濟人文志業中心提供)
新科金鐘獎最佳男主角吳政迪1984年生,目前16歲,台灣桃園縣人。現就讀國立台灣戲曲學院客家戲劇科。曾獲多次客語演說比賽第一名。吳政迪從小就有表演天份,說唱藝術樣樣行,客語、河洛語、國語三聲帶,學校也刻意栽培。電視作品有〈魯冰花〉、〈彩色寧靜海〉、〈源〉、〈情義月光〉等。

吳政迪表示,「在〈情義月光〉這場戲之前,我不會講台語,接到劇本有點嚇到,然後就趕快跟身邊的朋友學、還有跟戲裡面的阿嬤(趙美齡飾)學;一直到拍完這場戲,我就覺得進步很多。我家裡面有兩個哥哥,但沒有弟弟妹妹;可是在拍這場戲,我是有五個妹妹,要照顧五個妹妹還要照顧阿嬤,所以感覺有很大的不一樣。」

年輕演員蛻變 感恩劇組引導

為了延續少年沈順從的質樸氣質,青年時期則是大膽啟用「星光幫」歌手許仁杰。江導演看中的是許仁杰冷靜的特質;他不僅試鏡的表現非常好,私下也是聰明又有觀察力的人,而聰明與觀察力也是做為演員很重要的條件。

許仁杰對於能演出這個角色,覺得自己真的很幸運。一開始壓力非常大,舉手投足很有問題;還好導演很有耐心,願意給演員時間來進入角色,讓他慢慢抓到要領。雖然壓力超大,但成就感也很高。比起唱歌是在台上努力做自己,演戲則是和很多人一起完成工作,箇中滋味非常不同。

在劇中飾演古春蘭這個角色,對簡沛恩來說,雖是第一次演出大愛劇場,但很投入、很自在,因為劇本完整,加上是真人真事,演員有機會在角色背景上做功課,對於人物神情的揣摩便更為深刻。例如,春蘭的腳行走不便、必須在肢體上表現出來,以及從少女時期遇見沈順從到決定嫁給他,種種心情的轉折都要表現出層次來。

簡沛恩說,「光是從年代來看,就很佩服春蘭那種義無反顧地支持丈夫、默默地在背後守護家庭的深情。」

沈順從一向給人「很有魄力」的形象,夫妻感情融洽默契也很好,但遇到叛逆女兒,倆人竟然苦無對策。在劇中飾演讓父母操煩的大女兒恬君一角的林雨宣,出身「星光幫」歌手,這是她的第二齣戲;演出這樣一個突出的角色,林雨宣說自己很幸運,第一次演大愛劇場就遇到與資深演員的對手戲。

資深演員絲絲入扣 演出人生醍醐

戲劇演員游安順(左)與本尊沈順從師兄(右)。(慈濟人文志業中心提供)
從〈走過好味道〉的菜粽伯到〈情義月光〉的發明家,飾演中年沈順從的游安順在戲劇表現上駕輕就熟。他戲稱這次拍的是「災難片」,劇中不僅要跋山涉水,所到之處盡是受災場景,演員光只是拍戲都覺得辛苦,慈濟人遠赴山區救災的辛勞更可想而知。

林嘉俐說,為了讓角色在戲劇表現上顯得更立體,還事先知會本尊,角色情緒會稍稍放大,但不脫本尊從容的本質。春蘭看似柔軟卻很有韌力,才受得了丈夫不斷地改變,因此可以成為家庭穩定的能量;角色看似平淡,但在她和本尊接觸過程中,有非常好的學習,這是再多的戲劇分量都很難獲得的寶貴經驗。

身為演員,她以前會說「我要演好這個角色」;現在,林嘉俐感受到演好角色只是小愛,要如何透過戲劇,讓更多人看見慈濟人持續在做的事,才是演出大愛劇場更重要的任務。

在劇中飾演沈嬤的趙美齡,年紀不大但戲份很重,從四十幾歲演到七十幾歲,在劇中要把做為母親的辛酸與無奈表現出來。她甚至把戲裡頭所吃的玉米飯,回到真實生活裡自己煮來吃。

演員趙美齡表示:「我有一次回家,真的把戲裡面我們煮的玉米加白飯。那個時候他們很困苦,我就回家試試看,我覺得人活在現在的社會裡面,真的要知福要惜福。」

趙美齡說,導演很會說戲,這對演員的幫助很大;此外,個人的生活經驗也有助於演員對角色的詮釋。由於她也是阿嬤一手帶大,從小就看慣了老人家沒事就愛嘮叨,一件事說很多次也還不罷休的樣子,演來並不困難。

拍電影精神 製作精緻戲劇

第一次執導四十集的大愛劇場〈情義月光〉,拍電影出身的江瑞宗導演可是「卯足了勁」;不僅找來知名大提琴家范宗沛配樂,連劇本都是親自採訪而成,用的是把四十集連續劇,當成四十部電影拍攝的精神。

重現1950-1960年代的山村景象,也是〈情義月光〉劇組的「重頭戲」,光是一場沈家被迫搬到雞寮住的戲,就得大費周章地把場景一一陳設起來,劇中看起來像是「借來的實景」,可都是道具組的考究功夫做出來的結果。

大愛真善美劇場隆重推出〈情義月光〉,國際發明家沈順從師兄的故事,集合實力派演員,畫面精緻優美,音樂扣人心弦,實實在在的好戲!!11月5日起14:30大愛頻道,希望觀眾在欣賞戲劇的同時,也都能看到自己人生中的情義月光。

(文:葛傳富 報導:慈濟人文志業中心 2010/11/02)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