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愛入圍 兩岸新聞報導獎

2011-10-10   | 慈濟人文志業中心
大愛臺節目獲得入圍肯定,《彩繪人文地圖》節目,以顏卲璇、吳金圳製作的(民工娃兒進城記)深刻記錄民工家庭及其子女在大都市生活之不易,獲得評審青睞。圖為民辦的民工小學資源貧乏、設備老舊,午餐只有簡單的一道配菜,但孩子仍然樂天知足。(圖:慈濟人文志業中心提供)
「第十五屆兩岸新聞報導獎」入圍名單揭曉,由中華發展基金管理會委託、銘傳大學傳播學院承辦,大愛電視臺-顏卲璇、吳金圳以(民工娃兒進城記)入圍【電視新聞報導獎】。本屆共選出「專業新聞類」、「公民新聞類」入圍作品30件、【大陸地區暨港澳公民新聞報導特別獎】獲選作品2件,10月26日在國賓飯店舉行頒獎典禮。

大愛電視臺-顏卲璇、吳金圳製作的〈民工娃兒進城記〉去年11月在《彩繪人文地圖》節目播出,敘述九零年代以來,中國大陸經濟快速發展,大批內陸農民工前仆後繼,湧入沿海的大都市尋找發展契機,以家庭為單位的流動形式不斷增加,流動人口中的兒童人數也越來越多,由於大陸特殊的戶籍制度,孩子在就學及受教育方面衍生出不少問題。

民工小學圓讀書夢 報導見證人間至情

〈民工娃兒進城記〉專題報導透過兩個上海民工小學學生個案,呈現民工家庭及其子女在大都市生活之不易,進一步探討大城市邊緣的貧窮家庭,所面對的子女教育問題與困境。
就讀民工小學六年級的張沛 ,一家五口住在十坪大的房子裡,回家寫完功課,還要幫弟弟洗澡、洗衣服。(圖:慈濟人文志業中心提供)


中國大陸漂流在外地的農民工有將近1.5億人,流動兒童人口至少兩、三千萬。這些流動孩子的失學率高達10%,由於民工子女不能在大城市落戶,因此在善心人士奔走下,為這些民工子女成立了私立民辦的民工小學。

但民工小學的收入不豐、經濟困難,因而校舍老舊、課桌椅簡陋、資源缺乏,像上海慈濟人關懷的這所民工小學就是如此。就讀民工小學六年級的張沛 ,一家五口住在十坪大的房子裡 ,鄰居都來自不同的省分,都有很多小小朋友。張沛放學回家寫完功課,還要幫弟弟洗澡、洗衣服,但對剛來到上海和爸媽團聚的張沛來說,只要全家在一起,吃點苦不算什麼……

為加強民間對兩岸關係暨大陸、港澳之新聞報導,中華發展基金管理會自2007年起,每年辦理「兩岸新聞報導獎」活動。本屆活動參賽人數再創新高,共有237件作品報名參選,經由18位研究傳播、兩岸領域的學者專業評審後,針對作品之主題掌握、新聞價值、呈現技巧、兩岸相關性等因素加以考量,共選出 「專業新聞」、「公民新聞」類別入圍作品30件及「大陸地區暨港澳公民新聞報導特別獎」獲選作品2件,各入圍作品之優勝、佳作名次將於頒獎典禮當日揭曉。

各組入圍及獲選名單如下:(依報名編號排序)

一、專業新聞類(入圍名單)

※報紙新聞報導獎
 中央社-周慧盈、邱國強、馮 昭、蔡素蓉、黃季寬(世界第二的背後-通膨怪獸席捲中國)
 聯合報-胡明揚、吳佩玲、黃福其、王慧瑛、田俊雄、張家樂、吳淑君、陳崑福、楊濡嘉、陳志豪、湯雅雯、林河 名、劉方澤、李順德、 莊琇閔、邱莞仁、陳柏亨、陳嘉寧、王汝聰、鄭宏斌、徐養齡、甘育瑋、高宛瑜、陳思豪、曾雅玲、羅印沖、王宏舜、吳曼寧、高詩琴、葉英豪、黃宏璣、高堂曉、鄒秀明、黃 寅、鄭國樑、蔡明樺(紅包震撼彈-陳光標來臺高調行善 台灣社會掀波瀾)
 經濟日報-陳怡慈(2011年博鰲論壇直擊)

※報紙專題報導獎
 中央社-林淑媛、韋 樞、張建中、趙曉慧、潘智義、許湘欣、鄭崇生、康世人、陳虹瑾、何宏儒、王曼娜、廖漢原、楊明珠、胡立宗、 邱國強、黃季寬、蔡素蓉(巨龍崛起 台灣挑戰新賽局)
 聯合報-陳宛茜、鄭朝陽、梁玉芳、李承宇、陳思豪、陳若齡、徐柏棻、范凌嘉、朱婉寧、薛荷玉(兩岸對望)
 中國時報-亓樂義、劉正慶(兩岸遷徙首部曲-黃金大搶運系列報導)

※廣播新聞報導獎
 正聲廣播電台-方翔(「長三角的躍動-江蘇傳真」系列報導)
 復興廣播電台-楊文君、李述鵬(交流中的激盪系列報導)
 中央廣播電台-江昭倫(「富春山居圖下一場看不見的戰爭」系列報導)

※廣播專題報導獎
 IC之音竹科廣播-謝美芳、林絲雯、陳政宗、潘國正(<哈台風!陸客自由行>專題系列報導)
 漢聲廣播電台-高瑞麟(解讀鄧麗君密碼)
 環宇廣播電台-林意玲(「兩岸交流與和平發展」系列專題)

※電視新聞報導獎
 中天電視台-吳文琪、胡啟仁(逃離北上廣-二線城市的黃金商機)
 TVBS電視台-莊志偉、李皇龍(從老闆到公務員 台灣人西進的世代與挑戰)
 中天電視台-沈正彥、林信憲(中國轉型-來自最底層的心聲)

※電視專題報導獎
 TVBS電視台-方念華、詹瑋琦、莊志偉、彭馨儀、張子銘、廖珮君、李皇龍、蕭應強、余信翰、潘郁文(失速中國 社會真實故事)
 中天電視台-丁雯靜、余明洙(黃金密檔)
 大愛電視台-顏卲璇、吳金圳(民工娃兒進城記)

※雜誌報導獎
 遠見雜誌-楊瑪利、楊泰興、范榮靖、邱莉燕(中國十二五關鍵報告:跟著大陸賺五年)
 商業週刊-曠文琪、孫秀惠、李郁怡、邱碧玲(八○後)
 天下雜誌-李雪莉、黃昭勇、辜樹仁(陸企狼來了)

※平面新聞攝影獎
 聯合報、經濟日報-陳柏亨(出世入世-少林寺)
 聯合報、聯合晚報-陳易辰、蘇健忠、于志旭、陳嘉寧、鄭超文、廖國隆、高彬原(快樂自由行)
 中央社-孫仲達、謝佳璋、王飛華、吳翊寧、裴 禛、陳毅偉、郭日曉、鄭傑文、徐肇昌(魂斷太平洋岸-台灣蘇花公路坍方攝影紀實)

二、公民新聞類(入圍名單)

※影音新聞報導獎
 Peopo公民新聞網-陳柏濡、陳佩芬(農耕技術傲人 對岸組團取經)
 銘傳網路電視台-賴彥臻、吳翔傑、鄭予舜、吳宇賢、石莘瑜、王耿斈 (開放陸客自由行 士林夜市地價喊漲)
 銘傳網路電視台-林芝徳、黃思鳳、鄧郁潔(兩岸觀光政策開放 大陸民眾愛來台)

※非影音新聞報導獎
 環境資訊電子報-彭瑞祥、葉人豪(為「河」而戰-長三角水資源議題)
 Wenews-展竹芬(大陸美食系列報導)
 銘傳一週-孔令信(招收陸生正式啟動)

三、大陸地區暨港澳公民新聞報導特別獎(獲選名單)

※大陸地區暨港澳公民-影音新聞報導獎
 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台-王娅玲(見證奇蹟-一個學生記者的災區採訪手記)

※大陸地區暨港澳公民-非影音新聞報導獎
 銘報即時新聞-孫正好(臺灣"新青春電影"中的"傷痕意識"淺析)

(文:慈濟人文志業中心報導 2011/10/07)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