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若權呂慈悅 說唱中談孝
2012-11-06 | 廖昱芳
慈濟人文志業中心,主持的心靈講座——「說說唱唱‧音樂劇與生活的分享」,對談人是慈濟志工呂慈悅及知名舞台劇表演藝術家程伯仁。
時逢《孝的真諦》一書在此時出版,吳若權本身非常孝順,而程伯仁是舞台劇表演藝術家,與慈濟志工呂慈悅,兩位都有舞台劇的經驗,對父母同樣極為孝順。因此藉由《孝的真諦》一書,探討子女與父母之間的相處之道。
用愛陪伴 填補孤單
程伯仁先生以一首〈我懂〉的歌曲揭開序幕,這一場心靈講座共有一百多人參與。程伯仁集才藝於一身,他學過美術、音樂,也是位芭雷舞者。在母親過世後的第一個過年,他聽父親若有所思說道:「以後過年就隨便過吧!」為了讓父親感受與母親在世時的年夜,他努力回想母親生前煮的年夜菜,自己下廚一道道呈現上桌,讓父親不因母親的離世而感到孤單,且從兒子的孝心感到一股溫暖。
為了一圓母親生前遺願,也是歌手的他,在2010年勇敢的在中山堂,辦了一場紀念母親的個人演唱會。就連母親喜愛花,父子倆也將陽台重新栽種整理,現在家裡擁有一座溫馨花園,為感念母親所愛,他處處為生者父親著想,營造溫暖的家。
從歌者到演員到舞台劇,程伯仁認為人生過程中,有許多事情不管獲得或是失去,都是會讓我們不斷成長,所以都應該值得去努力,並正面看待。
詮釋孝與順 就是給他需要
從事服裝批發全球代理商的呂慈悅,放下蒸蒸日上的事業,投入慈濟志業。許多膾炙人口的手語舞台劇,都出自於她的編導。她自稱小時候很自閉,所以父母安排她學鋼琴與畫畫,造就她對音感與時尚美學的敏銳度。尤其是以繪畫做筆記,讓她在編排手語劇時,透過法語辭彙、音樂、畫面,能很快順利完成。
近期父親過世,擔心母親頓失依靠,為了讓母親心靈有所寄託,她陪伴母親參與適合的活動。她認為孝順應該是想媽媽現在要什麼?而不是給她物質或是請一個照顧她的人!對於父親的喪禮,因證嚴上人的開示,不舉行告別式,而以簡單的追思會感恩父親生前要求子女要信守承諾等等的身教。
呂慈悅笑稱自己在指導大家手語演繹時,要求要「快、狠、準」,因此不僅企業家、醫生、連鐵面無私紀律嚴謹的警察,都要敬她三分;主持人吳若權笑說原來傳聞不假,呂慈悅很無奈表示因為時間很短,必須快速的教會大家,如何演出才能呈現舞台的美感,她必須如此。證嚴上人知道後,教她要倒過來做,是「很準、很快」,編導手語劇時人見人敬的呂慈悅,讓現場笑聲不斷,也讓人知道在嚴厲的背後仍有一顆柔軟的孝心。
在乎父母的感受 角色對換一下
講座主持人吳若權對母親非常孝順,他認為孝就是要順,要在乎父母的感受,他告訴大家,用角色對換,同理心去感受父母的心;用智慧、用方法溝通應該就沒有問題。做父母喜歡的事,如果心有餘而力不足時,可以將自己心裡想說的話,說出來讓父母知道。
現場有位年輕女孩提出問題請教:「現在年輕人如何盡孝道?因愛玩會讓父母不開心,如何做到兩全其美?」程伯仁認為,既然在意,就要誠實面對父母,並讓他們了解與你外出的朋友是值得信任的。
「百孝善為先」,儒家思想以孝為首,所以自古以來有二十四孝傳為佳話。更有羔羊跪乳、烏鴉反哺等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故事,雖然世代變遷,在現代二十一世紀的潮流中,還是有許多美善孝順,善的循環在上演著。
在溫馨有趣的對談中,呂慈悅與程伯仁,在他們的人生過程一路走來,不管在學習上或是工作上,對於自己所做的選擇,縱使過程中,父母可能有所擔心或質疑,但終於放手接受,讓他們能依自己的想法做自己喜歡的事,而他們也不負父母所望。【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廖昱芳 臺北報導2012/10/27 )
知名暢銷作家吳若權先生在時逢《孝的真諦》一書在此時出版,吳若權本身非常孝順,而程伯仁是舞台劇表演藝術家,與慈濟志工呂慈悅,兩位都有舞台劇的經驗,對父母同樣極為孝順。因此藉由《孝的真諦》一書,探討子女與父母之間的相處之道。
用愛陪伴 填補孤單
程伯仁先生以一首〈我懂〉的歌曲揭開序幕,這一場心靈講座共有一百多人參與。程伯仁集才藝於一身,他學過美術、音樂,也是位芭雷舞者。在母親過世後的第一個過年,他聽父親若有所思說道:「以後過年就隨便過吧!」為了讓父親感受與母親在世時的年夜,他努力回想母親生前煮的年夜菜,自己下廚一道道呈現上桌,讓父親不因母親的離世而感到孤單,且從兒子的孝心感到一股溫暖。
為了一圓母親生前遺願,也是歌手的他,在2010年勇敢的在中山堂,辦了一場紀念母親的個人演唱會。就連母親喜愛花,父子倆也將陽台重新栽種整理,現在家裡擁有一座溫馨花園,為感念母親所愛,他處處為生者父親著想,營造溫暖的家。
從歌者到演員到舞台劇,程伯仁認為人生過程中,有許多事情不管獲得或是失去,都是會讓我們不斷成長,所以都應該值得去努力,並正面看待。
詮釋孝與順 就是給他需要
從事服裝批發全球代理商的呂慈悅,放下蒸蒸日上的事業,投入慈濟志業。許多膾炙人口的手語舞台劇,都出自於她的編導。她自稱小時候很自閉,所以父母安排她學鋼琴與畫畫,造就她對音感與時尚美學的敏銳度。尤其是以繪畫做筆記,讓她在編排手語劇時,透過法語辭彙、音樂、畫面,能很快順利完成。
近期父親過世,擔心母親頓失依靠,為了讓母親心靈有所寄託,她陪伴母親參與適合的活動。她認為孝順應該是想媽媽現在要什麼?而不是給她物質或是請一個照顧她的人!對於父親的喪禮,因證嚴上人的開示,不舉行告別式,而以簡單的追思會感恩父親生前要求子女要信守承諾等等的身教。
呂慈悅笑稱自己在指導大家手語演繹時,要求要「快、狠、準」,因此不僅企業家、醫生、連鐵面無私紀律嚴謹的警察,都要敬她三分;主持人吳若權笑說原來傳聞不假,呂慈悅很無奈表示因為時間很短,必須快速的教會大家,如何演出才能呈現舞台的美感,她必須如此。證嚴上人知道後,教她要倒過來做,是「很準、很快」,編導手語劇時人見人敬的呂慈悅,讓現場笑聲不斷,也讓人知道在嚴厲的背後仍有一顆柔軟的孝心。
在乎父母的感受 角色對換一下
講座主持人吳若權對母親非常孝順,他認為孝就是要順,要在乎父母的感受,他告訴大家,用角色對換,同理心去感受父母的心;用智慧、用方法溝通應該就沒有問題。做父母喜歡的事,如果心有餘而力不足時,可以將自己心裡想說的話,說出來讓父母知道。
現場有位年輕女孩提出問題請教:「現在年輕人如何盡孝道?因愛玩會讓父母不開心,如何做到兩全其美?」程伯仁認為,既然在意,就要誠實面對父母,並讓他們了解與你外出的朋友是值得信任的。
「百孝善為先」,儒家思想以孝為首,所以自古以來有二十四孝傳為佳話。更有羔羊跪乳、烏鴉反哺等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故事,雖然世代變遷,在現代二十一世紀的潮流中,還是有許多美善孝順,善的循環在上演著。
在溫馨有趣的對談中,呂慈悅與程伯仁,在他們的人生過程一路走來,不管在學習上或是工作上,對於自己所做的選擇,縱使過程中,父母可能有所擔心或質疑,但終於放手接受,讓他們能依自己的想法做自己喜歡的事,而他們也不負父母所望。【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廖昱芳 臺北報導2012/10/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