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歐巴桑 把荒地變福田

2013-01-18   | 何采蓁
溫春蘆、詹玉英、曾秀娥、劉阿品,四位加起來年紀將近兩百歲的歐巴桑,讓原本一片荒地,開墾成慈濟東大園區。(劇照提供:慈濟人文志業中心)
「每個人心裡一畝一畝田,每個人心裡一個一個夢……用它來種什麼,種桃種李種春風……」正如〈夢田〉這首歌描述的,每個人心中都有屬於自己的夢田,也曾在這片夢田撒下屬於自己的種子。這樣的情境,正可比喻為《築夢計畫》故事裡的美好國度。

大愛電視「長情劇展」1月21日播出《築夢計畫》,描述溫春蘆、詹玉英、曾秀娥、劉阿品,四位加起來年紀將近兩百歲的歐巴桑,如何承擔起開墾慈濟東大園區的任務。

醞釀夢想舞臺 歐巴桑有一套

靠臺中東海大學對面山腰的東大園區,昔日的荒煙蔓草在因緣際會下,由一群家庭主婦胼手胝足的開墾拓荒,志工協力耕耘,孕育出一片綠意盎然的福田。這片福田是每個人醞釀夢想的舞臺,讓每個人心中專屬的夢田能一一付諸實現……

溫春蘆、詹玉英、曾秀娥、劉阿品,四位加起來年紀將近兩百歲的歐巴桑,卻用有如二十歲的充沛活力,承擔起開墾的任務。四人都是家庭主婦,就這麼放下身段,扛起重擔,把荒地變成福田。大愛長情劇展將在1月21日推出「夢田」系列,由石峰、楊烈、方文琳、潘麗麗、秋乃華、江宣伶、王耿豪、蘇意菁、李之勤等人主演,資深製作人陳秋燕製作,李英及林博生導演。

「初開墾時就碰到很多問題。因為這塊土地不僅荒廢很久,又有人佔地放牧;四位師姊用溫柔化解,慢慢開墾出來,使它成為西部最大的環保站,後來還在這個地方度了很多菩薩。」編審朱玲慧表示,製作團隊把這樣一個溫馨故事,演繹為築夢般的美好時光,如同電影裡受人推崇的「magic hour」;當人們進入此地,不只是來到一個休憩的地方,還像進入一個魔幻的魔法屋,每個人都被洗禮,擁有作夢、築夢、圓夢的能力。

平凡中不平凡 一句話很溫暖


開墾東大園區時遇風雨,四位師姊匆忙躲雨。(劇照提供:慈濟人文志業中心)
這分能力來自於最初的四個人,以及後續不斷加入的志工們;而第一個夢想的起點,就是如何築福田。她們四人互相扶持,故事也著重四人有毅力、堅持造作的精神。四位師姊第一次看地時,簡直難以置信:整塊地不僅荒煙蔓草,還有滿地羊糞,以及荒廢傾圮的墓碑;對於很少做粗活的四人,讓她們頭皮發麻。整地過程中,遭羊追得倉皇躲避,爬樹鋸樹割草摔倒,颱風天還差點被沖走;完全不懂建築,還得設法去籌畫建書軒……

「整個故事對一般人來說,說不上驚濤駭浪,但有許多小故事、小趣味。例如,養羊的人佔地為王、拾荒戶怕生計受損而拚命反對東大建環保站……這些都是阻礙,都是戲。」製作人陳秋燕以她演而優而製作的經驗,為整齣戲的製作投入甚多心力,甚至一家人都投入──丈夫李英導戲,兒子整合劇本,務必要將這齣講述夢田的溫馨故事表達得淋漓盡致。

「李英盡量把人物個性表現出來,呈現東大園區如何從無到有;而表現『無』的地方最難,因為要還原當初荒蕪的場景,真是一件大工程。」陳秋燕說,幸好有志工們盡心盡力的協助找場景,一個場景、一個場景的拼出原貌,才解決了難題。

「我們把四個歐巴桑寫得很可愛,把角色平凡化。將近兩百歲的歐巴桑們,又有幹勁,又有學習精神,又有冒險精神,又憨又有活力,很討人喜歡。」而擔綱演出的潘麗麗、馬惠珍、江宣伶、秋乃華,把四位主角演得恰如其分,妙趣橫生。

猶如過五關斬六將,興建東大園區的過程,要和天候對抗,要整理土地,也要和人溝通;四名主角就像練功一般,在這過程裡將心智和身段練成繞指柔,融化了許多人。不管是對立找碴的人,或帶著煩惱求解答的人,或帶著傷痕尋求庇護的人,她們用一句話、一餐飯,傾心陪伴,也溫暖了他們。

認養快樂農場 實現理想國度

東大園區闢菜園,歡迎附近民眾自己種菜食用;原本反對園區設立在此的阿惠、小河祖孫倆,也歡喜的擁有自己一片菜園。(劇照提供:慈濟人文志業中心)
「夢田」是由五個故事串連而成分別是《築夢計畫》、《愛.川流不息》、《儼然新生》、《管爸的照相機》及《溫柔玉蘭香》。

「主軸由築夢計畫四個主角串連;她們開闢了東大,也渡化了很多人。這四位師姊是全職志工,各司其職:春蘆像是總裁,玉英是執行長,秀娥是財務長,阿品是總務長。他們每天從早到晚都在園區忙,熟悉其他志工的家裡大小事;由他們當引子,串出不同的生命風景和生命故事……」朱玲慧補充。也因為有她們帶頭開墾夢想,讓後續來的人都在這塊夢田裡經歷了魔幻時刻,成長、精進,成為生命共同體。

這裡也實現了「快樂農場」的美夢:一格格菜園歡迎民眾認養,只要一百元水費,就能得到農夫的快樂;這些分享夢田的活動,一個個在東大園區裡發生,也受到歡迎。也因為這片土地,讓人們體現到:築夢踏實,理想國度必定會實現,而且擁有更奇妙的魔力改變每個人的人生……

播出時間:2013/01/21~02/01
領銜主演:潘麗麗、馬惠珍、江宣伶、秋乃華

(文:何采蓁 慈濟人文志業中心報導2013/01/17)
Copyright © 2025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