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光真愛 用陽光撫平傷痕

2013-11-08   | 吳秋瓊
文燦與雅真兩人開心的約會出遊。(攝影者:慈濟人文志業中心提供)
父親外遇,她的童年結束了;丈夫生病,她的幸福破碎了……然而,她沒有逃避。她勇敢的面對風雨,深信雨後出現的陽光會帶給她新的力量;每一次風雨都像深層洗滌,每一次陽光照拂都帶給她熨平坎坷人生的溫暖。她不害怕,因為她並不孤單……

大愛電視臺新劇作《逆光真愛》今日推出!

決裂邊緣 固守夫妻情義

國中畢業時,蔡雅真決定不再升學;她必須就業幫忙家計,分擔母親的經濟重擔。然而,在更早之前的那年節慶,當她抱著在外地工作的父親買給她的洋娃娃、穿著新衣服、看著母親歡喜的笑容時並不知道,就在幾天後,一個出生五天大的女嬰會被送進家門;在父母激烈的爭吵聲中,蔡雅真的快樂童年就提早結束了!

《逆光真愛》從蔡雅真的童年演起;因為父親外遇,母親必須承擔家計,蔡雅真的人生有了不同的轉變。製作人鄧美珍表示,這是敘述小女人卻有大承擔的故事,儘管傷感卻充滿溫暖;尤其是,蔡雅真在十九年婚姻裡受到的考驗和磨練,以及艱辛卻從不輕言放棄的韌性;雖是平凡小人物,卻有著值得大家學習與省思的可貴情操。

鄧美珍表示,蔡雅真與丈夫黃文燦都出身困苦家庭,兩人相識一年就結婚了。黃文燦本性善良;雖有大男人觀念,對妻子卻呵護備至。婚後,黃文燦工作不穩定,連帶情緒也受到嚴重影響,兩人的好日子並不長久;隨著黃文燦憂鬱症病發,更是陷入反差極大的情緒深淵。

原本幾乎走向離婚的兩人,當丈夫確診為憂鬱症,蔡雅真反而決定留下來;這是超越男女之愛的夫妻情義,也是蔡雅真人生修行的開始!明知丈夫生病了,卻勇於承擔,蔡雅真只是抱持一個簡單的信念:就算生病的人是朋友,都應該出手相助,更何況這是自己深愛的男人!
文燦有憂鬱症卻不知,有時脾氣變得暴躁無常;雅真與兒子被文燦脾氣嚇壞了,躲到房間裡。(攝影者:慈濟人文志業中心提供)


針鋒相對 負面表達的愛

或許,從表象來看,《逆光真愛》劇中最辛苦的人是蔡雅真;然而,換個角度想,黃文燦又何嘗願意如此?他的人生始終被負面情緒所困擾:從小被母親的語言暴力折磨,眼見父母永無寧日的爭吵;被風雨摧折的小樹苗,又如何能不帶著傷痕成長呢?

憂鬱症合併恐慌症與強迫症的癥狀,在《逆光真愛》出現的比例甚高;隨著黃文燦每一次高低起伏的情緒,蔡雅真委屈無奈、常常以淚洗面。在這樣的戲劇基調之下,稍有不慎,就會走向悲情誇張的表現。

對此,導演章可中有著不同的處理手法;他信任演員,在每場戲之前清楚溝通希望呈現的畫面與氛圍,但主軸不脫離父母心與夫妻情。兩代夫妻之間的情感互動,深刻影響了下一代的婚姻觀;關愛與責備,是劇中蔡母與黃母對待子女之愛的表達方式,也造就了蔡雅真與黃文燦正負兩極的情緒思維。

章可中導演表示,從故事情節慢慢鋪陳,以階段性的癥狀描述病程;病癥則是根據本尊蔡雅真的敘述得知,加上劇本的描寫而來,儘可能寫實但不過度詮釋;畢竟,每一位病人的狀況都不盡相同。

劇中有幾場母子針鋒相對的戲,相信許多觀眾會深有同感。黃文燦的母親有酗酒習慣,喝醉就罵孩子出氣、與丈夫爭吵;這樣的母親形象讓黃文燦感到痛苦與失望,一度還與母親決裂、不相往來。後來,母親生病了,在電話中責怪兒子不來看他;心裡明明想念孩子,卻罵道:「是要等我死了,你才要來上香?」

當時受到病苦折磨的兒子,多渴望母親出言安慰,說幾句體貼的話;一聽母親又是惡言責備,黃文燦痛心的回答:「我會比你先死吧?」對人生感到絕望的母子,渴望對方的愛卻吝於說出,以傷害對方博取同情,聽來令人痛心。

早年因外遇而不顧家庭的蔡南斗(游安順飾),看到女兒受苦了,還是會自責的問:如果當年多照顧她們,讓她好好讀書,找到更好的對象,人生也就會不一樣吧?

不論是母親與兒子,或父親與女兒,親子之間都難免悲傷;但是,章可中導演著重在蔡雅真的正向與努力。如何處理情緒暴力與激烈互動,把傷痛轉換成溫暖的基調,這也是劇組的重要功課。

真心修補 用善忘回應傷痛

原以為陪在身邊就會改善的婚姻,隨著黃文燦憂鬱症發病的次數增加,蔡雅真的生活簡直如墜落低谷;不過,經濟與情緒壓力雙重來襲,並沒有壓垮她小小的身軀。飾演蔡雅真的李燕感性的說,這是近乎完美的人格特質,她的字典裡沒有怨懟,只有付出。

蔡雅真:李燕飾。個性溫婉;外表看似柔弱,但意志堅忍,遭遇困難從不輕言放棄,全力守護家庭。(攝影者:慈濟人文志業中心提供)
然而,蔡雅真要如何面對這些壓力?學習遺忘,學會遺忘,是蔡雅真的哲學。這其實更像是自我保護的機制;唯有善忘,她才有勇氣與能量面對環境的挑戰,這是她從母親(楊凱琪飾)身上學來面對人生的方式。

挫敗感擊潰了黃文燦,卻沒有嚇退蔡雅真,她努力的撐住;直到最後她為了陪伴丈夫最後的人生,不得不辭去工作,這時才接受慈濟的援助。這是李燕第一次演出大愛劇場,她直率的說,一開始約有兩周的撞牆期,必須以最不像演戲的方式演出。

蔡雅真常常淚如雨下,尤其演到黃文燦因為鼻咽癌住院時,光是看到躺在病床上、貼上氣切紗布的陳熙鋒,眼淚就會不自覺的流下來,完全進入角色,真情流露。那是發自內心的眼淚,有時真的很累,但就是無法克制。

李燕表示,蔡雅真善於用正面態度表達愛,黃文燦則是習於使用負面情緒,兩個人的性格都來自母親的影響;一個永遠在檢討自己,一個永遠在檢討別人。但是,蔡雅真把丈夫的優點放大了,把缺點縮小了,這是婚姻在困頓中仍然可以繼續走的主因。

面對辛苦的生活,蔡雅真得自母親的愛與支持,讓她有了更大的勇氣。母親時時感念女兒為家庭付出,握著女兒的手說:「妳為這個家犧牲多少,媽媽怎可能忘記?所以,不論妳多大、還是嫁人了,只要妳這輩子還缺少的,媽媽就一定會想辦法來彌補妳。」

就如同母親對她的疼惜,蔡雅真也如此教育孩子,讓孩子得以相信和理解爸爸極端的保護方式。李燕表示,蔡雅真過的是被眼淚充滿的人生,要用什麼方式來排解內心的憂傷?本尊的回答是,走到有陽光的地方,讓陽光照拂就可以撫平傷痕!

抒發情緒 也要表達歉意

參與大愛劇場演出,李燕反思自己的人生。長期在商業臺的拍戲經驗與節奏訓練,使得她對劇組同仁少了耐性和同理;參與《逆光真愛》演出,讓她看見了不同的工作氛圍,才知道戲可以這樣演、這樣拍,打從心裡受到感動,這是更大的收穫。她從蔡雅真身上學習到,值得珍惜的,不輕言放棄;李燕認為,這是做為人最可貴的價值。人生像一趟旅程,必須自己去經歷,才能看到最後的風景。
黃文燦:陳熙鋒飾。本性體貼,早年患憂鬱症,後因鼻咽癌往生;人生大半都在病苦中度過,所幸有妻兒陪伴至終。(攝影者:慈濟人文志業中心提供)


飾演黃文燦的陳熙鋒,也是劇中最辛苦的角色,永遠都處於生氣的狀態,動不動就發怒,是很典型的負面思考人物。陳熙鋒坦言,黃文燦也是他拍戲多年來最具挑戰性的角色。他神經質、自卑、壓抑又極度易怒;但是,他愛妻子、愛孩子,不能外出工作的時候,也會把家裡打理得乾乾淨淨、幫妻子做便當;只是,發病時又是完全不同的人!

角色的層次多元,看起來斯文善良的人,隨著發病的每一階段都有不同表現;陳熙鋒一拿到劇本時並沒有設定病人要怎麼演,因為很難說要根據什麼版本演出憂鬱或恐慌的症狀,多數根據劇本採訪本尊的敘述而來。

陳熙鋒強調,人與人相處難免會有磨擦,但情緒管理非常重要;情緒發洩固然過癮,得到抒解之後也要懂得道歉,夫妻相處才不會出現問題。他以個人的經驗為例,情緒管理要好,《靜思語》就是很好的藍本,多閱讀就會有幫助。

(文:吳秋瓊 本文選自:《大愛之友》)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