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廠老闆 108天善惡拔河

2011-08-06   | 張淑惠
許世坤一家五口人,三個參加「法譬如水入經藏」,也改變了大魚大肉的飲食習慣。(攝影者:謝安妮 地點:高雄市 日期:2011/07/12)
從憨厚、木訥的外表,很難看出許世坤是一家紙業公司的老闆,他和太太盧令珠同樣是多做事、不多話的人。夫妻從早到晚打拼自己的事業,多年來,二人無法同時出現在慈濟的大型活動中,此次他們二人及二女兒許佳勳一起加入「法譬如水」經藏演繹,不但改變了許多不可能,也營造出更多溫馨的氣氛。

志業事業難兩全

下班的時間一到,員工早已陸續回家,工廠裡只有幾個晚班的工人正在機器旁工作著,盧令珠巡視完廠房,走回辦公室繼續忙著尚未做完的事。看看時鐘,許世坤催促著:「晚上七點要到靜思堂共修,還不趕快去吃飯!」每次聽到這樣的提醒,盧令珠心中卻是有無限的欣喜,因為她知道許世坤是很在意「入經藏」這件事的。

住家就在工廠樓上,平常夫妻倆人每天總是要忙到八、九點才能上樓吃晚飯,加入「法譬如水」經藏演繹後,為了不錯過每次的共修,盧令珠必須按照事情的輕重緩急,安排好工作順序。也參加入經藏的女兒許佳勳說:「媽媽現在總算可以準時吃晚餐。」

一直以來,為了怕工廠機器故障會影響到工作進度,夫妻兩人必須有一人留守現場,所以接到慈濟的勤務,也只能有一人參加,而且時間不能太長,不是先生站交通引導,就是太太做香積。

二人為了彌補無法全心做慈濟的遺憾,所以當知道塑膠袋可以回收後,他們把握因緣,把工廠內固定紙張的塑膠膜,就地回收,更積極帶動往來的客戶、鄰居一起回收。

廬令珠雖然工作繁忙,她依然堅持入經藏,她想要藉由入經藏的活動,讓許世坤不要常常外出應酬。(攝影者:林輝煌 地點:高雄市 日期:2011/05/04)
在剛開使接到經藏演繹的訊息時,許世坤心想:「『入經藏』的要求第一要持齋,第二要上九堂課,我們夫妻兩個又不能同時出門,要不然讓我師姊(太太)去,我用財布施就好。」他一心想讓盧令珠去參加。

心口不一 習氣纏縛

是否要參加演繹?盧令珠一直在徘徊猶豫中:「上人要我們做,那我也會做,只是想到要讀書,我就感到很煩惱。」許世坤鼓勵她說:「妳如果入經藏,我就陪你吃素,妳免煩惱。」其實許世坤當下另有盤算,他想著:「在家裡陪你吃,可是出去要吃好吃壞,是我的自由,因為我又沒入經藏,不會有『包袱』。」

多年來,許世坤常會利用下班時間出去「消遣」、吃海鮮;因此盧令珠內心有個願望:「如果『入經藏』能讓師兄去上課,我又可以學習放下手邊的工作,對我而言,我比較小愛,我想要把我師兄束縛住。」

盧令珠苦口婆心說服許世坤:「難得有這麼一場大齋戒、大懺悔的『入經藏』活動,你不參加,那我也不要參加。」經不起盧令珠的一再請求,許世坤只好報名了,反正九堂課排起來都是禮拜六、禮拜天嘛,只要不影響工廠作業就好。

鼻下一橫惹來禍

平常愛吃海產的許世坤,螃蟹、蟳類,都是他的最愛,因為比較注重吃,往往在工作完六天,會利用星期天去買些生鮮的海產,回家自己料理,他認為:「吃得豐盛一點,來犒賞自己的辛苦。」盧令珠也認為只要先生覺得快樂,反正他煮山珍海味給家人吃,全家人就負責稱讚他:「很好吃,很好吃。」結果許世坤就越煮越多。

:憨厚、木訥的許世坤透過入經藏的因緣,終於能夠戒除口欲茹素了。(攝影者:林輝煌 地點:高雄市 日期:2011/06/18)
盧令珠回想當時,自覺愚痴,她羞愧地說:「結果就得到病,就報應了。」

2009年健檢時,許世坤發現第一期大腸癌,隨即開刀,住院二星期的時間,他詳細地看了《地藏經》,許世坤形容:「自己好像身歷其境,插著鼻胃管,要吃也沒辦法吃,要翻動也沒辦法動,就像是經文中描述的惡鬼道。」《地藏經》中的種種描述,原本讓許世坤升起吃素的念頭,可是他又覺得自己做的是粗重的工作,擔心吃素容易餓,所以只先從初一、十五開始吃素。

從醫院回來之後,許世坤又煮了一次螃蟹。一隻活活的螃蟹,放進去鍋子,鍋蓋蓋住,看到那種在煮的情形,「『上火徹下,下火徹上』,這是不是像地藏經在寫的地獄情節。」他懊悔自己的行為:「就會感覺厭惡,但整個心好像很不捨。」

舌根常受味覺惑 入經持戒能斷惡


「可能是緣到了。」許世坤因為經藏演繹的因緣吃齋,一開始的念頭,本想說吃一百零八天就好:「吃看看,嘗試看看我能不能克服口欲。」

但吃素後,每當聞到那種的味道,對許世坤就是一場考驗。「不可以!不可以!」控制住自己的欲念,他覺得這就是善與惡的拉拔!每次共修,聽到「舌根常受味覺惑,山珍海味欲遍嚐。」許世坤都會起雞皮疙瘩,他面帶愧意:「感覺說自己真的好像在畜牲道,每樣東西都想吃。」

聽到歌詞中「願生生世世持齋戒 不聞哀號宰殺聲」許世坤說:「吃素已經可以克服了,因為它沒有造成我的困擾。」他覺得這次齋戒一百零八天,他是可以勝任,但他更願自己生生世世都能持齋戒。【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張淑惠 高雄報導 2011/07/31)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