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志工救了我 助妻還願

2011-12-05   | 黃雪真、許惠卿
一場夢,讓林易醇(前著白衣者)驚於自己尚未實現曾經許下的承諾,夢醒後在先生的鼓勵下,加入慈濟的行列。圖為林易醇今年參加《法譬如水》經藏演繹,深深懺悔以往常的貢高我慢,要求所屬同仁。(攝影者:綦文科,地點:慈濟新北市雙和靜思堂,日期:2011/07/22)
在一場夢境中,林易醇依稀見到證嚴上人翻閱著點名簿,問說:「林易醇是誰?怎麼報名這麼久了,還沒來報到?」連續三次唱名,讓她從夢中驚醒。夢醒後,林易醇憶起自己在人生最無助時,曾立下行善的大願,先生知悉後亦催促她要趕快去做。

殊途同歸於環保 回收生命有大用

每月大型環保回收日的清晨,湛淵源老師和林易醇師姊夫妻倆一起走出家門,到了新北市中和區景平路口,二人卻往不同的方向而去,雖然各自有不同的去處,做的卻是同一件事--「環保回收」。湛淵源專注於「華夏技術學院環保點」,回收家用品零組件的拆卸工作,林易醇深耕於「景新國小環保定點」,寶特瓶回收分類再利用工作。

這對結縭二十二年的夫妻,獨子已大學四年級,具有博士副教授身份的湛淵源任教於某大學建築系,妻子為私人企業的財會主管,和樂的家庭因為五年前湛淵源的一場中風而變調,無助中巧遇貴人的福緣,讓生命得予延續。

盡職盡孝疏醫囑  病魔糾纏生死關
湛淵源老師談起每次被推進手術室的情景,那種「很沒有尊嚴,像待宰的豬隻」的感受,讓他記憶深刻,直到在慈濟醫院受到人性化的照護,內心也得到些許平復。(攝影者:杜進添,地點:林易淳家中,日期:2011/10/09)

現年五十二歲(1960年出生)的湛淵源副教授,任大學教職已達二十二年。2006年初升任系主任,除了教學之外又得兼管繁瑣的行政事務。教學認真、處事嚴謹的他,幾年沉重的工作壓力下,身體早已超過負荷,醫生判定湛老師「又中風了!」

十年前,僅四十二歲的湛淵源就已留下中風病史,當時的他授課之餘,又重回校園攻讀博士;侍親至孝的他,又常南北奔波探視多病的母親。那一次因疏忽醫囑,自認已恢復健康,又不想一輩子當藥罐子,於是擅自停止服藥及回診。

日子在教職、升遷中愈發忙碌,殊不知,初次中風已讓他的腦組織受到傷害,服藥及生活步伐的調整都是他的功課,對於醫囑的疏忽,讓他再次中風,同時引起併發症--「腦水腫」,讓湛淵源腦部動了六次手術。

腦部裝設引流管手術,在醫技發達之今不算大手術,偏偏湛淵源歷經台北兩大醫院的三次手術都失敗,手術後一個月就再度昏迷,突發暈厥造成的傷害與搶救的急迫,讓妻子林易醇疲於奔命,連醫生都束手無策。
參與慈濟後的林易醇比以前更忙碌,除了上班時間都在做慈濟;環保、人文志工,又參加水懺演繹及委員培訓。(攝影者:杜進添,地點:華夏技術學院,日期:2011/10/09)

巧遇志工獻關懷  效尤行善虔發願

林易醇每回帶著呆滯又行動不便的先生回診都是一大挑戰,有一次在中和住家巷口遭計程車司機拒載,她攙扶著先生站在路邊無助的哭泣;正巧一位慈濟師兄宋木生到附近探訪個案,見狀主動關懷,建議不妨前往臺北慈濟醫院就診,並且協助載送他們。

那段日子,宋木生持續關懷湛淵源的就醫情形,並提醒林易醇:「盡人事,也要聽天意!」建議易醇應該要「虔誠發心立願」。易醇思索與慈濟志工接觸後,感受到什麼是付出無所求的人間菩薩,於是她發願只要先生能生活自理,願導效法慈濟人「做好事」。

臺北慈院醫療團隊再度為湛淵源動手術,這是他的第六次腦部手術,總算在醫護團隊不放棄的堅持下,成功完成腦部手術。

2007年2月間,林易醇在夢境中,依稀見到上人翻閱著點名簿,問曰:「林易醇是誰?怎麼報名這麼久了,還沒來報到?」連續三次唱名,讓她從夢中驚醒。此時,易醇憶起無助時曾發願行善,先生知悉後亦催促她要趕快去做。

同修扶持耕福田  水懺演繹除習氣
林易醇(中)因著親身體悟,以及發願效法資深者行儀風範,自許在菩薩道上要精進不懈,勇於承擔。(攝影者:杜進添,地點:慈濟新北市中和聯絡處,日期:2011/10/09)

現在的林易醇比以前更忙碌,每週三天上班,其餘時間都在做慈濟;環保、人文志工,又參加《法譬如水》演繹及委員培訓。日前,久未再犯的氣喘發作了,從不進廚房的先生,竟然主動要學煮飯、燒菜,以減輕妻子的負擔。

以往,先生常以老師的態度命令兒子站好聽教,或許是因為歷經一番生死交關,又因受到妻子影響而接觸靜思法語,現在的他不再是「湛副教授」訓兒子,而是禮貌的請兒子坐下來一起溝通。湛淵源說:「手術後的病人最需拍背看護,以免除忍受抽痰的痛苦。真是聽怕了鄰床病人被抽痰的哀號。」回憶病榻前妻子不離不棄、無微不至的照顧,湛淵源激動地訴說著內心的感恩與不捨。

今年參加《法譬如水》經藏演繹,讓易醇深深懺悔以往不知調和聲色,常以自我要求的高標準,要求所屬同仁,犯了「貢高我慢生狂傲」心態。

以「專業」獻力 效法典範精進不懈

如今夫妻同修互相打氣做慈濟,湛淵源勉勵太太「用心就是專業」;林易醇則要先生好好教學,貢獻自己的專業教學;湛淵源也已經開始承擔「華夏慈青社」的指導老師。

林易醇透過人文真善美志工的協助,找到了五年前的貴人--宋木生師兄,兩人再見面那一刻,悸動心情溢於言表。林易醇未來的菩薩道上,因著親身體悟及發願效法資深者行儀風範,要精進不懈勇承擔。

(文:黃雪真、許惠卿  新北市中和報導2011/11/26)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