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啟蒙 走出憂鬱症

2012-01-16   | 何淑麗
就讀高三時的林宣成同學,在排演手語時動作柔軟熟練,認真詮釋經藏意涵。(攝影者:劉麗美,地點:嘉義聯絡處,日期:2011/04/25)
今年已經上靜宜大學的林宣成,回憶高二時當班上的風紀股長,為了要善盡責任,平常如果班上太吵時,他會大喊:「噓!不要講話」。當時他的態度咄咄逼人,有人就會很生氣回嘴,大家對他很不友善,都以此拿放大鏡檢視他,所以他的人緣越來越差。

人際關係不佳 自我封閉象牙塔

因課業壓力、社團,和同學相處不和睦,宣成開始不喜歡去學校;情緒的低落,讓他開始胡思亂想。於是晚上開始睡不著,腦筋總是想著一些不如意的事,這個症狀一直持續快一年多,到後來甚至害怕夜晚到來,心情越來越低落,嚴重時甚至懷疑自己得了絕症。

宣成很在意別人看法,只要別人說他壞話,心情就非常低落,每天心都很亂,要面對許許多多的是非,他覺得:「活著很痛苦 !」

「宣成,加油!」每天他要出門上學時,爸爸媽媽總會這樣鼓勵他,但是宣成的心情還是一樣沉重,一點也沒有改善。「當時只要閉上眼睛,都無法安心睡,想的畫面都是白天發生的每一件事」宣成回想說,而當畫面消失內心就充滿恐懼、害怕,活著完全沒有自信,總是胡思亂想、自怨自艾。
宣成的高中生活由慈少班同學們搬上舞台表演,和歲末祝福的會眾們分享,許多身為父母的會眾都紅了眼眶。圖:林宣成的父母林志源和陳美珍夫婦,一路用心陪伴孩子走出憂鬱。(攝影者:楊孟仁,地點:嘉義聯絡處,日期:2011/08/14)


親情佛法相伴 環保做中得歡喜

宣成的媽媽介紹他看「印順導師傳」和「靜思晨語」,希望宣成能學習懂得「見苦知福」,趕快從黑暗中走出來。透過閱讀,宣成逐漸地瞭解要發好願祝福自己,於是每天投竹筒啟發善念。後來陸續藉由參與慈濟的活動,慈少班、慈少種子營及浴佛等,甚至參與八八水災災區清掃及大愛杉林園區鋪連鎖磚工程,宣成說:「每次參加活動都會起歡喜心。」

高中時,發現學校的垃圾場有許多寶特瓶,宣成覺得應該可以試試看做回收,所以平時騎腳踏車上下學,看到路邊有丟棄的寶特瓶就回收,他心想一天應該可以輕易地回收不少數量。

「實際做了,才知道沒有想像中的容易」於是宣成利用午餐的時間,向同學募集寶特瓶,有時只募到一支也很感恩,因為可以讓同學了解做環保也是行善的第一步,慢慢的,他募集的數量愈來愈多。

放學後,爸爸會騎著機車來接宣成回家,也將當天回收的寶特瓶一起載回家;夏天數量較多時,爸爸會利用午休時,先運載一趟到自家經營的美髮工作室,待宣成拆除瓶蓋並清洗瓶身。一袋袋的寶特瓶就在家人分工合作下,整齊地囤積在二樓,等累積一定數量再載到嘉義慈濟園區,也有店內客人自行帶來回收,全家人一起做環保,把環保理念也傳達給周圍的人。

重拾自信友誼 環保淨心得自在

「做回收也可以這麼乾淨整潔」家人的用心讓宣成建立了信心,學習到知行合一的精神。宣成回憶:「剛開始撿拾寶特瓶總覺得很不好意思,都趁沒人注意時偷偷地撿起放入袋子,深怕被人看到,感覺自己好像小偷一樣,很不坦然,但是想想回收後可以做成毛毯幫助需要的人,就慢慢的自在了。」

林宣成發現學校的垃圾場有寶特瓶,就決定開始嘗試回收寶特瓶,每天做清洗整理後放在自家閣樓。(攝影者:汪秋戀,地點:自家閣樓,日期:2011/02/18)
回收過程中每當踩寶特瓶時,宣成感覺心好像放鬆下來;在學校看到同學願意幫忙一起做回收,也感受到溫暖,慢慢地體會到付出的歡喜。

高三時身體也逐漸康復,在準備大學考試那段時間,每天有父母的鼓勵、靜思語、上人開示,還有自己對自己的祝福,宣成一步一步走出來,找回自信。

當眾發願懺悔 心開意解好少年

宣成的高中生活由慈少班同學們搬上舞台表演,和歲末祝福的會眾們分享,許多身為父母的會眾都紅了眼眶,感受到陪伴孩子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

2011年12月18日慈濟嘉義聯絡處舉辦的社區歲末祝福中,宣成參與經藏演繹手語表演,經文的字字句句,都讓他覺得懺悔,尤其語四惡業「語業有四如刀刃,咄咄逼人見傷痕」讓他發願:「要改往修來,真誠地向父母親懺悔,曾經為他如此擔心,也向哥哥和曾經被他傷害的同學朋友懺悔,讓他們受傷、傷心。」

宣成發願要改變自己,用謹言慎行與謙虛的態度去習氣、滌心垢,用心、用愛關懷需要幫助的人。他也很虔誠恭敬地邀請大家跨出第一步,他說:「來做慈濟一定會得到歡喜,這種歡喜叫做『法喜』,『福從做中得歡喜,慧從善解得自在。』這是用錢買不到的。」宣成也用靜思語祝福大家「心開運就開,量大福就大。」【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何淑麗  嘉義報導 2011/12/18)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