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等嘸人 拉回放蕩的心

2012-04-27   | 胡青青
火車快速行駛於南迴鐵路上,從枋山往東車窗外的景色忽明忽暗的交迭著,第六車廂裡,擔任隊輔的慈濟志工吳漢文手持麥克風,跟此次參加花蓮第56期全球實業家靜思生活營的南區學員分享。(攝影者:蔡惠玲 地點:高雄往花蓮火車上 日期:2012/04/20)
「將近一整年的時間,我沒有踏進家門!」吳漢文說起進慈濟之前的放浪歲月,當他說到離經叛道時,參加花蓮第56期全球實業家靜思生活營的學員,紛紛投以不可思議的眼光;因為眼前的吳漢文,一臉正氣,讓人很難想像他曾經有的荒唐過往。

紙醉金迷 賠上天倫樂

三十幾年前,吳漢文做著活水產批發的生意,每天凌晨一、兩點就得出門去漁港收購漁貨,提供給嘉義地區各大餐廳及海產店新鮮貨源;他記憶猶新地說:「夏天還好,如果是在冬天,光從熱呼呼的被窩起身就是煎熬;但是利潤豐厚,讓我一做就是二十幾年。」

因為工作有壓力又辛苦,他對自己總是有一種彌補的心態,加上週遭的朋友的影響,他開始流連聲色場合。而他那個守著家庭的賢慧妻子,什麼都沒說,一直等待他能結束肆無忌憚的胡作非為;然而當時的他認為「人不輕狂枉少年,況且錢是我賺的,我爽快的花也是天經地義的。」沒多久,他在婚姻生活中有了另一段不該有的感情。

「將近一整年的時間,我沒有踏進家門!」吳漢文只會在工作的時間出現,但收工後就回到外面的家。直到有一次,他載著兒子一起送貨;當工作快結束時,他準備將兒子送回家的路上,孩子緊盯著他,悠悠地說了句:「爸爸!你好辛苦喔!媽媽說你晚上還要工作,不能常常回家,所以你不要太累喔。」兒子稚嫩的話語,讓他心中一震,當時的他羞愧地無法直視孩子無邪的雙眼。

善惡無記 唯人自做

那一天,他靜靜地坐在駕駛座上,看著妻子接下兒子,當母子倆轉身走回家門時,強忍的淚隨即漱漱滑落臉龐,他嘶喊著問自己「我到底在做什麼?」

在同一段時間,大林慈濟醫院剛好落成啟用,之前邀約他成為慈濟會員的志工,帶他一起參加醫院的啟用典禮;吳漢文一天之中就巧遇證嚴上人三次。

吳漢文回憶說:「當時看到上人,我的淚就一直流個不停,我說不出那種感覺,就是想哭!」陪伴的師姊對他說:「你跟上人的緣份應該是非常深,許多人想見,都不見得有機會。」但師姊的安慰並沒有讓他內心好過,他心中非常清楚,那是一種自慚形穢與不堪!

對於過往毫不遮掩,吳漢文坦然地說:「能勇於認錯並改過,才能真實的面對自己。」(攝影者:陳振義 地點:花蓮靜思堂 日期:2012/04/21)
之後,他快速的解決外面那一段感情,回家跟妻子、孩子團員;他很感恩妻子在孩子面前維護他好爸爸的形象,讓他回家的路走起來平順。雖說如此,他偶而還是會心猿意馬且不斷有壞念頭產生;那種善與惡拔河的日子,讓他過得艱辛。

直到臺灣發生九二一地震時,他從新聞媒體看到許多藍天白雲的身影投入救災工作,他心裡非常感動。他心想「我是不是該做些什麼?不該只是捐款而已。」隔年他隨即參加慈濟志工的培訓。

以行動力 懺悔發願

進入慈濟後,他的心慢慢定了下來;他回首過往,他深覺虧欠妻子,他不捨地說:「她這輩子就是這麼任勞任怨,一句埋怨的話也沒說。」他開始想為妻子做些什麼?但始終沒有實際的行動。一次他參與慈院志工,生平第一次張羅自己的生活起居;一向大男人的他,心想我可以試著幫太太分擔家務。為了顧及男人得顏面,他開始默默地做,先從房間打掃開始,接下來家裡所有家務他都擔下來做。

在慈濟的菩薩道上愈深入,他的內心就愈扞格,因為他從事的工作就是殺業的工作,雖然日進斗金,但是每當他將活跳跳的蝦蟹送進客戶的手上,心中竟然有些不捨,他說:「我好像把這些活生生的生命推進鬼門關!」不到五年,他將自己經營二十幾年的事業親手結束;隨後全心全意當個快樂的志工。

去年他參加【法譬如水經藏演繹】共修時,當他唱誦到〈煩惱意業生〉時,吳漢文的眼淚就流個不停,他懺悔地說:「看到經文,就好像看到自己,不好的意念一起,就造做無邊的罪業。」過去的一年,他沉澱在法海中,他慶幸自己能迷途知返,現在他希望自己能承擔使命,以「不令邪法惑眾生」的願力來傳法。

入寶山 不空手而回

回饋社會的使命,讓他勇於參與不同國家的賑災任務;除此之外,他全心投入不同營隊的陪伴,這次是他第二次承擔實業家靜思生活營的營隊隊輔。

吳漢文覺得生意人因為環境使然,都有些許不良習氣,他希望藉由自己的親身經歷來分享;雖然無可避免的要談及自己放浪的過去,因為上人說:「要當眾懺悔才能警惕自己」,他希望藉由自己的故事來接引迷失的人。

現在的他,對於過往毫不遮掩,他坦然地說:「能勇於認錯並改過,才能真實的面對自己。」佛法帶給他正向啟發的力量,讓他的家庭、父母及兄弟的關係,都有很大的改善;吳漢文希望這次參與靜思生活營的學員們能把握這份善緣,不要入寶山空手而回。【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胡青青 花蓮報導 2012/04/22)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