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善緣 相揪做好事

2012-05-19   | 葉子豪
90年代,北部地區接連遭受強颱侵襲,慈濟人成立急難救助隊;而當過職業軍人,受過嚴格戰技訓練的嚴聖炎,不吝將所學的操舟、結繩技能分享給隊員們。(攝影者:顏霖沼)
夜幕低垂,中央山脈的稜線在黑暗中隱沒,花蓮靜思精舍盞盞路燈亮起;一路之隔的小書軒旁,一盞高約三公尺的路燈也盡責地放送光明。不同於其他拖著「電線尾巴」使用市電的燈,這盞太陽能路燈,只靠白天日照產生的太陽能光電,就能持續照明一整晚。

談起這盞由國際慈濟人道援助會「綠能小組」研發的路燈,志工嚴聖炎顯得相當開心,「它是LED燈,耗電量只有九瓦,但亮度是九百流明;我們把過去三年的經驗結合起來,做到發電量最高、耗電量最小,發亮度高又穩定。」

身為研發團隊的一員,嚴聖炎扮演的是接引各行各業人士,整合多種專業的幕後角色,許多人援會製作的賑災用具,都有他默默耕耘的貢獻。為了把「對」的人接引到「對」的地方,他像劉備三顧茅廬,頻繁地向合適的廠商講慈濟,接引他們共襄善舉。

牽起「無線」善緣

如是面對面的分享、接引,需要花費幾個月,甚至一整年,而最後的利益卻不是歸於自己;站在企業營利的現實面,這樣的付出似乎很不划算。但懷著感恩的心念,嚴聖炎不惜錯過商機,少賺點錢,只希望能「度」更多實業朋友,一如自己當初被「度」一樣。

「那時慈濟人在通訊方面比較弱,他們是業餘的,我是職業的。」談起和慈濟結緣的經過,嚴聖炎的思緒回到90年代,臺灣接連遭受賀伯、瑞伯等強颱侵襲,人口密集的大臺北地區,更是每遇颱風就淹水,部分重災區如汐止,居民甚至一覺醒來,就看到馬路變成水道,房舍成為孤島。

水患發生後,來自各區各鄉鎮的慈濟志工,立刻前進災區分送便當、援助受困者,這時無線電通訊就非常重要。慈濟北區急難救助隊陳義明隊長,說明了無線電的便利性:「行動電話,十個人打一個門號,只有一個人能通,而且機房淹了,手機就不通了。但如果用無線電講話,大家都聽得到。」

為了滿足救災通訊需求,許多志工自掏腰包,購買中大功率的「業餘機」,並依照政府規定,考取業餘無線電人員第四級執照,登記國際呼號,成為正牌的「火腿族」;但是實際使用時,許多意想不到的狀況一一浮現。

「一人買一款沒有辦法整合,你的機器我不會用,我的機器你不會用。」陳義明還記得,那時汐止連續兩三年淹大水,但因無線電通訊還未整合好,災區和慈濟臺北分會救災指揮中心,相距僅約十公里卻時有失聯的情形。

為了改善無線電通訊品質,北區慈濟志工急求高人指點。在忙完九二一地震的急難救助任務後,北區慈誠隊幹部張順得、陳朝旭、陳義明,便在專業人士的接引下,走進嚴聖炎位於臺北東區的辦公室。

1986年,以校級官階從軍中退伍的嚴聖炎,乘著解除戒嚴、放寬民用無線電管制的良機,投入無線通訊設備的生產、銷售、研發;接著開設電腦3C大賣場,鼎盛時期擁有四間公司。他也和業餘無線電玩家,推動成立「業餘無線電促進會」,為臺灣民間無線電的發展出錢出力。

陳義明等一行人初見這位正值事業巔峰期、一絲不苟的「大老闆」,剛開始還有些不自在,但相談之後就發現找對人了。在嚴聖炎的指導下,慈濟北區急難救助隊改用發射功率較小、電波穿透力較強、使用更簡便且無須考照的「業務機」。他並且教導慈誠隊員架設通訊中繼站的訣竅,讓通訊距離較短的業務機也能透過中繼站,與遠距離的指揮中心溝通無礙。

「有很多技術性的東西,在商場上來講都是人家保密到家的,但他沒有保留地教我們用。故障要維修,他也不收錢。」談起這位無線電達人,陳義明讚歎他的熱心。
2009年夏季,莫拉克颱風造成屏東縣林邊等地嚴重淹水,嚴聖炎攜帶無線電器材南下協助通聯,以利安排足夠人力進入災區清掃或補給物資。(攝影者:簡淑絲)


好朋友一起做好事

嚴聖炎的扎實技能與嚴格要求,讓北區慈誠隊獲益良多;而認識慈濟,也讓他多了不少好朋友。這些「數顧茅廬」的志工,每次來都坐上大半天,把握每分每秒請教無線電方面的知識,也同時分享證嚴上人及慈濟世界的故事。對於頻繁的拜訪,嚴聖炎不嫌煩,反而相當敬佩:「天下怎麼會有這樣的人?不為己利而是為眾生!」

不過感動之餘,正值壯年的他還是以事業為先,可以鼎力教技術、捐錢、捐設備,但講到接受培訓為慈誠隊隊員,不免有些猶豫。直到有一天,張順得誠懇地對他說:「人間菩薩道,需要大家一起來成就!」關鍵時刻的一句話,讓嚴聖炎若有所悟,應當更深入慈濟菩薩道,而不只是捐「身外之物」。

眼看好朋友就要接受培訓,北區慈誠隊幹部都歡喜地期待著。但就在嚴聖炎即將跟上來的時候,無常降臨,讓一個人永遠缺席了。「當我理解,並答應他走這條菩薩道的時候,他就走了。」回想起張順得師兄,嚴聖炎紅了眼眶,哽咽地說不出話。2002年7月9日凌晨,正當北區慈誠隊緊盯娜克莉颱風動向,全員戒備之際,時任副大隊長的張順得卻因病猝逝,走完不到半個世紀的人生。

懷著對好友的不捨,嚴聖炎在陳朝旭、陳義明陪伴下完成培訓,受證成為慈誠隊員,並將自己的良能擴大運用。

事業為志業打好基礎

「我經常問自己,為什麼是我?」六十出頭的嚴聖炎,回顧過往的人生與事業經歷,彷彿在冥冥中,為現在從事的志業打基礎一般。

從軍的父親跟隨部隊來臺落戶於高雄,一家人住在竹編土糊的簡陋房子,靠微薄的收入度日;更不幸的是母親在他五歲時就過世了,逼著他從小就得發揮克苦克難的精神。

「那時候接受美援,我的褲子衣服就是麵粉袋做的,後面還印著『中美合作』。我也上山採瓊麻,泡水、捶打,打完曬乾後做麻繩,當成褲腰帶。」憶兒時,嚴聖炎對又厚又硬,尖端有如刀鋒的瓊麻葉,印象深刻。

雖然出身外省軍人家庭,但嚴聖炎的玩伴多是土生土長的「田庄小孩」,農忙時就到同學家幫忙做事,換些蔬果回家煮。下田割稻,收割後再種地瓜、蒜苗,除雜草、引水灌溉,甚至鞭策水牛犁田都難不倒他。憑著扎實的農事磨練,嚴聖炎在二○○九年春投入慈濟慈善農耕及人道援助後勤領域。

他經常奔波臺北三峽、花蓮志學等地的慈濟農場檢測水土,試種各種作物,因此他的車子塞滿各式各樣的農具。有一次開車被攔下臨檢,警察看到幾把刀鋒銳利、寒光閃閃的鐮刀,整組人立即高度警戒;所幸車上還有鋤頭、鏟子、雨鞋等其他農具,證明他是要去做農事,「波麗士大人」才鬆一口氣,准予放行。

慈濟慈善志業發展處呂芳川主任說,有次農耕團隊到南部勘察一塊土地,評估推展有機農業的可行性,嚴聖炎自掏腰包,購買檢驗水質土質的設備,協助團隊採樣化驗,也因此得知土地鹽化程度非常嚴重,不適合有機農業。他的用心讓呂芳川很讚歎:「在社會上要找到這麼用心做事的夥伴,確實不容易。」
在陳義明(右二)等北區慈誠隊隊員接引下,嚴聖炎(中)淡出競爭逐利的商場人生,走向付出無所求的志工之路;與有志之士並肩在慈善農業、急難救助和人道援助研究發展的領域,開拓人生第二春。(攝影者:顏霖沼)

志同道合同作後盾

走過臺灣最艱困的歲月,吃過苦的嚴聖炎,頗能同理災戶、窮人的處境,加上近年來氣候變遷、地震海嘯的驚人示現,更加凸顯了研發賑災物資,增進通訊、物流效率的重要性;因此在貢獻無線電與農耕才能的同時,嚴聖炎也參與慈濟人道援助會綠能小組,投入賑災物資的研發。

對人,嚴聖炎用心牽成,只要心念一致,做事情就有默契;對物,他的要求甚至比對同類型的民生用品更嚴格;因為災區缺水缺電、缺乏外援,環境惡劣,賑災用物更要注意堅固耐用、容易組裝操作、便於維修等設計。

「賑災是你要什麼我就有,而不是我有什麼才給你什麼。我們要先準備好,但最好是天下無災難,備而不用。」曾任軍職的嚴聖炎,語帶幾分「恃吾有以待之」的戒慎。

誠然,天災不可抗力,人類不可能「戰勝」大自然,但儲備資糧、訓練自救救人的技能,卻是可行而且必要的作為;如慈濟人援會綠能小組團隊目前即致力於糧食、綠色能源及水資源方面的研發。

嚴聖炎逐漸淡出商場競爭行列,收掉了三家公司,只保留無線電通訊的本行;在人道援助的研發與教育訓練領域,以「全職志工」自許的他,期待更多志同道合的能人,一起腦力激盪,發揚善心,為人道援助作堅實後盾。

(文:葉子豪 摘自:《慈濟月刊》第545期)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